李君峰:戏不在多,而在于是否深入人心

2017年03月30日 22:54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当迈阿密国际电影节沉甸甸的奖杯拿在手里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万分也没有想象中的压力十足,李君峰心里倒是感到一片坦然。

  或许对于观众来说,李君峰的名字有些陌生,但作为一个入行将近二十年一直低调认真拍戏的演员,能在今年第34届迈阿密国际电影节华语单元斩获最佳男配角奖,这已经是对他这些年的努力给予的最大肯定。

  电影《油菜花儿开》是李君峰事业的一个转折点,能凭借这部作品拿奖有些出乎意料,但是这似乎也是冥冥中的一种缘分。在影片里,李君峰扮演了武警军官李保国一角,身在部队的他得知父亲病危的消息后火速赶回老家时,却发现了一个家人“瞒”了他将近30多年的“秘密”。

  艺术高于生活,却也与生活有着惊人的相似。就在《油菜儿花开》的拍摄期间,李君峰的父亲同样也被病魔纠缠着,而在影片杀青十多天后,父亲便离开了。这样的经历很痛苦,但却也越发让他被影片中的亲情所震撼,这使得他在演绎李保国的过程中几乎与角色融为了一体。

  “所以我总觉得这冥冥之中预示着什么,也有着一种说不出的缘分,这种缘分是我现在所经历的所有都没办法能形容的,可能等我再经历一些岁月的沉淀才能说清吧。”李君峰一直觉得自己的沉淀得还不够,但实际上摸爬滚打这些年,他已经有足够的从容和淡定去面对生活和事业的各种起伏。

  在七岁之前,李君峰一直跟随着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在戏班子的后台碰到了一个演员,当看到他脸上画的彩妆时,李君峰瞬间对演员这个职业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向往,从此之后,要成为演员的梦想就再也没改变过。带着这个执念,成年后的李君峰顺利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这让他在梦想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不过在毕业之后,事业的发展却远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在刚出道时,李君峰基本上都是从一些小角色甚至是群众演员做起,虽然很想去表达很想努力演好,但是得到的机会并不太多。同时,简单直接的性格也让他在入行初期走了不少弯路,“现在回想起来,在最开始拍戏的时候,为人处事交际这块很重要,它会直接影响你在演员初级阶段的这个时间的长短,你如果很会来事儿呢可能很快就会到达一个段位,但是如果说在这方面比较迟钝或者说没有那么灵巧的话,可能就相反了。”

  不过,也正是这种简单直接的性格让他没有太多顾虑太多纠结,在漫长的沉淀期里照样能静下心来该干什么干什么。从当上演员那天起,李君峰还真就没想过红不红的问题,相反一门心思钻研表演才是他的事业之重,身边很多人都说他是一根筋,但是这种乐趣和享受只有他自己心里才明白。

  “我觉得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有原因的,不会无缘无故天上掉馅儿饼的。但是对于这个红与不红,我没有给自己设定过,而且我也从来不会认为自己不红就会觉得自卑或者不如别人,将来如果有一天我很红了,我也不会认为我李君峰变成了一个什么高人一等或者是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的人,我不这么认为。”带着一股执拗劲,李君峰从来都没把演艺道路上的磨砺看得有多苦多难,在他看来,如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高度,只能说明演技还不够、魅力还不够,一个真正优秀的表演人才是终究不会被埋没的。

  从群演到小角色再到主要角色,演员的这些阶段李君峰全都经历过,虽然道路有点长,但是这对于他来说走过的每一步都是踏踏实实、不多不少刚刚好。对于配角或小角色,李君峰反而觉得会更难演一些,因为在一部为主线服务的作品中,配角相对来讲要舍弃一些自身放光的地方,“但恰恰演配角演小角色的这种难度,正好可以磨练一个演员,如果在这种阶段能够多一些时间多一些经历,我相信等演到主演、等可以完全自由发挥的时候、等以自己为核心为主线的时候,他绽放出来的光彩和力量会更加强大。”

  在近几年塑造的角色中,电视剧《芈月传》中的大将军司马错应该是让观众印象最为深刻的,这个一生功绩累累的人物被李君峰演绎得非常有厚重感,而剧中司马错在辞官后与樗里子的一番对话更是让大家看到了他演技的张力和爆发力。

  平日里一直对台词有着高标准要求的李君峰在剧中将自己的基本功展现得淋漓尽致,浑厚的中低音让司马错更具有了威严感,角色的表现也是更加饱满更加有生命力。“我们好的表演是做减法而不是加法,所谓的减法就是少一些外在的表现,表现的东西往往是掩饰,台词本身的准确性和你的台词的表现力其实更加重要。”精彩的表现获得了导演郑晓龙的大力认可,在后期配音时,郑导也是极力要求一定要李君峰自己来配音。

  除了深入人心的声音外,李君峰在司马错的形与神上也是做了大量的研究,他希望能塑造一个标杆式的形象让司马错更深入人心,于是经过了一个晚上的思考他想到了兵马俑。此后他做了大量的功课去研究有关兵马俑的文化以及相关历史,又在剧本的基础上联系当时的资料文献,力求不仅要形神兼具更要有一种精神在里面。剧集播出后,人物的效果都达到了李君峰的预想,不少观众一看到司马错便立即想到了兵马俑。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特点,背后却有着演员巨大的投入,“司马错这个人物在整个《芈月传》里其实并没有太多场次,但是观众为什么觉得好像他还是戏挺多挺重要的,我觉得就是我们的戏不在多,而在于你是否深入人心,是否有力度。”

  都说十年磨一剑,李君峰的这把剑已经打磨了将近二十年,但同样这也使得这把剑足够锋利足够有分量。从群众演员到拿到迈阿密国际电影节奖项,曾经每一步的历练都化作了如今成功的实至名归。

  他说想真正把一个角色塑造好是需要很大精力的,从前期准备到投入再到从角色中抽离从而转投下一个角色,每一个步骤李君峰都愿意付出足够的心血去对待。在他的心里,演员最高的高度是某个角色除非自己演,否则别人演不出来,那才是真的高,他自认离这个目标还太远太远,但是他仍旧会努力做到这一刻的到来。

  卡司专访

  前不久您凭借电影《油菜花儿开》中的精彩表现获得了第34届迈阿密国际电影节华语单元的最佳男配角,拿到这个奖后您觉得是动力大一点还是压力大一点。

  作为一个职业演员来讲,获此殊荣实在是一件幸事,当然也非常感谢《油菜花儿开》摄制组的总制片人李群杰先生给我这样一个施展的平台,才能会有机会角逐并拿下这个奖项。其实压力和动力并不是在我拿到奖之后才有所划分,而是从我决定做演员的一刻开始直到现在,二者就一直存在着,没有一刻放松过。因为真正想把一个人物演好把一个角色塑造好,是需要很大精力的,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拍摄,甚至到拍完之如何从这个角色抽离出来、投入到下一个角色里,所以其中压力可想而知,这并不会因为获没获奖有所改变。不过能获奖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动力方面肯定会比之前更有动力。而且我认为拿到配角的奖更让我引以为豪,因为从我个人出发,我觉得配角能出彩,会比主角更难演,难度更高一些。

  能跟大家说一下您在《油菜花儿开》中饰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吗?对这个角色有什么感触?

  我在电影《油菜花儿开》中饰演的角色叫李保国。这个角色让我和编剧李群杰有了密不可分的缘分,因为这些都是发生在李群杰身上的真人真事,他觉得我身上有着他的影子。影片中李保国的身份是一名武警军官,警衔少校。他从小跟随父亲和养母在河南农村长大,父亲和养母对他的教育让李保国从小就是一个特别有责任心和重情义的男人。当他在北京的部队中得知自己父亲病危的消息时,他火速请假回到河南老家,但是却发现了家人“瞒”了他将近30多年的“秘密”——也就是他的生母到底是谁?随着影片从李保国父亲李国栋青年时期的视角开始讲述,李保国也顺着线索调查到了自己的生母。对这个角色我有着很深的感触,因为在拍摄这个片子的时候,我的父亲也被病魔纠缠着,所以在影片中父亲与儿子这种情感的饱满度,包括对生母和养母的大爱,不光震撼着观众,也震撼了我的内心。杀青10多天后,我的父亲也离开了。所以我总觉得这冥冥之中预示着什么,也有着一种说不出的缘分,这种缘分是我现在所经历的所有都没办法能形容的,可能等我再经历一些岁月的沉淀才能说清吧。

  对于一部作品中“配角”这样的角色类型,您是怎么理解的?

  我是从群众演员演到小角色再演到主要角色的,说实话,我觉得配角会更难演一些。因为一部戏主要是为主线服务的,配角相对来讲要舍弃一些自身放光的地方。何为配,叫配合整部戏、配合主要角色、配合主演,那么这个配就显得难度很大。就像我们说做一件衣服,做好很容易,但是改得很好可能很难了。但恰恰演配角演小角色的这种难度,正好可以磨练一个演员,如果在这种阶段能够多一些时间多一些经历,我相信等演到主演,等可以完全自由发挥的时候,等以自己为核心为主线的时候,他绽放出来的光彩和力量会更加强大。

  您此前在《芈月传》中扮演的司马错大将军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演绎历史人物之前有做过哪些准备吗?

  司马错这个戏整个放完以后我挺欣慰的一点就是,我在拍摄时预想的都得到了回应,而且超出了我想象的这种反应和回馈。比方说,司马错的重场戏,在大堂辞官走到了大堂门口这场戏,我认为如果说这场戏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没有打动他们内心的话,那我这个角色可能就是没有塑造成功。那么事实上,这个角色在接受观众检验的时候,超出了我的预计范围,我挺欣慰的。那后来就是更多的人在说司马错和兵马俑之间的相似度,我也很欣慰,为什么呢?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剧本,我的脑子里在想,我以一个什么样的标杆儿、用什么样的形象感来指引我,让我把司马错演活,演的能够深入人心,让观众相信这个人就应该是这样的。大概一个晚上我就想到了兵马俑。我要用的并不仅仅是兵马俑的型、神,更重要的是兵马俑他有一种精神在里头。于是我做了大量的研究功课,研究兵马俑、研究秦国、研究我们现在陕西西安一带的文化。然后后来又结合了剧本的内容,再找一些当年的这些历史上的文献,包括有一些形象上的和文字上的。所以说一个演员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你所下的这些功夫,做这些功课,不会被埋没掉,它会体现在你对人物的塑造和演绎当中,只不过有时候可能我们付出了很多,但被发现得很少。你看就是司马错这个人物在整个《芈月传》里,他其实并没有太多场次,但是观众为什么觉得好像他还是戏挺多的、挺重要的,我觉得就是我们的戏不在多,而在于你是否深入人心,是否有力度。

  在《芈月传》中您使用了自己的原声出演,播出后还收获了不少声控粉,当时选择使用原声是谁的主意?您平时是比较注重锻炼自己的台词功底吗?

  我个人在台词上的训练和对自己的要求其实是非常高非常高的。我认为一个演员,在演戏的过程当中从表面上看他的动作包括他的眼神在内,是简化到不能再简了,然后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好的表演是做减法而不是加法。那所谓的减法就是少一些外在的表现,表现的东西往往是掩饰,台词本身的准确性和你的台词的表现力其实更加重要。比方说像我的声音,我是中低音区,它本身会有好的一面也有局限的一面。我平时练嘴皮子,包括喷口、灌口,这些都是训练,基本不断的。除此之外还会坚持的就是朗读,比如报纸、小说、散文,或者喜欢的书和文章,在自己独处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平均下来几乎每天都有很多朗读的时间。有时候在机场或者在火车上,也会利用碎片的时间做这些,现在不是微信会有很多心灵鸡汤么,有的我觉得写的不错,我就会去朗读它。久而久之,当一个新的文章新的文学作品在你眼前呈现的时候,你专注地去读就可以一气呵成,且可以达到直播的状态。这样坚持下来,在拍每一部戏时,几乎都得到导演和剧组的其他工作人员包括对手戏演员的赞扬,简单来说就是觉得我台词功底真不错。《芈月传》和郑晓龙导演合作,在拍第一场戏的时候就在现场表扬我了,说台词好,人物准确。拍《芈月传》演司马错郑导没有纠正过任何,也没有提过任何要求,后来杀青以后,我还跟郑导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从您这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您没有给我讲讲戏,郑导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比我要求的还要好很多,我为什么还要纠正你呢。”后来后期配音,郑导也是要求一定要我来配司马错这个配音。现在想想,现场的同期音可能要比配出来的效果会更好,因为配音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很多情景,感情,语气之类的也很难达到和拍摄的时候神同步。

  当初是怎样的想法促使你选择演员这条路的?

  这说起来挺复杂的,我在七岁之前一直跟着我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的。在我四五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戏台农村搭台唱戏,我们当地有豫剧之类的。在后台碰见一个演员,他当时在化妆,然后我跟着我奶奶去后台看他,这个演员对我很好而且还给我吃了一块儿水果糖,那个时候在农村吃个水果糖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含在嘴里那种甜味儿特别难忘。之后看到演员化的彩妆时,对这个职业和环境很好奇,也有着一种向往。所以四五岁的时候就萌发了将来长大后要做演员的想法,之后一直没有变过。

  刚出道时,在接戏或拍摄的过程中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出道的时候,当然会遇到一些困难,更多的困难来自于就是你想去表达,想去演得很好,但是别人不会给你太多的机会,比如说他给你很小的角色,你想在这个小角色里发挥一下,但是不会给你太多的空间,这是一种。还有就是因为我这个性格比较直比较简单吧!现在回想起来,在最开始拍戏的时候,为人处事啊交际这块很重要,他会直接影响你在演员初级阶段的这个时间的长短,你如果很会来事儿呢可能很快就会到达一个段位,但是如果说在这方面比较迟钝或者说没有那么灵巧的话,可能就相反了。

  平时都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磨练演技?

  演技的训练无外乎是读好的文学作品、看好的经典的视频,比如说电影,中国的外国的好电影,尤其是一些老的电影,经典的,什么《教父》啊还有中国在解放前上海的那一批好作品都是挺不错的。但更多的,尤其是近几年我认为我的营养来源于是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研究一个人,研究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这样的心理状态是什么?之所以他这样,他心里的矛盾点在哪?我经常会处于这种状态,我身边的亲人经常会问我,你累不累啊,这跟你有什么关系。我不会回答他们,但是我内心知道,这是为我的专业在吸收营养。

  对于一个演员的“红”或“不红”,您是怎样看待的?

  其实没有特别的过多的在这方面想过什么。我认为红不红要谈到一个明星的问题,明星不是一个人想做明星就可以做成明星的。他首先要有星相、星运等等。而且明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都是不一样的,你是不是符合这个时期的审美,比如现在小鲜肉,比如若干年前喜欢硬汉、奶油小生等等,所以就红与不红,不仅仅只是看个人的努力。当然个人努力是最基础的,包括现在我看很多媒体指责小鲜肉天价片酬、指责小鲜肉没有演技只靠运气或者靠花边新闻等等,但是我品下来,我觉得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有原因的,不会无缘无故天上掉馅儿饼的。但是我对这个红与不红,我没有给自己设定过,而且我也从来不会认为自己不红就会觉得自卑或者不如别人,将来如果有一天我很红了,我也不会认为我李君峰,变成了一个什么高人一等或者是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的人,我不这么认为。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李雪健老师,你说他是红还是不红呢?就是你的修行和你的专业各方面到了一定的份上,我觉得我们不能用红与不红来衡量,因为明星和职业演员本身还是有区别的。谈到这个了就多说两句,我觉得做一个演员,我个人对我的要求是演戏上一定要高调,要赶上那些艺术家、那些大牌明星。人家能演到这个份上,你也应该最起码具备到这个份上,为什么呢?你想他多忙啊,他每天要多少应酬啊,而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就应该庆幸,因为你不是大明星,所以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投入到工作当中,充分地去做准备,而且压力没那么大,所以你演的最起码应该是那个样子,甚至应该比人好才对,这是从专业业务上讲。从生活上讲,如果说你现在不是一个大牌明星,那么在剧组里你看到其他演员能做到的能吃到的苦,你也都应该能做到,否则你凭什么说你未来能演到主演,想大红、想成为大牌,没有经历过苦难、磨难,怎么可能呢?所以我简单把它归纳为:演戏要高调,做人得低调。再细化一些,我们在创作上一定要高调,然后在私下里,我们在做一个演员时的状态或者生活的状态,以及是不是能接到主演等,这些事情上要低调。一个特别优秀的人才不会被埋没,说这个表演大师不会被别人发现,总演配角,演不到主演,那是不会的。就拿我举例子,我总是跟我自己说,如果你现在还没达到你预期的想象的高度,说明你的演技还是不够,个人魅力还是不够,除非有一天非你莫属,这个角色除非李君峰演,别人演不出来,那才叫高,而我离这个目标还太远太远了。在我们生活当中耳熟能详的名字太多了,很多人已经达到了这个高度,所以,人家红是有红的原因的。

  看您的作品,大多是年代剧或是军旅题材作品,对于都市题材的作品有想过要尝试吗?最想尝试什么类型的角色?

  军旅题材比较多吧,大多数人认为我长的像军人。我自己最想演的就是比较现实主义一点儿的吧,写实的,演草根级的,普通人,有家长里短的,有点儿哥们儿情谊呀男女的爱情啊以及跟父母跟兄弟姐妹的亲情,就是这种大众化的情感的表达。当然最好是现代戏,因为它离我的生活更近。我一直认为我在表演上的强项应该是恋爱戏,男女的这种情感戏上,可是在这方面给我表现的机会特别少。

  接下来有什么新作品跟大家见面吗?

  接下来有几部电视剧可能很快跟观众见面了,我现在正在拍的《一马三司令》,这在山东是个真实的事件。抗战时期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姓马的人家,三个兄弟最后都牺牲了,我演这个是老二,叫马晓云。还有一部叫《白河警事》,是我主演的一部刑警题材的电影,很值得一看,我相信会有很多观众喜欢这个片子。另外我在几年前拍过一个电视剧叫《兵王》,之前只在地方台的白天时间放过一次,最近政府要推荐一些优秀作品,《兵王》这部戏他是讲消防的,我演消防大队的大队长。这个片子如果这次被推荐的话,很快会在卫视或者是中央台和大家见面,我演高建功这个人物,是目前拍摄的所有电视剧里我最下功夫也是最出彩的一个人物,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来源:超级卡司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