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企业究竟该如何跨界发展?

2017年08月09日 13:3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万超对中经小文表示,在商业化时代,中国有些企业家比较浮躁,步子迈得太大,却忽略了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经过长期积淀和市场检验的文化品牌。郭万超说到,“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家有‘耐心’,有‘匠心’。当然,也要鼓励文化企业去探索,对于有些企业家的错误也要包容,毕竟,企业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企业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跨界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文化企业要扩展上下游产业链。

  跨界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文化企业转型提升的基本走向。

  如今“文化+”的概念火热,文化产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文化加上各种创新发展的元素,融合互联网、新媒体、高科技等手段,能够实现从传统的单一文化产品到多元、现代、高科技的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而文化企业的发展最终要实现产业链的拓展,特别是内容增值的产业链,以创意资源的多次利用,形成纵横交错的产业链形态,扩大收入渠道。

  产业链延伸最成功的案例莫过于美国迪士尼。迪士尼最让人艳羡的,恐怕就是其完备的产业链布局——媒体网络、主题公园及度假村、影视娱乐、消费品以及互动娱乐五大业务板块,为迪士尼的IP构建了可以流转、增值的生态版图。

  中国文化企业的跨界经营也主要围绕着上下游产业链的衍伸进行。比如,华谊兄弟,最初的主营业务是电影,如今形成三大业务板块: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等业务为代表的影视娱乐板块;以电影公社、文化城、主题公园等业务为代表的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板块;以游戏、新媒体、粉丝社区等业务为代表的互联网娱乐板块。

  目前,我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进行资源整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宋城演艺26亿并购六间房,进军互联网演艺业;完美世界收购今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电影院线资产,打造“内容渠道双驱动的影游联合体”;合一集团1.5亿元收购《盗墓笔记》出版方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完善网络IP营销机制等。

  文化投融资模式单一、渠道有限,企业热衷金融业打破瓶颈

  除了扩展上下游产业链,近年来,我国文化企业还热衷于经营金融业务。乐视网也不例外。2015年,乐视邀请原中国银行前副行长王永利加盟,负责乐视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随后,新沃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乐视小贷公司相继成立,乐视也上线了首款理财产品“乐乐发”。

  目前,我国文化企业投融资模式较单一且渠道不畅,创新型产品不足,融资的资金成本、时间成本普遍偏高,因此,大多数文化企业为强化自主性,便开始尝试通过主动投资金融业务来打破这一瓶颈。

  据了解,多年来,文化企业已跨界银行、证券、保险、股权投资、融资租赁、产权交易、金融信息服务以及涵盖第三方支付、网络众筹、P2P网贷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等行业,所从事的金融业务已经覆盖大部分金融细分市场。

  如:东方明珠股权投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交通银行;2012年,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参股中天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4月,百度上线的百度金融“众筹频道”,百度“百发有戏”一期募集资金1800万元,投给《黄金时代》等影片;2015年,途牛网投资13亿元设立两个商业保理公司等等。

  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产业边界似乎距离很遥远,但深入分析便会发现,在产业融合、“互联网+”的新时代背景下,这种跨界融合或许是一种趋势或必然。

  文化产业成“蓝海”,其他行业巨头盯上这块“肥肉”

  随着大众消费需求升级,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成消费升级的主要动力。当其他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时,新兴的文化产业是一片“蓝海”。

  继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万达、恒大等地产公司等大举进入文化产业后,雨润集团、新奥集团等其他行业巨头也都要进入文化产业,来分一杯羹。跨界进入文化产业、实现企业多元化运营,似乎成为当前文化产业领域的一股新潮。

  其中,互联网行业是跨入文化产业最早、介入最深的产业,二者也是最顺理成章的融合。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手机成为消费者最大的信息来源和文化消费终端,加速了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形成文化产业的新业态。

  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表明了对文化产业的信心。但是,跨界不会立竿见影,将有一个痛苦的转型过程。很多企业看中文化产业“投资少、收益高”,但是往往也都忽略了文化产业的“高风险”。

  郭万超表示,一些企业凭着热情,砸钱进入,认为最贵的、最“高大上”的就是最好的,就应该有人买单,这种发展思路是错误的,是不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贫困地区建一座豪华的大剧院,会有人去看吗?不会的。”郭万超说,文化消费是一种非刚性的需求,想要群众买单,必然要适合其欣赏品位,戳中消费点。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提醒,“跨界进入文化产业的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商业运营能力强。但应对文化有敬畏之心,尊重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既不能有‘玩一把就走’的‘挣快钱思维’,也不能不讲投入产出,不讲究商业规律,否则不可持续。”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