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广东美术馆又迎来了一批重量级的版画藏品,这批版画作品凝结了郑爽几十年的心血,但在她看来,让作品走进美术馆,更能发挥它的价值。现在郑爽的右手中指因为长期从事木刻,集中用力,已经伸不直。年近八旬的她已经甚少进行版画创作。与她不同的是,年纪相仿的潘行健则仍然感到版画存在不少有待发掘的空间,仍有不少课题正在进行。
在艺术圈,因为年老或者“职业病”而导致艺术家长期从事的艺术创作戛然而止的现象确实不少,有的年轻画工笔,年老受限也转画写意;有的从事写实油画创作,年纪大了,也难继续;但在版画,似乎无论写实,还是写意,它都有一个前提:就需要体力。
无可否认,版画能给艺术家带来其他画种无法替代的一种乐趣,这一点,曾经喜欢油画,喜欢色彩的胡一川可能也是一个典型例子,受西方教育影响深厚的郑爽也坦言“一学木刻就喜欢”的历程。而潘行健也曾想报国画,但最终选择版画,他或更感恩当初的这个选择。
“每一位版画家,都有一颗虔诚的心。”似乎是行内的共识。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广东的版画始终作为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重要部分有序发展着。在不同的阶段,也都涌现出“虔诚”追求的版画家。
广东版画的辉煌乃至中国近现代木刻版画辉煌曾出现在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21世纪早已启航,广东版画能否保持后发力,继续闪烁出耀眼的光辉?我们拭目以待。
(收藏周刊编辑部)
来源: 金羊网(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