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海底文物被疯狂盗挖 水下文物保护有多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6日 09:50 人民网-人民日报

  记者 黄晓慧

  南宋时期的雕像、精美的陶瓷、残存的船板……11月15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微博),“大海的方向——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展出,首次向公众展示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和水下考古工作。

  加强水下文物保护的另一个现实是,在我国浩瀚的南海西沙水域,不少水下文物被疯狂盗挖。海南省文物局局长王亦平近日告诉记者,今年4、5月间,海南省文物局和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共同组织开展2011年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文物执法督查工作,共巡查了西沙48处水下文化遗存,发现盗掘面积占遗存面积50%以上的有26处,有些沉船遗址中心区域已被盗掘一空。

  目前国内水下文物保护的情况如何?面临哪些困难?在现有的条件下,应如何守护海底文化珍宝?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考古队员赶到时,大量文物已被捞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多年从事水下文物保护的考古队员,对西沙海域文物盗挖严重的情况并未感到意外。他无奈地说,他参与、了解的很多次水下考古发掘都出现过“考古队员赶到现场时,已有大量文物被捞走”的情况。“例如,2005年在福建平潭发现的碗礁1号沉船,是在盗挖活动进行了很久后才被考古队员发现的,当时已有人在海边公然叫卖和收购文物。”

  他还告诉记者,国内水下文物遗址的发现,多是由当地渔民或海洋渔业部门提供线索,考古队员自主发现的非常少。汪洋大海中,考古队员要找到这些遗址,无异于大海捞针,反而是长期在海上作业的渔民有可能先捞到文物。而某个水域有文物遗址的消息传出后,盗捞者便会迅速聚集而来,以水下爆破、手工挖掘、潜水探摸等手段,对海底的文化珍宝进行盗挖与哄抢。

  水下考古异常艰难,20米深水域每日潜水不能超半小时

  文物在海底沉睡多年,打捞出水对文物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但是,我们不打捞,不法分子就会盗捞,破坏更为严重。”一位考古专家说,目前国内的水下文物挖掘均属抢救性挖掘,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水下文物保护,尤其是原址保护,是世界性难题。受技术、资金等限制,目前国内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多局限在近海区域。南海海域辽阔,有些文化遗址距离陆地远,保护起来更加困难。

  因此,尽管文物出水后还将经历在新环境中如何保存的考验,但考古队员们还是争分夺秒地将它们抢救上岸。

  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的水下考古发掘多在近海30米等深线以上水域进行,通常十几米到二十几米是最普遍的作业区域。“经过训练,可以到达100米等深线的水域,但是非常危险,而且考古人员能够停留的时间很短,意义不大。”

  这位考古专家说,水下考古的作业内容与田野考古大致相同,但是“陆地上很容易就完成的测量、拍照、取样等工作,到了水下,变得异常艰难。20米深的水域,每天工作时长不能超过半小时,且一天只能潜水一次。”

  此外,水下考古较为理想的工作环境是能见度十几米的水域,但由于我国沿海有些水域污染严重,能见度只有1—2米,考古作业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大大降低了效率。

  拉起巡查执法机制的防护网

  作为中华民族世代在南海活动的重要物证,西沙的文化遗存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现有条件下,除了抢救性挖掘外,应当如何保护这些文化珍宝?

  王亦平认为,海上执法巡查对盗挖文物的不法分子能够起到震慑作用,是较为有效的保护措施之一。然而,“巡查船在大海犹如一叶孤舟,不像在陆地上,想开去哪儿就开去哪儿”。组织一次巡查需要联合海监、边防等多个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没有强有力的机制保障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只有建立常态化的巡查执法机制,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区域进行重点巡查,才能真正做到有效防护。

  “我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在辽宁绥中海域,尝试在古沉船遗址周围搭建了一些防护的铁架,但效果并不理想,最后连铁架也被盗走了。”接受采访的水下考古队员说,克罗地亚政府去年修建了巨型金属笼子将海底的古沉船罩起来,这样的办法值得借鉴。但由于技术水平、海域自然条件、经费等因素的限制,探索就地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同时表示,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水下考古,不断加大经费和人力的投入,尤其是强化对考古队员水下工作技能的训练。随着人们水下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水下文物考古研究和保护的行列,南海文物保护的状况会逐步得到改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