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塞尔的亚洲节奏

2013年05月30日 06:44   第一财经日报  

  “在‘香港巴塞尔’的名号下,最终画廊的成交量也取决于世界经济的情况与藏品本身的质量,其他都是空名”

  钱梦妮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日前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闭幕。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香港艺术博览会,去年被“世界最高水平博览会”收购,正式冠名后今年首次推出。

  自此,巴塞尔艺术展把每年的世界艺术交易盛会分成了三大块:巴塞尔、迈阿密海滩、香港,参展席位会有一半被分配给该地所属大洲的画廊。这次香港巴塞尔共有245家画廊参展,其中50%来自亚洲,如东南亚、印度、日本,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画廊多达50余家。而在主单元中,有来自欧美的十大画廊,也有诚品、高古轩、贝浩登、常青等本地知名画廊。

  艺术品商人拉里·高古轩(Larry Gagosian)、艺术家费尔南多·博特罗(Fernando Botero)和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等业界名人均现身香港巴塞尔。共展出了超过3000名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作品,观众超过6万人。

  香港巴塞尔,意味着香港即将成为当仁不让的亚洲艺术中心。“香港本地的当代艺术发展并不突出,但因为其地理条件上的优势,成为了中西沟通的桥梁,反过来又促进了其发展。”独立策展人吴蔚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像即将建成的M+美术馆,假以时日,影响会很不错。”

  吴蔚在公共开放日去会展现场逛了一圈,发现人气很高,现场布置精巧,艺术品的销售看起来也十分强劲。

  香港巴塞尔与在迈阿密和巴塞尔的展览不太一样。有的画廊主注意到,这里的节奏比西方要慢。其他展览上,往往藏家甫一抵达预展,就开始了来势汹汹的抢购。

  “在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上,最大宗的交易往往是在最初三个小时内完成的,”瑞士格穆尔齐恩斯卡画廊(Galerie Gmurzynska)的负责人、巴塞尔艺术展评选委员会的现代艺术专家马蒂亚斯·拉斯托费尔(Mathias Rastorf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那里有一种高度紧张的感觉,很疯狂。但在香港却不是这样。买家会查看展品,在思考和研究之后再回来。就像一个中世纪的市场,串来串去比较不同摊位上卖的桔子。”

  在吴蔚看来,香港的经济环境有时会导致追求利润的纯商业倾向,人们的艺术品需求停留在消费工艺品层面。尽管如此,香港还是有着比如艺术品低关税、更开放的文化态度以及更加西化的管理秩序等优势。

  不过,对于来自台湾的萧富元来说,这次被冠以“巴塞尔”名号的香港艺术展上并没有很特别的东西。

  “这次的欧美藏家比较多,但多半是来买大作品的;第一天酒会的人没有去年多,这可能是因为VIP名额的限制比较严格,”萧富元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另外一点,也许是今年的装修费用提高的原因,这一次的布展更加精致,灯光比以往都要好。”

  萧富元是索卡艺术中心的董事长,在台北和北京两地经营。这家收藏有赵无极、蔡国强等人作品的画廊参加了五届香港艺术博览会。

  “香港市民来参观的非常多,尤其是周末,场地里甚至都会变得拥挤起来,”他说,“但他们对美学的基础修养比较好,都知道艺术家谁是谁,而且参观的秩序也比较好。”

  今年,索卡卖出了13件作品,总价100多万美元,这个数字在去年是9件、前年是近20件。据萧富元的观察,即便是在“香港巴塞尔”的名号下,最终画廊的成交量也取决于世界经济的情况与藏品本身的质量,其他都是空名。 东方IC图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