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文物展展出8件中国文物有点少?

2017年03月20日 11:22 长江网-长江日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7

  本报北京电(驻京记者柯立)国家博物馆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3月1日开幕,展出了8件中国文物。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昨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表示,这次英方展出的文物中,中国文物占比将近10%,这个配比是经过严谨考量的。

  100件藏品中,有8件来自中国。包括西周早期的康侯簋,良渚文化的玉琮,春秋时代的青铜编镈、唐代的三彩文官俑,隋唐之际的白瓷双龙耳瓶以及2010年深圳生产的太阳能充电电灯等。

  “当然我们可以说大英博物馆有很多馆藏艺术品的价值超越这100件。但人家是想用所挑选的藏品来证明人类的文明史。这个展览不仅在中国展出,在世界很多地方展出过,效果不错。我觉得这个展览更重要的是给中国人打开一个思路,我们的眼界应该更宽一点儿去看待这个世界,不要老盯着自己的东西。中国的文物可以多走出去参展,也欢迎西方文物多走进来,中西交流的繁荣,可以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

  在谈到该博物馆时,马未都感慨,“250年来,大英博物馆数次改建扩建,最终成了今天的模样,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一流博物馆。中国文物自豪地占其最重要的一席,向全世界炫耀那久远文明的绚烂。我走出中国馆的时候蓦然回首,望见所有的中国文物都放射出智慧之光,让人热泪盈眶。”

  他说:这个展览不只是给中国人看的,它是给全世界的人看的,所以它选择的都是有代表性的东西,就是在它的展览意图当中,这主要跟策展意图有关。我们的展览老是觉得应该拿出最好的东西,其实不是,是因为西方人要选择最有用的东西,或者说最能说明它意图的东西,这是很重要的。所以西方人的展览与中国人的不一样。我不认为大英博物馆没有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参展。比如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女史箴图》是国宝级的,但与它这个世界文明史的策展意图关联不大,所以就不一定拿来。

  马未都强调:中国文物应该加强在世界范围内展出,因为它代表的是中国文化。我们现在重提“一带一路”,是希望我们的文化走出去,大家的心胸一定要放宽,中国文化要输出,而不是一味输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最新
新浪首页我要评论分享文章回到顶部
关闭评论
5条评论|7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最新评论 刷新
盲侠007[香港]
微笑微笑微笑微笑微笑赞啊👏
2017-3-21 13:52举报回复
小碧落[北京]
我立马回嘴还不如叫:“翻白眼子”
2017-3-21 13:21举报回复
小碧落[北京]
神马我妈那天说要给我起个日本名字:小心眼子。摊手
2017-3-21 13:20举报回复
daizi5212003am[江西宜春]
人家仓库里还有几万件呢?就是狠狠挣中国人的钱,个个都拍出几个亿,如果全买下来要花多少千亿、万亿元,可以建多少艘航空母舰编队,就算你全部买下来又如何,列强如果又打来了你靠什么说话,还不是靠军事,没有国家文物一毛钱都没用还不是被人抢回去!!!!
2017-3-20 23:25举报2回复
归璞道人[内蒙古呼和浩特]
对英帝没好感!
2017-3-20 15:43举报回复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