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名寺福感寺现身成都闹市 文物上有残留金粉

2017年06月05日 08:06 新浪四川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建于两晋,盛于隋唐,消失于宋代,显赫一时的福感寺最终流传于传记和典籍之中,直到成都实业街考古工地上发掘工作持续推进,一块刻有“传今福感寺”的经版将“传说”变成了现实。福感寺遗址出土,这也再次印证“扬一益二”所言非虚,在隋唐时期,该区域也是成都宗教文化活动的主要区域。

  此次出土文物中,最大特色莫过于一千多块经版出土,其中以《妙法莲华经》最多,在这些砂岩上,经文清晰可见,一些篆刻文字上还能够看到一些残留的金粉。据考古现场负责人张雪芬介绍说,一些经版上刻有“福感寺”,出土文物中,一块蟠龙碑首上还刻有“大唐益州福”的字样。

  除了经版,出土文物中,佛像雕塑也纵贯南北朝到唐宋,风格迥异的造像从泥土中被清理出来,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脚踏夜叉的天王、有手拿排箫的伎乐、有捧着莲花的供养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易立介绍,在这些造像中,最大的甚至有三四米高,从一些残留的腿部雕塑、莲花底座也可以推断出造像的实际大小。而在考古工作现场,出现了当年环绕寺院的排水沟、塔基、房址、水井等遗迹。“但目前发现的应该只是寺庙的一部分”。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高僧玄奘到四川时,正是福感寺兴盛时期,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在《成都府新修福成(感)寺记》中力赞寺庙盛景,给出了“绣于碧霄,望之如昆阆间物”的评价。不过,到了唐朝末年,受到战乱的影响,福感寺开始没落。最后,这些精美造像也被打碎,埋进了泥土之中。

  来源:成都商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