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20件绝世珍宝 回看香港拍卖过去20年

2017年07月03日 08:08 新浪西安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古月轩锦鸡瓶 2005年古月轩锦鸡瓶 2005年
双鹤香炉 2010年双鹤香炉 2010年
圆明园“虎首” 2000年圆明园“虎首” 2000年

  香港回归的20年,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的20年,正是透过香港,许多内地人了解到什么是收藏和拍卖,也见识了何谓天价与炒作。20年间,无数奇珍异宝在香港闪亮登场,令人目不暇接。在此,笔者为您挑选了20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您是否对它们记忆犹新呢?

  1997年 明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

  1997年是香港回归的头一年,这一年的香港佳士得秋拍格外引人关注。场上,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以2202万港元拍出。此瓶高32.5厘米,通体施白釉,外壁及口沿内侧以釉里红绘出纹饰。

  像这样品相完美的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极为难得,在1997年以前的国际拍卖会上仅出现过两件,足见其珍罕程度。

  1998年

  明永乐青花花卉瓜果纹梅瓶

  1998年10月30日,在香港苏富比(微博)“私人珍藏之珍世八瑰”专场上,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卉瓜果纹梅瓶以约1102万港元成交。此瓶高36.5厘米,修胎精细不见接痕,胎体轻薄,釉面光润。

  明永乐年间的传世瓷器精品十分少见,而此瓶又是梅瓶,更加弥足珍贵,因而以超千万港元成交,价格在当年看来十分震撼。

  1999年

  清雍正珐琅彩诗意小杯

  1999年4月26日,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上,一件清雍正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以约1784万港元成交。此杯直径仅6.2厘米,十分小巧,但仍以天价成交。

  清代瓷器装饰多吉祥图案,月季、翠竹多寓意“四季平安”。因月季经霜耐寒、四季常开,故杯身另一面墨彩行书题有五言诗二句:“数枝荣艳足,长占四时春”。据清造办处档案记载,像这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装饰风格,是雍正皇帝极力倡导的。

  2000年

  圆明园“虎首”

  2000年5月2日,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上,一件清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之铜虎头上拍,引发了各界关注。

  最终,保利集团和北京市文物公司以约1544万港元购得“虎首”,后将其陈列于保利艺术博物馆。

  2001年

  郎世宁《乾隆大阅图·阅阵》

  2001年10月29日,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上,一幅《乾隆大阅图·阅阵》以约1600万港元成交。《乾隆大阅图》是清代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的作品,它描绘了乾隆皇帝1739年于京郊南苑举行阅兵式时的情景,作品反映了乾隆年间的国力昌盛和中西文化的高度融合。

  该作品共有四卷,其中第一卷《幸营》下落不明,第二卷《列阵》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第三卷《阅阵》及第四卷《行阵》皆为私人收藏,且都曾上拍。

  2002年

  清雍正珐琅彩过墙梅竹纹盘

  2002年10月27日,在香港佳士得“中国陶瓷及工艺精品”专场上,一只清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以约3252万港元成交。此盘口径17.2厘米,所绘梅竹是典型清雍正过墙花纹样,配有题诗“芳蕊经时雪里开”。

  与此盘类似的珐琅彩盘,目前已知存世有两件,一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另一件为瑞士日内瓦某私人藏家所有。

  2003年

  清康熙寿山石十二扇围屏

  2003年7月7日上午,香港佳士得上拍了一件清康熙寿山石嵌人物图镂空龙寿纹十二扇围屏,此物最终以约2358万港元成交。这套围屏每扇高3.2米,宽5米,边框为紫檀木,两面均以寿山石镶嵌,正面是中国传统的山水、高士、神仙,背面采用透视法表现西洋建筑和人物,为当时康熙帝热衷西学提供了佐证。

  从此器的做工、艺术风格推断,应为康熙时内务府造办处奉敕所造。秉承皇意,所用材质与做工自然非同小可,属同类中之珍品。

  2004年

  清乾隆胭脂红花卉纹梅瓶

  2004年10月31日,在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上,一件清乾隆胭脂红地轧道锦纹粉彩缠枝花卉纹梅瓶以约4150万港元成交,创当时清代瓷器拍卖价格纪录。此瓶高37.5厘米,通体施以均润的胭脂红彩,做轧道上剔花后绘上多种花叶纹饰。其釉色的相配异常考究,作为胭脂红彩制作尤其成功。

  此瓶系圆明园旧藏,其购买者为伦敦古董商埃斯凯纳齐,此人一年后于伦敦佳士得以约合2.3亿元人民币竞得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轰动世界。

  2005年

  清乾隆古月轩花石锦鸡图双耳瓶

  2005年10月23日,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件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以约1.15亿港元成交,其购买者是香港著名收藏家翟健民,中国艺术品拍卖从此迈入亿元时代。

  这件珐琅彩双耳瓶高16.5厘米,瓶身腹部绘主题图案“花石锦鸡图”,另一面空白处墨彩题诗:“新枝含浅绿,晓萼散轻红”。整个画面布局匀称,淡雅细腻,色彩相互层叠,富丽多姿。

  所谓“古月轩”,是后人对清代“瓷胎画珐琅”工艺品的称谓,据说“古月轩”始于清代康熙年间,因工艺难度极高,所制多为鼻烟壶等小件器具,如双耳瓶这样的大型器物实属罕见。

  2006年

  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2006年11月28日,在香港佳士得“玉剪霓裳——张宗宪御制瓷器珍藏”专场上,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约1.51亿港元成交,创当时明清瓷器拍卖最高价。杏林春燕图碗口径约11.3厘米,绘有杏花盛开,春风吹绿柳,双燕比翼飞。侧面有乾隆御笔行楷题诗:“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

  后据媒体报道,买家张永珍实为卖家张宗宪之妹,兄妹二人皆为收藏大家。

  2007年

  徐悲鸿《放下你的鞭子》

  2007年4月7日,在香港苏富比“中国当代艺术”专场上,徐悲鸿的油画《放下你的鞭子》以7200万港元成交,创中国油画拍卖价格纪录。

  《放下你的鞭子》本是著名剧作家田汉根据德国作家歌德小说改编而成的独幕剧,后被陈鲤庭执笔改编成抗战街头剧。1939年10月,徐悲鸿在新加坡一广场上看到当时知名女星王莹为宣传抗战正在演出此剧,深受感动,随后用了约10天时间创作了这幅抗日题材画作。

  2008年

  明宣德金胎嵌宝石三足盖炉

  2008年4月11日,在香港苏富比“帝廷金辉——珍贵明清御制金器”专场上,一只明宣德金胎錾“赶珠云龙”纹嵌宝石三足盖炉以约1.17亿港元成交。该器物腹径18.6厘米,炉腹和盖面各錾刻有五爪游龙纹饰,在其金胎上并嵌有红、蓝宝石及珍珠。

  据了解,目前已知流失海外的明代早期御制金器共有8件,其中7件皆为国外博物馆收藏,而此三足盖炉是其中唯一一件“回流”藏品。

  2009年

  清乾隆紫檀“水波云龙”宝座

  2009年10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件清乾隆御制紫檀木雕八宝云蝠纹“水波云龙”宝座以8578万港元成交,创中国家具拍卖价格纪录。

  此宝座厚重硕大,长140.5厘米,是当时拍场上所见最大的紫檀宝座。有专家介绍,这件宝座与北京故宫所藏的紫檀木雕龙纹罗汉床可谓“同出一辙”。据了解,当时拍下这件宝座的人是著名收藏家刘益谦,此后至今刘益谦在香港拍场表现极为活跃。

  2010年

  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

  2010年12月2日,在香港佳士得“鹤鸣九皋——放山居御制珍品”专场上,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以约1.3亿港元成交。这对香炉高145厘米,形态为一对鹤作步行状,回首相望。鹤身中空,嵌白色釉,背施一条状蓝釉,以掐丝作羽纹,鹤嘴施墨绿釉,红顶。翅膀可开合,为盖。底座蓝釉錾胎珐琅为石,底绿、白掐丝珐琅饰浪花。

  这对香炉据信是弘历(乾隆)为雍正皇帝贺寿所制。此宝自清末后长期流失海外,为英国著名收藏家阿尔弗雷德·莫里森“放山居”之旧藏。

  2011年

  张大千《嘉耦图》

  2011年5月31日,在香港苏富比“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专场上,张大千的《嘉耦图》以约1.91亿港元成交。此画作于1947年,设色纸本立轴,纵184厘米,横90厘米,以荷花入画,寓意佳偶天成。

  “梅云堂”迄今藏有最完整的张大千画作,这些画作由与张大千结识逾40年的高岭梅、詹云白夫妇搜集而来,部分为张大千馈赠二人的作品,别具意义。

  2012年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2012年4月4日,在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上,一只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约2亿港元成交,创宋瓷拍卖价格纪录。该器物口径13.5厘米,六葵瓣花式,口略撇,上丰下敛,浅腹薄壁。棱角含蓄,器身随沿起伏,圈足微外撇,底有细小芝麻钉痕三枚。

  汝窑瓷器存世极少,除博物馆外,目前私人收藏汝瓷据统计仅有7件。此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与大英博物馆所藏汝窑洗原为一对,皆为英国克拉克夫妇旧藏。

  2013年

  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2013年10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以约2.36亿港元成交,创中国雕塑拍卖价格纪录。这尊佛像高54.5厘米,通体鎏金,身躯与腿部衣褶宽松,衣袍自右肩垂落而下,莲花底座有球根状花瓣,呈典型的明永乐佛像风格。

  2014年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2014年4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只“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约2.81亿港元成交,创瓷器成交价格纪录,买者为著名藏家刘益谦。此杯口径8.3厘米,侈口,浅弧形壁,浅圈足,器表彩绘两组子母鸡图。图中公鸡、母鸡率领小鸡觅食于野地,母鸡低头欲啄虫,小鸡展翅雀跃。

  “玫茵堂”由在菲律宾的瑞士藏家斯蒂芬和吉尔伯特·裕利创建,他们在知名古董商仇炎之等人的协助下,收集了许多“御制瓷器”,被认为是“仍在西方私人手中的最好的中国瓷器收藏”。

  2015年

  清乾隆《纯惠皇贵妃朝服像》

  2015年10月7日,在香港苏富比“大雅雍容——清代后妃肖像”专场上,清乾隆《纯惠皇贵妃朝服像》以约1.37亿港元成交。该图为绢本设色,纵198厘米,横123厘米,画幅上既无作者款印,亦无清宫收藏印章,只是在人物头部的右侧,有竖写墨书一行“纯惠皇贵妃”,从墨迹看应为乾隆皇帝的手笔。

  纯惠皇贵妃为满族苏佳氏,生于康熙五十二年,雍正时是弘历(乾隆)的侧福晋,弘历即位后不久她即被册封为纯嫔,乾隆二年被册封为纯妃,乾隆十年被册封为纯贵妃,至乾隆二十五年晋封为纯皇贵妃,同年去世,享年仅四十八岁,册谥曰纯惠皇贵妃。这幅肖像画是目前所见纯惠皇贵妃唯一的朝服像。画像上乾隆皇帝的手书,应当是纯惠皇贵妃去世以后所书。

  2016年

  张大千《桃源图》

  2016年4月5日,在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专场上,张大千《桃源图》以约2.7亿港元成交,创张大千作品拍卖价格纪录,买者为著名收藏家刘益谦。

  《桃源图》利用了散点透视的绘画手法,观者可从画中看到桃花源、渔翁钓艇、岩洞、大片翠绿的高山、山后的桃源村庄等景物。《桃源图》被认为是张大千晚年泼墨泼彩画的代表作,与其生平最后巨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庐山图》时期相若,同属张大千创作生涯中压卷之作。

  来源:西安晚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