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活”起来 他们让“百年老宅”延续生命

2017年08月14日 15:20 新华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华社上海8月11日电(记者周琳 张梦洁)保护、修复、利用……建筑的温度不仅是现代建造出来的,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

  木雕是中国最传统的建筑工艺之一,此前多项木雕古建筑还曾漂洋过海到世博会上获得大奖。新华社记者 周琳 摄  木雕是中国最传统的建筑工艺之一,此前多项木雕古建筑还曾漂洋过海到世博会上获得大奖。新华社记者 周琳 摄

  在“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上,这群匠人正在用精湛技艺告诉我们,如何合理利用当下先进的科学保护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建筑遗产的内核价值,让建筑本体得以“延年益寿”。他们让建筑遗产融入当代生活中,为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路径。

  厉阳君是一名木雕修复专家,正在展会现场雕刻香樟木的雀亭。16岁入行至今,他已经做了近30年。展会现场,厉阳君带来了很多木雕作品,既有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也有古典人物、神话传说,皆栩栩如生,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观看。

  用于木雕的雕刻刀有80多把,没把大小和功能都不同,木雕正是这样“方寸之间见乾坤”的精细活儿。新华社记者 张梦洁 摄  用于木雕的雕刻刀有80多把,没把大小和功能都不同,木雕正是这样“方寸之间见乾坤”的精细活儿。新华社记者 张梦洁 摄

  木雕是中国最传统的建筑工艺之一,不仅用于建筑整体,也多用于雕梁画柱上。我国多项木雕古建筑还曾漂洋过海,在世博会上获得大奖。木雕用的雕刻刀就有80多把,每把大小和功能都不同,可见其是“方寸之间见乾坤”的精细活儿。

  但木雕构件很容易损毁、被盗,一个古建筑的所有构件难以完整保存,这就需要匠人们后期修补、重刻,重新赋予生命。而这样的技艺,面临着传承难等问题。

  “手工雕刻是独一无二的。”厉阳君告诉记者,在老家浙江东阳,愿意学习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他希望木雕能有人传承下去。

  做古建筑修复的刘金铎,是由父亲带入行的。在父亲的带领下,他参与过北京很多重要的古建筑修复工程。他的手艺主要是油漆彩绘和“贴金”,会展上他正在绘制水月观音像的复制品。这是北京法海寺的一幅明代壁画,因为工艺复杂,他已经画了两个半月了。刘金铎觉得,这手艺最重要的是耐心、踏实肯干。

  刘金铎的父亲刘玉明今年83岁了,还在从事古建筑修复工作。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把技艺传承了三代,现在祖孙三代都是“贴金”高手。记者在现场看到,金箔的厚度目测感觉在1毫米左右。

  刘玉明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把技艺从儿子到孙子传承了三代,现在祖孙三代都是“贴金”高手。图片是祖孙三代人正在展示技艺。新华社记者 周琳 摄

  刘玉明说,贴金箔需要手快、眼快,这门手艺看似简单却有很多诀窍;力气大了金箔会被压破走形,力气小了金箔无法压实贴合。记者看到,一条条金箔将龙纹覆盖后,表面难免凹凸不平,使巧劲用棉花球细细抚平。

  传承和创新相结合,才能被更多人知晓。记者看到,3D扫描与打印、VR/AR等现代技术纷纷亮相,与观众近距离互动;科技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结合,让大家可以感受现代科技的炫酷与奇妙。不少观众表示,对建筑遗产保护领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业内人士常说,建筑是富有生命的东西,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贴地的音符。遗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天,希望能有更多人看见,这群匠人对“择一事,终一生”的坚持,以及继续与历史对话的执著。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