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收藏品为饵 诈骗90多名老人近500万

2017年08月23日 08:24 新浪安徽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中安在线讯 2017年8月22日,合肥市蜀山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涉嫌诈骗案。犯罪嫌疑人主要由“90后”组成,他们以低价在北京购入所谓“收藏品”,以高息回购为诱饵,向中老年人高价卖出牟取暴利,90余名老人受害。

  据悉,被告人张某从北京黄寺大街等地廉价购进没有实际收藏价值的升值空间的各种连体钞、纪念钞、纪念币、纪念章、邮票、假玉玺等物品,并印制了虚假的收藏证书、发行证书、检验证书等证明文件附在这些物品上,然后通过其员工对外销售,骗取钱财。

  为了使受害者卸下防备,张某及其员工以赠送小礼品为诱饵,诱骗没有收藏品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中老年群体来到所谓的“推介会”,再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话术”向上门顾客进行虚假宣传,谎称所售商品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间,买到就是赚到。此外,为了防止顾客在购买后短期内要求出售,张某还指使其员工谎称物品具有一定的“封藏期”,期间物品不得售卖。

  至案发,张某以“金品公司”为平台,自己或组织员工通过上述方式,累计骗取95名被害人资金495.2882万元。在庭审现场,被告人张某否认自己犯罪,认为自己觉得这些藏品是有价值的,并且会帮助部分受害人出手“藏品”,挽回她们的损失。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张某以金品公司为平台,招聘大量业务人员隐瞒真相,通过公开虚假宣传,印制虚假证书等方法,欺骗社会公众高价购买实际价值低廉且无升值空间的所谓藏品,累计骗取90余名被害人资金共计人民币495.2882万元,数额特别巨大。被告人王某、郑某、陆某等作为金品公司的业务人员,明知该公司销售的所谓藏品实际价值低廉且无升值空间,为了获取高额业务提成,仍按照张某的要求,虚构事实欺骗客户大量购买,均属数额巨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据法院司法调研工作人员分析,老年人心理有三大特点:首先接受信息时,往往缺乏批判精神,通常是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其次,老年人信息处理能力比较弱,特别是突然获取大量新信息的时候。再次,老年人特别希望在退休后花钱投资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他人的赞许。而老年人的这种心理和行为,恰恰成为某些公司谋取不义之财的突破口。法官提醒:老年人投资需要理性对待,谨慎对待身边的“免费”礼品,以免上当受骗。

  由于案情复杂,法院未当庭宣判。本网将持续关注。

  来源:中安在线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收藏品山寨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