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浴室、面条 古人享受起来也是势不可挡

2017年11月23日 10:2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近日,考古发掘成果重磅频出!在河南新郑,经过近9个月的发掘,目前已清理出4辆马车。其中一辆鞍车,形制之大、装饰之豪华,堪称古代版的豪华“房车”。

  而在西安,考古学家在战国时期秦国都城栎阳遗址内发现了3处浴室。这些浴室位于紧邻宫殿区的生活区内,可能是秦王宫的后宫区域。浴室内的墙上铺设有陶砖,浴室地板上有地漏,可以将污水排入建筑外的渗井里。此次发现或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浴室遗址。

  房车、浴室……不断涌现出的考古新发现,似乎刷新了现代人对古人刻板的认识,古人的智慧与能力不容小觑,在这些基本的衣食住行方面,其实远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土、那么简陋、那么原始,在对生活的舒适度和豪华度的追求方面,古人早已经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那么,我们不妨以最近出土的“房车”、“浴室”新发现为契机,梳理一下古人在衣食住行方面颠覆认知的考古成果。

考古人员在秦汉栎阳城遗址进行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在秦汉栎阳城遗址进行考古工作

  可以躺下休息的豪华房车

  此次河南新郑的发掘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工作,这里的重大考古发现屡屡惊世,郑国三号车马坑便是其一。据此次发掘项目负责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介绍,从现场出土的情况来看,初步推算三号车马坑的陪葬马匹有90~100具,是郑韩故城历次考古中最多的,这不但印证了墓主人身份的高贵,对于探讨郑国丧葬文化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郑国三号车马坑郑国三号车马坑

  郑国国君下葬时,实行的是拆车葬,就是先把马杀死,并排放到坑底,再把完整的车辆拆开,将零部件放在马尸上。“虽说现场车马凌乱,但走向却一致,一般是东西向摆放。车头马头向西,表示心系故国,因为郑国的开国之地在陕西省华县。”

郑国三号车马坑发掘现场  王涛 摄郑国三号车马坑发掘现场  王涛 摄

  三号车马坑目前发现4辆马车,最豪华的一辆鞍车,车长2.1米左右、宽1.6米左右,车舆顶部出现彩席。“这是郑韩故城内首次发现带有彩席的马车。这辆车放在今天,就是汽车中的房车。它是国君出去视察、巡访或者打猎时乘坐的车,国君累了可以躺下休息。”马俊才说。

  而对于房车的主人,由于主墓严重被盗,随葬品几乎被盗一空,也没有相关文字记载,因此墓主人身份难以定论,根据目前发掘情况看,考古工作者推测可能是春秋晚期郑国的君主。

发掘出的“房车”近照发掘出的“房车”近照

  从春秋时期的郑国到战国时期的韩国,新郑作为国都有500多年的历史,被后人称为“郑韩故城”。而在这里出土这么豪华的马车似乎又不完全是为了展现国君的威仪,纵观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国,虽然郑国在早期强盛过那么一段时间,但很快就成了过眼云烟。韩国更是战国七雄里面的弱势群体,如果这房车出土在强盛的秦国、齐国、楚国似乎都不足为奇,但偏偏它在郑韩故国出现了……

  换个角度来看,这房车的舒适度、豪华度倒是跟郑韩的文化氛围有一定的关系,孔子曾直截了当地指出“郑声淫”,孟子也含蓄地定义郑卫之音为“世俗之乐”,跟纯正的礼乐就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些间接说明郑国的民风应该相当的奔放不羁,世俗享乐,难登大雅之堂。

秦始皇帝陵出土的青铜马车,距离春秋时期的郑国年代不远,形制上可以提供参考秦始皇帝陵出土的青铜马车,距离春秋时期的郑国年代不远,形制上可以提供参考

  不仅如此,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夏姬就是出自郑国,史载她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她三次成为王后、先后七次嫁给别人为夫人,共有九个男人因为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试想是什么样奢靡奔放的土地才能养育出夏姬这样作风open的女子?

  如此综合看来,在郑韩故地出土这么奢华的“房车”就顺理成章了。

电视剧中的夏姬形象电视剧中的夏姬形象

  一应俱全的秦王宫“浴室”

  前不久,考古学家在西安市的战国时期秦国都城栎阳遗址内发现了3处浴室。说起栎阳,大家可能不那么耳熟,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就是在国都栎阳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随后才迁都咸阳。秦国以栎阳为都城的时间并不长,期间只有秦献公和秦孝公两任国君,此处遗址的使用者很可能是他们两位。

栎阳城遗址栎阳城遗址

  此次考古调查的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介绍,此次发现的浴室位于与栎阳城内的宫殿区相连的生活区内,有专家认为这个区域属于秦王宫的后宫。目前,考古学家在该区域一共发现了3处浴室遗存,分别位于两处建筑内,“每个建筑里都分成多个房间,其中5号建筑共有5个房间,除了位于西侧的大厅,东侧的房间中位于东南和东北的两个房间都出土了浴室设施遗存,另一个浴室也处在一个有着3个房间的4号建筑里,这处浴室隔壁的房间还有个壁炉,可以提升室内的温度。”刘瑞说。

五号建筑内浴室遗址五号建筑内浴室遗址

  有专家根据5号建筑的格局和东南位置的浴室面积较大推测,东南位置的这处浴室可能为秦国国君的专用浴室,东北侧的浴室则由后妃使用。据了解,这样设施齐备的浴室遗址,可能是全中国现存最早的。刘瑞说,之所以认定这些遗存属于浴室建筑,是因为地面上有地漏设施。类似的浴室设施曾在秦咸阳宫遗址和汉桂宫遗址等地发现过,但这些遗址的年代都晚于栎阳遗址。

遗址中的排水管道遗址中的排水管道

  此次发现的浴室排水设施由陶板制成,部分浴室房间的墙上贴有烧制的陶砖,跟现代人浴室贴瓷砖完全是一个思路。专家们根据目前的发现,推测了两种可能的秦国国君沐浴方式:国君进入浴室的房间后,站在木板上,由太监或宫女举着盛水的工具,从上往下给国君浇水沐浴。水流从木板渗入下方的坑道,最终通过排水孔进入下水道。另一种方式是国君站在浴室的地面上,污水流向较为低洼的排水孔,最终排向室外。

在栎阳城实行变法的商鞅雕像在栎阳城实行变法的商鞅雕像

  舌尖上的体验:4000年前面条魏晋时期有饺子

  聊完最近出土的“房车”、“浴室”,我们不妨将目光再拉长一点,其实考古发现中,令人脑洞大开的生活遗物、遗迹可谓层出不穷,除了住和行,中国人自古最爱的就是在“吃”上动脑子。

  早在2002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甘青考古工作队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发掘出一件蓝纹红陶碗。乍看上去,这件陶碗本身没什么稀奇,可是细看碗中蜷缩着线团状的不明物体,令人眼前一亮!因为那正是史前人类的佐餐:面条!

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

  长年从事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与研究的考古学者、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许永杰曾撰文介绍道:“这件距今3900年的上古之物色泽尤新,为米黄色,粗细均匀,直径约3毫米,长约500毫米。其间夹杂着动物的小碎骨,看来古人也颇讲究舌尖上的体验,不是‘吃素的’。”

  我们今天所食的面条为小麦粉所制,相当有劲道;而喇家出土的这碗面条的材质则是粟(俗称谷子,去壳为小米)与穄(亦称糜),在中国食物发展史上,现存最早的粟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这些粮食堆积出土时略潮湿,呈淡淡的绿灰色,大部分成粉末状,质地疏松,粉灰中可见形态饱满的外壳,与现代粟粒基本无区别;而小麦的种植则没有那么早了,它最早在西亚出现,然后经过中亚的传播才来到中国,在甘肃张掖地区的民乐东灰山遗址有目前发现最早的小麦遗迹,距今大约4000年左右。

东灰山遗址采集的炭化小麦籽粒东灰山遗址采集的炭化小麦籽粒

  那么,为何喇家遗址的古人没用口感更好的小麦作为原料来擀面呢?许教授认为,刚刚传入中国的小麦种植并不普及,中国北方的大部地区还以种植粟和黍为主,入口的主食还是以小米和小米面条为主。

五谷之一的粟五谷之一的粟

  许教授说,喇家的面条不仅挑起了吃客们垂涎欲滴的食欲,更在学理上为学者所争论:它的现身直接挑战了既往关于意大利为面条起源国家的论点。诉诸历史,这碗面条意味着史前时期小米的食用方式并不完全为粒食,它也存在被加工为粉面制品的方式。而相关的加工工具则是磨盘,其出现时间可追溯至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

  由粒食到面食的转化,是古人在饮食改善方面的重大突破,这也是一个从粗到细的进化过程,也跟制作粮食工具的进步息息相关。当一颗一颗地麦子或粟被磨成粉、和成面之后,不仅面条诞生了,到魏晋隋唐之际,饺子也应运而生。

较之粟口感更为细腻的小麦较之粟口感更为细腻的小麦

  1959年,考古人员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就曾发现几枚唐代的饺子,其中有两枚饺子保存较好。它们比今天的饺子略小,长约5厘米、宽1.5厘米,形状和今天的饺子一样呈月牙形。饺子的面皮由小麦粉加工,饺子馅可能为肉馅。经研究,初步判断饺子的加工年代可能在1300年前后。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饺子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饺子

  1990年,考古人员在吐鲁番地区鄯善县三个桥墓地又发现3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饺子,这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饺子实物,这些出土饺子说明,在距今1700多年至1400多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饮食习俗就已流传到西域,并一直延续到唐代,仍为西域人喜欢。

  不仅如此,在唐代阿斯塔那古墓,考古人员除了发现美味饺子外,还有色泽金黄的唐代春卷以及做工精美、形态多样的点心,这些美食文物在告诉人们,吐鲁番古人不仅爱吃饺子,他们的饮食文化也很讲究,面点制作技艺已经很高。

  4000年前已经有内外衣之分

  说了吃、住、行,自然也不能不说说穿的事,如果说吃是一门需要细细体味的艺术,那么穿则是直观审美的表达了。早在上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在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发现距今4200—4400年的丝绸片,一举获得“世界丝绸之源”的命名。

  钱山漾遗址出土的麻织品有麻布残片、细麻绳;丝织品有绢片、丝带、丝线等,大部分都保存在一个竹筐里。这些丝麻织品除一小块绢片外,全都炭化,但仍保有一定韧性,手指触及尚不致断裂。其中尚未完全碳化的小块绢片送浙江省纺织科学研究所鉴定,鉴定结果是家蚕丝织物,平纹织物,密度为每吋120根。

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绸残片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绸残片

  对于家蚕丝织物的起源,考古学家一直秉持着审慎的态度,虽然早在1926年,“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率队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时,就曾发现了人工割裂的蚕茧,但却一直没有确定的论据。钱山漾丝绸残片的出现,无疑打破了这种难以定论的僵局。

  无独有偶,2012年,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距今约4000年左右)也发现了麻布:在一处房址之下,发现了一件被打碎的双鋬鬲作为葬具的儿童“瓮棺葬”,部分人体肢骨、肋骨等散置于棺中。骨骸上发现一些纺织物残片,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紧贴骨骼,经纬较为细密,上层经纬较为粗疏,说明4000多年前的石峁人很可能已经有了内外衣之分。经初步鉴定,这些织物原料为苎麻类纤维。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襌衣,据专家分析此件应为贴身所穿的“内衣”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襌衣,据专家分析此件应为贴身所穿的“内衣”

  丝织物、麻织品的发展一直是中国古人“穿衣界”的主流,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款式、风格、制作的不同,但材质的来源基本确定了下来。但是处于中国边疆的少数民族却有另一种选择,在北方游牧民族中,皮革是他们最常获取的猎物,自然成了穿衣的首选。尤其在高寒地带,丝织物、麻织品显然不太适用。

  而最神奇的是,在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中,一度流行穿“树皮布”。尤其在海南岛的黎族,利用树皮制作衣服、被子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树皮衣的制作有一套很繁琐的工序,包括扒树皮、修整、将树皮放在水中浸泡脱胶、漂洗、晒干、拍打成片状和缝制。然后人们利用加工好的树皮布剪裁缝制帽子、枕头、被子、上衣、裙子、兜卵布、口袋等生活用品。

我国黎族所流行的树皮布我国黎族所流行的树皮布
树皮布的制作流程复杂树皮布的制作流程复杂
树皮布的制作流程复杂树皮布的制作流程复杂

  专家指出:“在人类衣服历史上,发源于中国的纺织丝布和楮树皮的无纺织布,同样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发明。丝织品由丝绸之路自中国西向,在陆路上远达西欧,最后进入英伦三岛。树皮布技术自南中国南向进发中南半岛,席卷东南亚岛屿后,从海路上跨过太平洋岛屿进入中美洲。树皮布在中美洲更广泛被用作为纸,具有记载文字的功能,对中美洲历史的影响,致为深钜。”

  来源:雅昌艺术网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