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艺术品市场走势解读:拍卖仍是大事

2013年03月20日 07:25   收藏投资导刊  

  文/本刊编辑  王宁

  2012年对于所有艺术界的从业人士而言都是难熬的一年。艺术品拍卖市场蔓延自春季大拍的萧条与低靡,毫无例外地继续成为秋拍的主旋律。在卖家惜售和买家谨慎的双重不利因素影响下,成交额和成交率的下滑也就在所难免。在一众媒体和好事者集体唱衰的情况下,本就处于调整大年的2012年,也就变得更加灰暗不堪。一时间,艺术市场的各种负面消息也在自媒体时代被无限放大,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在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后,艺术市场也从原本的衣着靓丽变成了今日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拍卖依旧是件大事儿

  在经历了2012年艺术市场的整体调整之后,艺术品拍卖市场虽然在去年一年收效甚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国内艺术行业“倒挂”发展的现状下,艺术品拍卖领域依旧是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的重中之重。在无可撼动其领导地位的前提下,艺术品市场的好与坏自然也成为拍卖行业所必须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所谓力量越大责任越大,在2013年艺术品市场发展走向尚不明确的敏感时期,无疑的,拍卖行的任何举动都成为已成惊弓之鸟的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所关注的焦点。在岁末年初之时,已在2012年拍卖季出尽风头的北京匡时[微博]拍卖为即将到来的2013年再次奉上惊艳之作——并购上海恒利拍卖。2012年12月25日圣诞节当天,北京匡时正式对外宣布与上海恒利拍卖有限公司进行合并,合并后继续保留“北京匡时”的名称,总部设于北京,原上海恒利拍卖董事长吴斌将出任公司总经理。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微博]表示,在此之后,他本人将不再担任北京匡时总经理职位,转而负责公司的规划工作。换言之,在完成此次并购之后,董国强将极有可能从之前的事必躬亲变身为幕后操控。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匡时并购恒利对于国内拍卖行业而言带有行业革新的意义。“今年整个拍卖行情都不是很景气,迫使公司寻求抱团,产生企业之间的联合需求。而匡时与恒利的联合,算是在行业内迈出整合的第一步,是业内一种新的态势。另外,匡时与恒利之间属于南北之间的强强联合,因此,其合作又带有横跨南北的意义。他们抱团之后,企业之间可以优势互补,资产会大大提高,业务量也会增多,以后还可以进一步收购国际公司。”北京市拍卖行业协会顾问李庚表示。同时,此次匡时并购恒利也引发了业内对于拍卖行业并购时代的诸多争论。“拍卖行业集中度在将来肯定会越来越高,最终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品牌的寡头竞争,比如国外的苏富比[微博]和佳士得[微博]拍卖行。”匡时副总经理谢晓冬表示。部分业内人士则认为,国内拍卖行业在经历了近两年的调整期后,艺术品市场或许由此迎来一个回暖期,匡时拍卖的这一举措,或将成为艺术品拍卖行业资源整合的第一步,引起其他企业的争相效仿。但部分专家对此却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将来国内拍卖公司兼并重组是必然的现象,但短时间内,内地拍卖界并不会因为匡时和恒利的合并而出现更多类似的合并事件。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表示:“匡时和恒利的合并之举是水到渠成的,但之后马上引起效仿热潮却不太可能。”

  由于拍卖领域的特殊性,国内拍卖公司很难如其他行业一样,能够通过整合形成业务互补,兼并重组能为他们带来的好处主要就是客户资源的整合提高,互相提供市场和人才。因此,如果在未来2-3年内,国内拍卖企业开始出现兼并重组趋势之时,那么大批没有客户资源的小拍卖公司则会自然死去,而中等以上的拍卖公司或将借助外来资本实现合并。

  无论本次北京匡时的并购之举能否真的为国内拍卖行业带来并购重组大潮,也不论此举是否真的能为拍卖行业开辟革新之路,但至少在市场尚不明确的2013年到来之前,国内拍卖行业依旧为市场的继续前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市场信心和正能量。

  伴随匡时并购而来的还有另一则利好消息:北京匡时将于今年晚些时候重新开启香港拍卖业务。在中国嘉德[微博]与北京保利相继试水香港拍卖业务并取得不俗战绩的情况下,受关税影响而被迫取消秋拍海外征集工作的北京匡时,也在继并购上海恒利拍卖之后将目光放到了香港的拍卖市场。据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介绍:“当前的香港拍卖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了。虽然在香港举办拍卖会的成本要高于内地,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税’的部分还是有很大的优势。受2012年关税问题的影响,北京匡时在秋拍的时候放弃了一直存在的海外征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给公司的经营带了不小的困难。作为拍卖公司,要遵守现有的法律法规,但我们也不希望将长期以来经营的海外市场放弃,进军香港市场也就变得势在必行。同时,很多藏家特别是海外买家也希望参与香港部分的拍卖。所以,综合这些因素,北京匡时决定今年的秋拍正式进军香港拍卖市场。”

  一级市场仍需继续努力

  与国内拍卖市场在2012年的大起大落不同,一级市场则要显得平静许多。除了波及整个国内艺术市场的“关税”事件之外,处于调整大年当中的国内一级市场依旧在缓慢的发展中成长。艺术机构、博览会、双年展、艺术节与各种产业博览会在过去的2012年里一如既往地进行着。虽然个中滋味不甚相同,但总体来看,2012年对于国内艺术品一级市场而言并未与过去的几年有着多大的不同。

  调整大年却能保持平稳,照常理这应该是件值得欢庆的事情,但细想起来,在艺术品市场整体都遭遇下滑的情况下,身为艺术品市场根基的一级市场却并未有多大的起伏与波动,这似乎又有点说不过去。其实,了解国内艺术品市场的人都明了这其中的缘由,而造成国内艺术品一级市场不温不火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国内艺术市场整体发展的不均衡。换言之,由于国内艺术品市场当中的二级市场即拍卖市场过于强大,强大到言市场即拍卖的地步。同时,二级市场的强大不止体现在市场的交易份额层面,更为致命的是,目前很多拍卖公司的经营范围已经不再止于拍卖领域,甚至开始插手一级市场,干起了画廊和美术馆的工作。这在任何一个艺术品市场发展成熟的国家是难以见到的。正是这种“特色”性的艺术发展模式,导致了在国内艺术市场遭遇调整,市场行情不好的2012年里,国内的艺术品一级市场却能“一枝独秀”。

  二级市场的过度强大自然会在市场调整期间遭遇重创,成交额和成交量的下降也就在所难免。而相对的,由于一级市场严重落后于二级市场,无形中在行情不好的年月里也就多了一把保护伞。俗话说得好,“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二级市场自然就是那个倒霉的“高个儿”。作为“矮个儿”的一级市场而言,似乎已经习惯了目前的这种“福祸相依”的生活,因为“矮个儿”心里清楚,当年的“高个儿”比自己还矮,而自己也早晚有一天会比“高个儿”还高。

  个高个矮与后天的培养有直接关系,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先天因素。依照目前国际上成熟的艺术市场发展模式,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乎由一级市场来引领,而一级市场还同时承担着艺术品市场风向标的重任。由此看来,我国当前的艺术市场模式依旧处在发展阶段,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领域,或许受到了过多的后天关照而发育过早,在“身高”上超越了一级市场,但当国内艺术市场真正迈入规范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后,这种“倒挂”现象或许就将不复存在。艺术北京总监、北京画廊协会秘书长董梦阳[微博]也同样如此认为:“我看好一级市场未来的发展,这不仅是源于工作的关系。在我看来,艺术还是应该要回归到其最本质的价值当中来。就以往的市场数据而言,现在的艺术更多地掺杂了金融和投资的部分,而艺术品在这个过程当中更多的是在扮演一个‘载体’的角色,一些‘泡沫’和非真实交易也就在所难免地出现了,所以,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当前所面对的还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市场。虽然国内一级市场在2012年里也遭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一些画廊倒闭了,大家都在说着不如前几年好过了,但仔细想想,之前几年的国内艺术品一级市场的火爆也并非是在一个健康的、正常的状态下形成的,很多关于规范化的东西也没有能够在行情好的时候建立起来。同时,在2012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下滑,大家集体唱衰的情况下,其实还有这样一股暗流存在,就是消费人群的成长。而当人们真正将艺术品视作消费品的时候,或许一个艺术品的消费时代也就会随之而来了。”

  艺术品博览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当前国内画廊除拍卖会之外最好的销售平台和推广平台。作为国内最为成功的艺术品博览会之一的艺术北京,在2012年首度将旗下两个品牌进行了合并,其显著的效果也已得到了业内机构的认可。面对即将到来的2013年,在国内艺术品博览会和国际性艺术品博览会的双重竞争压力之下,艺术北京这一被看做国内一级市场晴雨表的艺术品博览会又有着怎样的动向呢?董梦阳为此介绍道:“到目前为止,艺术北京2013年的招商工作已经基本进入尾声,参展商数量与去年基本一致,在150家左右。艺术北京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可以凝聚业内力量的平台,用以发出一级市场的声音。如此一来,我们肩上的担子也就变得越来越重。相较于以往,我可能不会再考虑如何将艺术北京做得更往前一步,相反的,我开始在往后走,考虑如何将它的根基打得更为牢固,让艺术北京变得更为专业。”

  艺术品基金的生死年

  围绕在艺术品基金身上的话题已经持续了很久,尤其是自去年秋拍开始,关于国内艺术品基金即将面临兑付危机的预测就时有出现。纵观艺术品基金在国内的发展,从其出现到现在就一直争议不断。且不说国内艺术品市场是否真的具备了迎接金融资本狂潮的能力,单就艺术品基金近年来的疯狂举动而言,市场显然还没有能力应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幸福。所谓幸福来的太突然也太快,艺术基金对于国内的艺术品市场来说却是幸福来的太过突然。从2008年艺术品基金自国内出现以来,短短数年间国内艺术品市场当中的成交记录就被翻了好几番。2010年国内艺术品在千呼万唤中迎来了期盼已久的“亿元时代”,在人们弹冠相庆国内艺术品市场终于迈入新时期的同时,一股资本席卷艺术品市场的大戏也正式拉大大幕。毫无例外,在进入“亿元时代”一年之后,由金融资本推动的“金融时代”在2011年上演,艺术品基金也在此时进入高峰,全年累计发行总量突破了55亿元人民币,而这一数字在2010年则仅为7.5亿元人民币,这也难怪国际媒体会将中国看做是艺术基金再次繁荣的推动者。据国外媒体报道,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发行的艺术品基金总额达到3.2亿美元。其中3亿美元都是在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第一季度募集的。在2011年全球发行的44支艺术品基金中,21支是由中国发行的,而大部分艺术品基金的投资标的均为现代绘画或当代艺术作品。

  兑付危机之所以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成为国内艺术品基金所必须面对的难关,一方面是源于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缓慢而导致的艺术品市场整体疲软,加之始自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全球性经济恢复缓慢,使得流动资金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投资探索之后变得紧缺,而艺术品作为一项需要长期运作的投资门类,其短时间内的资本变现率要远远低于其他门类,这也使得众多海外资本在2012年选择了退出,不再继续为高额的艺术品买单。第二,国内艺术品基金的经营者多数为金融资本领域的老手,而相对的,这样的团队在对艺术品市场运作规律的了解方面要欠缺很多。以金融领域的运作方式生搬硬套至艺术品投资领域,其结果必然是惨痛的。就目前国内发行的艺术品基金而言,运作周期大多在2—3年,而2011年的艺术品基金平均运作周期则为2.18年。如此一来,艺术品基金无疑在艺术品原有的变现难基础上又增加了其可操控性的难度。2012年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调整是否会延续至2013年虽尚不可知,但已经有很多业内人士对于2013年的艺术市场持一种较为悲观的态度,即2013年最多也就是个过渡,不会出现逆转。更有甚者则认为,依照市场规律,艺术品市场会滞后于宏观经济的调整,2012年只是艺术品市场对于这一调整的提前应对,而真正的艺术品市场调整则会从2013年开始。

  如此的消息,对于即将于2013年迎来兑付问题的29款艺术基金产品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据资料显示,2013年国内艺术品基金将有29款产品在2013年面临兑付期,总涉资26.42亿元人民币。其中,上半年将有10款艺术品信托面临兑付期,涉资8.8亿元人民币,而进入下半年则更是空前,有19款艺术品信托密集到期,涉资17.62亿元人民币。

  面对市场可能继续下滑的2013年,艺术品基金必须提前做出应对,而能否实现基金发行之初的年收益率15%的目标显然已经不再重要,能够不赔本就已经很不错了。北京龙藏天下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赵祥龙分析称:“就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形势而言,2013年的艺术品基金可能存在两种出路:第一种是有新的艺术品基金进来覆盖旧的基金品基金;第二种情况则是有很多基金尤其是信托类基金会存在一个刚性兑付的危机问题。就2012年第四季度的国内艺术品基金发行状况而言,还是有几支艺术品基金进来的。但以往的以股权式投资为名实际上是债务型、融资型的信托计划就基本绝迹了,随之而来的可能会有一种新的业务出来,即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这是一个新的通道。艺术品投资作为一项另类投资项目,其本身就应该具备多元化的配置。从这个角度出发,借助艺术基金的平台为富人们做组合型另类投资的艺术品基金可能会在未来的市场当中更具有竞争性。”

  同时在赵祥龙看来,2012年艺术品市场的下滑与宏观经济的增长变化有一定的关系,但艺术品市场的效应是要滞后于宏观经济发展的,而这个滞后性一般在半年左右,尤其在近期黄金市场行情暴跌的衬托下,艺术品市场在2013年的上半年极有可能还会迎来一轮下跌的行情。市场依旧存在下滑的可能,从高点入手的艺术品基金势必要面对一个在低点出货的难题,兑付自然也就成为最难的一环。

  曲高和寡的艺术品保险

  艺术品保险在国内艺术市场当中依旧是一个极为尴尬的话题。虽然早在2010年底,保监会与文化部就曾联合发布过通知,要大力开发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其后保监会明确提出包括艺术品综合保险、演艺活动财产保险、文化企业信用保证保险等在内的11个试点险种,并确定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三家作为试点保险公司。2012年初,就在国内艺术品保险领域一直处在停滞不前的尴尬局面之时,法国安盛艺术品保险集团在上海和北京高调宣布进军中国艺术品市场。据了解,安盛艺术品保险属法国安盛集团旗下,是全球唯一一家专门从事艺术品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目前已有50多年的从业历史。同年7月,上海丰泰又与人保财险签订了艺术品保险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艺术品保险的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理赔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

  法国安盛艺术品保险的入驻似乎预示着国内艺术品保险行业迈入发展新时期的开始,但一年过去了,国内艺术品保险领域却并未有何惊艳表现。究其原因,缺乏对于艺术品保险的正确认知自然是其中的制约因素之一,但国内艺术品市场的不规范发展所造成的鉴定机构缺失和滞后也无形中增大了艺术品保险的生存压力。由此而衍生出的过高道德风险也会让艺术品保险公司主动放弃部分私人藏家和艺术机构的投保需求。如此一来,想要投保的藏家和艺术机构由于无法提供第三方对于艺术品的鉴定和评估被拒之门外,而艺术品保险公司则在过高的道德风险面前保持着谨慎。长此以往,艺术品保险在国内的发展将依旧只会是一个美好的梦而已。

  上海丰泰高级经理蒋盈在谈到2013年国内艺术品保险的发展时称:“由于进入国内市场的时间比较短,丰泰的主要客户群体还是在博物馆和艺术机构的展览部分。如果就2013年的艺术品保险市场而言,我们很大一部分是在关注今年的艺术展览的运作状况。私人藏家由于对于艺术品的投保意识还不高,这部分占我们的市场份额比较小。当前的国内艺术品保险领域还是‘刚性’的投保需求比较大,比如展览的作品运输和外借,这些都会涉及到投保的问题,而私人藏家购买保险就如同普通人买保险一样,都存在一个接受与认可的过程。当然,私人藏家和企业藏家也是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体,在国外的艺术品保险领域当中,私人藏家的投保额会占到整个市场的大半以上,显然在国内的艺术品保险行业,这一点还有待继续地推广和发展。同时,对于2013年的艺术品保险,我们还是持一个比较乐观的态度,相信市场也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

  市场洼地还是市场挖地?

  市场洼地在2012年的艺术市场当中,成为所有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在行情不好,市场调整,当代艺术与中国书画普遍遭遇酷暑寒冬之际,许多拍卖公司纷纷推出新的拍卖门类,开辟了多场早前少有人问津的专场拍卖。从当代书画到古籍善本,在亿元拍品鲜有出世的秋拍当中成为很多藏家所追捧的对象。在媒体的大肆宣扬之下,当代水墨最终打败了古籍善本,成为媒体所推崇的新的市场洼地。

  所谓市场洼地的说法其实一直都有存在。从最初的当代艺术异军突起到现代水墨统领江湖,关于市场洼地的探索就从未在拍卖市场中消失过。但当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了近20年之后,在几乎所有艺术门类都出现了专项拍卖的今天,市场是否还真的有洼地存在,需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对于当前纷纷扰扰的市场洼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就目前来说,市场洼地并不多了。我们现在也已经不敢再说哪一个项目市场洼地了。因为在过去的市场发展当中,每一个项目都有了比较大的涨幅,不管是书画还是瓷杂,玉器或者木器,我们现在只能说哪些门类依照其自身所特有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会在未来的市场当中带来更多的回报,比如中国书画。我们依旧认为中国书画会凭借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在之后的市场中引来更多的人参与,而这种发展态势也会为收藏者带来更多的市场回报。另一方面,当前艺术市场的回调,致使例如张大千、齐白石一类的精品的价格较之两年前下降了很多,但随着市场的逐渐恢复,这些人的精品仍然会是市场的主角。所以我是鼓励在这个时期如果碰到类似的精品是可以出手买进的。”

  在市场调整,征集作品变得越来越困难的当下,许多国内拍卖公司相继推出了部分新兴的拍卖门类,诸如乐器、唱片等的专场拍卖。对此,董国强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新兴门类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拍卖公司为了解决目前的征集难和业绩下降而采取的一个临时举措,更多的是一个无奈之举。我也不认为这些新兴的市场门类会成为市场的主角,只能算是当前市场的一个点缀,不会成为占据市场大比重的版块。”

  与董国强的观点相同,北京保利现当代艺术部总经理贾伟在谈到市场洼地时也如此说道:“在2012年,很多藏家选择了谨慎,但在今年,如果碰到价格合理的拍品,藏家出手的可能性会增加,买家的气氛会较之2012年好很多。而目前的市场洼地就我个人而言有两种状况:一种是超级经典的,已经被市场所证明的艺术家的作品,比如赵无极、朱德群甚至是年轻一点的罗中立、周春芽等艺术家,他们的优秀作品是不缺乏市场追捧的;另一种情况则相当于一个忠告,那就是市场洼地不要在二级市场当中寻找,应该回到一级市场当中。而这一点需要藏家有专业的眼光,更要有敢于长期等待的勇气和决心。这一类的可以从70后的一些艺术家当中进行选择,比如当下比较活跃且价格还没有太高的王广乐、陈可、贾蔼力等艺术家。当代艺术虽然在2012年的整体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我还是非常想看到中国的当代艺术。目前也有很多藏家从拍卖开始,了解并喜欢当代艺术,这对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尤其是未来更年轻的一批艺术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市场洼地或者市场挖地,单纯地依靠拍卖市场的成交数据显然无法找到真正的市场洼地。只有真正了解艺术,喜欢艺术,把收藏艺术品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才有可能在收藏的基础之上实现投资的价值回报。单纯地求新求变,在未做任何了解的情况下一味地跟着拍卖公司走,就很有可能成为市场的牺牲品,被拍卖公司挖出来的坑给埋了。总之还是那句话,拍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