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学生的问题:追求圆浑
刘宗汉
为什么我在山水画创作中经常使用圆形?是因为我有自己的感悟,我追求圆浑。有的朋友说,你净画些馒头山,好象是在善意地规劝。但我目前不想接受,我挺喜欢“馒头山”。
生活中的圆形无处不在,俯首皆是。造物主把自然万物总是往“圆”的方向改造。我们常出去写生,看到多数的山都是圆形。胶东是丘陵地貌,圆山头居多,有一种质朴憨厚的美;西部秦晋高原,一望无际的莽原土岭,才使她显得那么浩瀚博大。这两个地方的风貌是我经常使用的取材对象。海浪也是圆形,是由无数曲线与圆形组合而成的。曲线是圆形的局部。在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由于外压与内冲的作用,塑造成那么一种汹涌澎湃的形象,充满豪壮之美。如果不是圆形的和曲线,海浪之美是不可想象的。我多次去黄山,但画得少。不少画家为她的奇秀挺拔所倾倒,自有道理,无可非议。但我认为她过于剑拔弩张,过于外露,不太喜欢。它的挺拔,是因为年轻;喜马拉雅山比它还挺拔,也是因为年轻。早晚它们都得变成圆形。
我画的山林植被,丛丛团团,也是圆形。为了争夺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树枝举着树叶,拼命向上、向外长,最后形成一个蘑菇状,富于圆润之美。
圆形最能反映力度之美,这是一种大美。在相同面积的几何图形中,圆形的透光量最大,所以舰艇上的舷窗都做成圆形。况且圆形最能抗拒外压,狂风巨浪摧残着船体使之变形,圆形的舷窗断裂漏水的机率最小。我们的祖先一千多年以前就最早造出了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拱桥—赵州桥,也是运用这个原理。拳头比手指有力量,卵石比碎石块更结实。成吉思汗使用的弓背,如果象扁担一样直,怎能去射大雕?即使是扁担,也是有弹性的最好使。
成功的画家,往往在创作中反映一种哲学的思辩。古老的“太极图”,多数人都见过,我的家乡管它叫“阴阳鱼”,韩国人甚至把它绘上国旗。它反映一种古老的哲学思想,就是那么一个圆圈,一条S形曲线,永远走不到头。阴阳万物相依相生相克相存,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永无止境。哲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作度,达不到度是量变,达到度就会发生质变,超过度就可要走向反面。儒学崇尚“中庸”,有其道理。做人越老越圆。低层次是“圆滑”,高层次是“圆通”。外圆内方,无往不胜。我在领导工作中,有时过分较真,不会圆通,碰了不少钉子,吃过亏。
绘画中使用曲线,能够较好地把握这个“度”。人体艺术自文艺复兴以来,东西方大倡。人体美在何处?因为它是无穷无尽的曲线的组合。谁能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到一条直线?画山水亦然,只有曲线才能达到准确的造型。中国画最讲究用线,绝大多数画家追求的是曲线之美。我在创作中追求“圆浑”,但圆不能中规。象圆规画的一样,就会滑稽、单调。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圆”,叫做圆中有方。潘天寿大师的构图多呈方形,稳重端庄,如建筑,如武士,但方不中矩,方中有圆。大师的线肯定,奔放而流畅,令人倾倒。所以万事万物又不是绝对的,这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也符合绘画美学规律。
我说的这些仅是一家之言,不一定都对,供你们批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