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达达——心意书法的当代典范

2017年05月26日 13:3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作者:朱来扣

  摘要:当下中国书法界,大抵都以“行、草、隶、篆”诸体为中国书法艺术表现主流,一向以字形清明的楷书艺术表现却成了边缘。想来,无非是能传递楷书艺术性审美者不多也。 按道理说,楷书自唐代定型至今,近一千五百年来,早已成为汉字书写诸体的基础日课,也是能善书者下功夫最着力的,为何不以用力最勤…

  当下中国书法界,大抵都以“行、草、隶、篆”诸体为中国书法艺术表现主流,一向以字形清明的楷书艺术表现却成了边缘。想来,无非是能传递楷书艺术性审美者不多也。

  按道理说,楷书自唐代定型至今,近一千五百年来,早已成为汉字书写诸体的基础日课,也是能善书者下功夫最着力的,为何不以用力最勤的书体展于世人面前呢?实在是因为有些事虽用力最勤,却未必就能获得最好的结果,艺术更是如此。

  中国书法艺术中的楷书,虽然写来一笔一划皆明朗,字架间关系也交代得明明白白,但却是传统书法诸体中最难写的一种——在楷书的书写艺术表现中,要能展现中国书法中特有的文人情怀,字体能法正而不呆板,生动而意韵足,譬如读欧阳询之险峻,法度森然;虞世南之冲淡,刚柔内蕴;褚遂良之遒媚,方劲古质;颜真卿之宽博,清刚正大;柳公权之严正,赵孟俯之儒雅等等,实在并非一桩易事。

  人有避难趋易之心,好方便直入,也是常态。但这世上也有人不甘于斯,反其道而行之,日日临池不掇,一味专攻楷书,乐此不疲,一路写来,且还将楷书艺术所蕴发的文人真趣意韵,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便是中国知名艺术评论家、法楷榜书名家、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院长孔达达先生。

  达达先生的书法创作,大抵始于数年前的重新拾起。本是中国书画专业出身的他,彼时在忙暇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项目课题之际,作艺评文章之余,翰墨丹青旧梦唤醒,心有所系,笔墨虽是当行,他乃一心再度从楷书正入,而不行旁门。缘此之后,斗室中,南窗下,笔废纸迭,往来人士,皆可见其张挂于壁间之书作,大字累累逾尺有之,小字行行盈寸有之,横幅、立轴,斗方、巨制皆不限,经年累月不掇。

  读达达先生的书法,虽然专心致力于写楷书,然其取法迥异于今之世俗书家,竟从早已被近现代书家所唾弃之“馆阁体”书风入手,此等手段足可让当下书法名家大腕大跌眼镜。然而,倘若能稍稍了解一下“馆阁体”书风,便也就会明白达达先生为何取此径之用意了。

  “馆阁体”是明清官场科考的书写流行字体,书风表现出“乌黑方正、光洁大小平齐”等书写要求,清朝尤甚,始称“馆阁体”。“馆阁体 ”书风虽有拘谨刻板,难见书者之艺术个性等缺点,但相对今日书法诸种表现所见穷酸萎弱气象,“馆阁体”的乌黑方正光洁形式,倒也不失为一种可以进入楷书正脉的路径。显然,达达先生在这条路径上走通了。

  达达先生的书法创作,虽由“馆阁体”进入,然出则已非“馆阁体”所囿了——观其近作,无论大字小字,行笔之间,楷法俱在, 以欧阳询之瘦硬结体成形,构架森然无苟且;以榜书之笔力沉着于纸上,点画竖横,饱满浑然,自有鼓荡之气势,用墨则黑而见着润化,文人意韵随笔而生动。诚如其为自己书风定义为“法楷”所云:何谓“法楷”?“法度为宗,行楷之意”“正宗正脉,气度恢宏,外力内藏,心如止水,字参禅意,法度之外,可品可读。”信然。

  达达先生的书法艺术创作能到达此等境界,其实与其所保有的文人学养也是一致的,倘如无此等学养滋润,大抵也可以将字书写至形似,然绝无意趣气韵所到兴会处。达达先生尝有论书谓:“学书少年写形,壮年写势,老了写意,当下是写形的天下,写意的不多。形,势,意,我见过那种一生到老祗求形似的,也见过一出手就有心有意的。其他门类也如是,只写一堆字冢全无心意的文字。”

  其实,从达达先生的书法创作过程可以明白,何以中国书法至今还能生生不息的道理了,楷书的艺术审美形式表现虽然艰难,但是只要有工夫有才情有学养的相融而出,一样可以有如此精湛之呈现,“书不囿意达,法能出韵达。”我想,达达先生的作品即是最好的例证了。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孔达达书法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