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元说壶:虚扁

2016年11月21日23:47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款款扁腹,深谙世故。谦谦君子,虚怀若谷。“

  关于虚扁的来历,则有一个紫砂人都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最早西北游牧民族马背上的水囊靠“扁”的造型和实用的特性一路传到中原,初步形成了金属或陶瓷制扁壶,用以盛酒水。到了明代,紫砂的兴起让陶工们纷纷专业,投入于紫砂工艺中,其中就包括了紫砂历史上的奇才时大彬先生,虚扁或许就是由他借鉴了扁酒壶发明而来。

  ▼时大彬制虚扁

  因为以前的扁壶多做酒壶用,不必频繁的淋水,冲洗,也不必考虑到功夫茶冲泡时候高壶身对于茶叶、茶汤的控制上的影响,更不必考虑出水和容量等等一系列茶道的要求,所以时大彬先生在创作紫砂扁壶时更多地考虑到了美观与实用性的皆合。将壶身放倒,首先不会水位太高闷茶,而且使用的时候摆放更加稳定,放倒后的壶身高度恰巧和当时一本线装书的高度差不多,也是放在书桌上泡茶品饮时所用,因此,取了个名字叫“书扁”,扁壶顿时被赋予了儒雅的气质。明清后的紫砂名家也都纷纷对之进行改进、仿制。

  ▼陈鸣远制调砂虚扁

  年轻时学做壶时,父亲与师父便对我采用“放养式“教学,即我喜欢什么型就让我先摸索,自己先做,自己摸门道,有欠缺时再来指点我一二。在这种前提下,我第一把选的就是这虚扁壶,它扁扁的器型让我体味出一种逍遥自在,儒雅宽怀的感觉,当时整日地作壶不免烦躁,这样的感觉让我耳目一新甚至放松了许多,但我并不知道要做好它还挺难的。

  ▼顾景舟制高虚扁

  虚扁应该是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中最难得的器型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圆和扁,行话“造型扁一分,成型难一分”,从围身筒成筒型,然后用泥拍子一下一下的拍成这么扁,力要匀,扁又不能塌,对于全手工操作技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学徒时第一把虚扁的工实在是糟糕,为了做好它我连续好几个月都在做同一把壶,做不好就拍了重做。大约是加了一点我比较执拗的因素,我做的虚扁大都有点坚硬挺拔,不像一般的传统虚扁那样柔和。

  几年前我所作的虚扁,它造型很传统,与时大彬所创的一般无二,只是壶把与壶嘴更高,壶身更低,圈足直径稍长。嘴和把的拔高让整把壶的重心往上移了一些,有稳重挺拔之势,壶身的降低也贴合了虚扁”虚怀若谷“的鲜明性格。其实,我做这样更扁的壶身还包含了一点小小的“心机”,俯视虚扁时,能看见壶面似滴水漾开的形态,大小圆圈的直径成等差数列,肌理质感和谐,比较匀称好看。

  压盖与暗接的舌嘴使虚扁壶浑然一体,紫泥做成,包浆浑厚,由内而外透出细腻的光泽。我深以为虚扁应该薄薄的才适当,轻盈的姿态应该是它的标签,于是我特地向师父(陈国良先生)请教了他最擅长的薄胎手法来作此壶,果然不负我望。

  从窑里烧了拿回来时,正值冬季,院里的梅花正怒放,雪也下个不停。我拾了点雪融成雪水,就用这把虚扁煮茶喝,红茶暖腹,搭配了雪水回甘异常。瑞雪兆丰年,融了自己奉献了大地,虚扁谦谦君子的模样正与这大美雪景配合地相得益彰,我对它实在欢喜地不得了。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