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紫砂段泥塑童子酒令杯:满招损 谦受益

2013年08月15日 16:19   人民网  

清中期紫砂段泥塑童子酒令杯 清中期紫砂段泥塑童子酒令杯 清中期紫砂段泥塑童子酒令杯 清中期紫砂段泥塑童子酒令杯

  文献中关于紫砂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它凭借其独特的材质与多变的型制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雅士案头清供。酒令则是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别风行,他们还常常赋诗撰文予以赞颂。眼前这件清中期紫砂段泥塑童子酒令杯应是清代权贵文人饮酒行令的一件辅助工具。然而这件工具该如何使用以满足古人的宴间雅趣的呢?近日,紫砂收藏资深玩家“扫地”在盛世收藏论坛发表了一篇藏品赏析,作者凭借对此件藏品的品玩,生动还原了数百年前的清代文人觥筹交错的场景,也从中悟出了中国古代先贤处世为人的哲学——

  在浩瀚的历史烟云里,古人对自然界和人生哲理认知的高度,远远超过今人的想象,他们在艺术创造上实现的成就,更令我们惊叹不已。笔者藏有一只乾隆时期的紫砂酒令杯,玩味之余,颇多慨叹。一者为其绝妙工手折服,二者为其揭示的立身之意警示。

  这只“酒令杯”是古代行酒令时候罚酒用的酒杯。杯内中央站立一个童子,杯底有孔。童子的左手从肘腕袖口处变成水平,手掌掌心向上,向杯内斟酒时,不能没过左手手掌的背面,一旦超过,杯中酒就会瞬间从底部的孔洞漏光。原来童子的手掌背下暗藏玄机,其下有一孔,是水平线的位置,与杯底相通,一旦注酒过满,越过水平线,就会因“虹吸原理”倾泻一空,古人巧思风雅尽现于此! “满招损,谦受益”,杯中酒倾斜而出的声音令人心中一凛,不禁低下头来,深深反思。

  古人认识到“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掌握了虹吸原理,运用高超的艺术技巧制作了此杯,把朴素深刻的道理运用到日常用具上来,不能不令人叹服。

  认识到“满招损”,当然就要学会放弃贪念。贪,嗔、痴,被称为佛教三毒,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利欲之心,执迷不悟就成为贪。

  平心静气,细观此杯,扪心自问:杯子能有多大?屋子能有多大?人生能有多长?对钱权财色的无尽追求终归是镜中花水中月,甚至误了卿卿性命。你看那童子笑容可掬,目光清澈,似乎要告诉你什么。——那么,你能领悟到什么?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