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刮来新海上画派风

2013年09月25日 11:21   京华时报  微博

陈家泠作品《红叶小鸟》。 陈家泠作品《红叶小鸟》。 卢甫圣人物作品。 卢甫圣人物作品。

  文/京华时报记者顾博图/京华时报记者任峰涛

  9月底,两大当代海派艺术家代表陈家泠和卢甫圣的展览相继在北京开幕,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称其为北京刮来的一阵“海风”。

  >>第一现场·卢甫圣艺术展

  37.5米长卷围住美术馆圆厅

  9月20日,“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计呈现卢甫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的130余件精品力作。步入展厅,整个展示空间布置得淡雅、宁静,更能引发人们对作品中的哲学含义和时代的深思。

  展览以雅集形式开幕,上海昆剧团的《寻梦》别开生面地启动雅集。在1号展厅内,同时展出了该展览的同名新作《知一知二之间》,这幅作品是卢甫圣根据作品与空间的关系量身为1号厅而作,这幅红色的山水长卷总长37.5米,贯穿1号展厅整面弧形展墙,视觉效果震撼。其他展厅分别展出卢甫圣的人物、花鸟、山水作品,学者型艺术家的精神内核跃然于画面中。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卢甫圣在研究历史同时对历史著述中的许多理论进行大量思考,从中国画论的思想体系入手,以新型学者的理想情怀努力构建起了当代中国画的新结构。

  卢甫圣是位话极少的艺术家,他所有的关注点都在艺术上,展览期间除了学术问题,他多是点头即止,也正是这样一位艺术家,画出了有别于他人的当代文人画。邵大箴是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他表示,卢甫圣可以说是文人画的继承者,也是文人画的叛逆者。

  据了解,展览将持续至9月28日。

  海上画派

  ■名词解释

  “海派”又称“海上画派”,一般指的是发生于19世纪中叶起,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早期海上画派的第一代画家有任伯年、吴昌硕、虚谷、任熊、任熏等,第二代海派画家有朱屺瞻、陆俨少、吴湖帆、钱瘦铁、颜文梁、林风眠、郑午昌、刘海粟、江寒汀、谢稚柳等。当代有陈家泠、张桂铭、杨正新、卢辅圣等。有观点认为,新旧海派以第一与第二代画家离世为分隔点。

  >>第二现场·陈家泠艺术展

  “泠风格”吹进国博

  9月21日,新海派领军人物陈家泠大型个人艺术展:“化境——陈家泠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以四个展厅展出四个主题:万紫千红、万水千山、万种风情,万变为宗,囊括了他近年创作的中国画中的人物、山水、花鸟等作品。

  位于2号展厅的万水千山系列是陈家泠近年来行走于名山大川之后的山河情歌,包括三山五岳、四大名胜、桂林、长江等题材,每幅都是5张六尺巨屏,用工笔的画法画出巨幅山水,构图上独具匠心,自成一派。这些表现自然的新山水完全没有传统山水画的皴法,也不似传统山水的图式,“泠风格”的装饰性所带来的新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显而易见的现代风格。

  20世纪中期的社会变革影响了中国画发展的走向,传统的画派在新的社会中如何发展成为人们的期待。国博馆长吕章申表示,陈家泠继承了海派变革与发展的传统,为当代中国画带来了时代新象,他一路前行而自成一家,重振了海派雄风,并擎新海派之大旗独树一帜,为“新海派”在新世纪的崛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据了解,展览将于10月12日结束。

  >>现象

  上海画家呈现新海派

  金九银十是北京最美好的季节,这也为上海区域画家纷纷到北京办展览提供了气候优势。

  陈家泠与卢甫圣先后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国画的探索中均作出了突出贡献,并自成新海派风格,这两个展览对于研究海上画派的现状也有重要意义。

  海上画派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海派借鉴民间与西洋绘画艺术,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作品体现时代生活气息,在“正统派”外别树一帜,融贯中西,独成一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能破格创新,重品学修养,和民间艺术联系深,能达到雅俗共赏,造型色彩华美而兼具实用性与现实性,有世俗化和平民化的特点。海上画派画家程十发曾有“海派无派”的说法,这也正是海派的一个特点,即海纳百川,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中西和古今艺术的精华。

  随着第一代和第二代海派画家逐渐离世,有评论认为这标志着海上画派的真正谢幕。同时,在信息发达、地域界限已经不明显的当代,很多人认为画派已经不具有代表性。批评家、深圳美术馆馆长鲁虹认为,现在以画派做区分不是特别有代表性意义,北方也有柔美,南方也有豪迈,陈家泠、卢甫圣都是在传统上创新。这次海派画家分别到京办展,也呈现了新的海派面貌。

  >>评析

  价值系统需进一步完善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丘挺曾经在中国美术学院就读,对于海派,他有很深的理解。

  丘挺认为,海派代表画家的知识结构,都是文人画的传统脉络。早期海派画家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有更多人的综合性修养,海派呈现地域风貌的同时,形成地域的多样性。改革开放以来,新的这一批代表画家,受教育都在浙江美术学院,他们对传统文人画的方式非常深谙,从理论到实践,同时在绘画上形式语言上,对图示的风格样式比较强调,对表现材料上做到个人语境的极致。

  对比同期到北京做个展的艺术家,丘挺分析,陈家泠的晕染达到极致,形成材料上,色和墨的关系上,强化了形式感;卢甫圣则提炼了中国早期人物画、山水画的特点,比如像《洛神赋》中文学叙事性比较强的样式,通过晕染把人和花都当成山来画,形成一个独特的风格样式。“他们在笔墨材料上都吸收了中西的特点,注重画面的晶莹感、完整性,同时很注重内敛精神。相比于长安画派的粗狂,海派更加文雅,强调审美内涵和包容性,风格样式上更强调形式语言和风格。”丘挺说。

  对于海派面临的问题,丘挺认为,今天海派的发展非常多样化,大家不约而同地在风格样式上求新求变下了很多功夫,与此同时,保留原有的格调品格是非常重要的,品格本身的价值系统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讲述

  陈家泠展览策展人

  国博副馆长

  陈履生

  传统中洋气但不艳俗

  讲究、时尚都是对于海派专有的评价。陈家泠的代表性在于吸收了海派中的创新,结合了传统画法,并形成独家面貌。陈家泠的画可以说很时尚,比如画法、笔墨语言,都感觉到时尚的特质,简单地说他的画很洋气。当我们引进陈家泠的展览时,也考虑到他的绘画引领新风的特点。现在很多中国画家容易拘泥于已有的笔墨方式,或者把已有的笔墨方式进行潜层面的拓展,而陈家泠是颠覆性的,但是并未脱离中国传统的笔墨,他把传统的核心内容作出尝试,画面中的色彩很洋气,但是不艳俗,这说明他能把握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

  简单来说,陈家泠的新海派风格中传达出来的信息是和传统相比更现代化,和传承传统画法的画家相比又非常时尚化。

  卢甫圣展览策展人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吴洪亮

  革新实则是回归

  海上画派有个海纳百川的概念在内,因为我曾经在上海生活,所以对此还是很了解的。从这次上海画家们的展览来看,共同特点是构图讲究,从形式感来说是中国画坛中比较突出的。比如,陈家泠作品中的构成感、卢甫圣作品背后的深意……这些对艺术本体的追求都非常有特色。

  这两位艺术家的展览我想是介于海上画派冰山一角和整体面貌之间。卢甫圣是学者型的艺术家,所以他在形式背后的追求会更多一些,而这些艺术家普遍呈现的一个特点是,对传统的再演绎、再提升和升华的过程。革新其实是一种回归,回归中一是对传统的再认识,二是对自然的再阐释。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