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不论男女老少都能说几句关于“一带一路”的经典桥段,正如小学生们都知道丝绸之路。今天,“一带一路”成为中国与世界互补发展的金丝带,“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中国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代名词。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去看看不同寻常的“丝绸”玉事。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一次命名“丝绸之路”。他认为,公元前2世纪开始,就存在着这样一条从中国古都经过中亚到达撒马尔罕的贸易路线,主要的商品是丝绸。丝绸之路虽然冠名为“丝绸”,但其沿途并没有以“丝绸”命名的地方,反而出现了与“玉”有关的称呼,比如甘肃省境内的玉门关,设立于汉武帝时期,因为早期从西域输入玉石(以和田玉为主)取道于此而得名。所以这条由西域向中原运输玉石的前丝绸之路,常被称作“玉石之路”。“玉石之路”开启了古老的东西方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据考证早于“丝绸之路”数千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玉石之路”是延绵数千年的“丝绸之路”的肇始,也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促进与融合的开端。

中国从来都是将所推崇的品格、倚重的气度延展投射到现实的事物中,这从诗词书画中可见一斑。而自古推崇的玉文化,是对赋物于格这一传统的沿袭。对于中华玉文化而言,玉,君子五德所在也。“玉有五德”之说,继承了先秦人对玉自然属性的观察和演绎,也是儒家以自己的道德观附加于玉的结果,于是玉文化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文化的有效载体,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中国玉文化开始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宏大的视角,崭新的面貌向世界展现它独有的东方神韵。如果说习大大所提倡的“一带一路”为全球化进程展开了新的篇章,那么,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是中华玉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玉传统的复兴与发展的极大机遇。“一带一路”是各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交流,又何尝不是中国玉雕在世界面前的重新绽放呢?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国和田玉已经迎来了新的春天。

北京尚品润博拍卖有限公司深知新疆和田玉在中国文化中的分量和价值,致力于向国人推广传统玉雕传承人和玉雕名家,不论对原料工艺的品鉴,还是对作品收藏价值的评估,都具有独到的眼光,更引领着当代玉雕的新风尚。
以上图片为本期拍卖会拍品。
第12届 中国当代玉雕大师(籽料作品)拍卖会
预展时间 :2017年10月27日---10月28日(9.00-18.00)
拍卖时间 :2017年10月29日14:00
展拍地点 :北京亚洲大酒店(北京工体北路新中西街8号 )
电话委托 :18800001832
预展网址: http://www.shangpinrunbopaimai.com/
本次拍卖分2个专场
天工天成: 第9届和田玉籽料原石精品无底价拍卖会
尚品美玉: 第12届中国当代玉雕大师精品拍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