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毓:让琉璃惊艳大众

2017年09月03日 10:34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梁明毓的“沐浴佛光”作品 梁明毓的“沐浴佛光”作品

  本报记者 裴秋菊

  中国国家话剧院田沁鑫导演的《四世同堂》《红玫瑰白玫瑰》,李少红导演的《红楼梦》等剧目的宣传物料都是出自梁明毓之手。作为设计师,梁明毓在业界有很高的知名度,而如今,梁明毓更是以琉璃手艺人的身份再次惊艳大众。

  一脚踏进琉璃行业

  只为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梁明毓放着好好的设计师不做,却转行做琉璃,而且在他从事琉璃创作时,琉璃的市场行情并不好。“当时的琉璃市场,以台湾杨惠姗的琉璃工坊为龙头,剩下的就是走礼品路线的琉璃,有些甚至只卖几十块钱。这些琉璃更多的是工厂化生产,技术和工艺虽然相对成熟,但在美学方面不太尽如人意,尤其是在造型和艺术追求方面有所欠缺。”梁明毓说。

  梁明毓很喜欢杨惠姗的作品,在梁明毓看来,她的作品有对艺术的把控和坚持,“做了这么多年的设计,看什么都会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去感受,无论是服装、瓷器,尤其是琉璃。当时并没有想到要做琉璃,只是觉得可能这样做会好点,便尝试设计。”

  很多人对梁明毓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人家吃烂了的东西你再去做也做不出什么”,但在梁明毓的眼中,材质都是一样的,只是创作者把它做坏了。因此,梁明毓尝试把自己的设计理念融入琉璃中,用作品表达人生感悟。

  梁明毓最早的一件作品是人造水晶心经镇纸,“琉璃和人造水晶有些工艺是相通的,用琉璃收场的长方条,背面是激光雕刻的心经,这是我最开始的尝试。”一直以来,梁明毓一直在思考如何制作琉璃制品,但并没有行动,他似乎在等待一个契机。

  直到有一次,梁明毓的工作室年底要送客人礼物,他做了二十几件琉璃质地的“沐浴佛光”,结果却大受欢迎。这让梁明毓很受启发,“琉璃是很好的材质,通过这种材质可以实现很多设计想法。其实材质只是一个媒介,不管是琉璃、玻璃还是玉石,最重要的是通过它实现脑海中的思想。因为很多想法是一瞬间的灵感且无法复制,所以做出的作品都是限量的,做得太多便不能体现作品的价值。”

  事实上,梁明毓的琉璃制作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差不多有两年时间,我做琉璃就是一直往里扔钱。我最难受的不仅因为人们不认识我,还因为销售的渠道没有打开,另外,人们对琉璃的认知还停留在礼品的状态。”在一段时间里,梁明毓是靠设计费来维持自己的琉璃创作。

  不管怎样,梁明毓依靠自己的创作把琉璃重新带入大众的视野,让人们把琉璃当做作品来看待,这是他对琉璃行业的贡献。

  不按常理出牌

  成就琉璃茶器制作人

  尽管“沐浴佛光”奠定了梁明毓的行业地位,但真正让人们关注梁明毓是他做的琉璃茶器。

  因为喜欢茶,梁明毓还有一个身份——茶人。茶人对美学空间、灯光设计、空间设计,以及人文感受等的要求较高,一个好的茶人要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梁明毓自幼学国画、工笔,在多年来从事设计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中西方文化,从设计理念到装修、展示、陈列,他均有所涉猎,加之一直以来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淀,这些经历都为梁明毓提供了设计思路,也让他萌生了制作琉璃茶器的想法,这也让他成为行业内的一匹黑马。

  由于琉璃的取材含有重金属元素,受高温会有重金属稀释,因此,琉璃不适合做茶器。梁明毓却不按常理出牌,结合制作玻璃制品的配方和制作琉璃的方法做出了琉璃茶具。

  梁明毓说:“做琉璃茶器,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琉璃有毒,那我就用安全的材料,在保留琉璃铸造方式和冷加工方式的同时,换一种不含重金属的材料来做。”于是,梁明毓开始寻找材料,在追求安全无毒的同时,又可以将琉璃的通透感呈现,同时,还要让茶具耐煮、耐高温,尤其是耐瞬间的高温。在他看来,这是因为切入点、思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原创设计。

  琉璃是制作费时的艺术品,从构思、设计、雕塑、烧制、细修、打磨至作品完成,需经过近20道精致繁琐的工序才能完成。由于每个器物的造型不同,在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在烧制的过程中会出现断裂,有时会因为对生产流程不熟悉而造成损坏,哪怕是在成品以后,有些作品可能会出现很多气泡,这都是很正常的,所以,一件成功的琉璃成品是很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梁明毓说。

  即便如此,梁明毓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始终没有懈怠。他最多时曾在一天之内砸碎了1500多只琉璃杯。对此,他的解释是:“我不能容忍自己不合格的产品流出去,这是对客户和我自己不负责,所以,宁可全部毁掉,也不能让其流入市场。”

  原创手刻琉璃

  打开琉璃雕刻的一扇窗

  采访中记者看到一些琉璃作品图,其中一个刻有蝴蝶的盖碗的盖子引人注意:这个盖碗盖子上的蝴蝶是手刻上去的,这在琉璃行业很少见,更是梁明毓在琉璃行业的创新之处。一直以来,琉璃行业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在琉璃上进行原创手刻的作品,而入行4年的梁明毓在这条路上已经打开了一扇门。盖碗盖子上蝴蝶栩栩如生、晶莹剔透。梁明毓告诉记者,这个盖碗盖子在冷加工时有一些絮状物,按常理讲这应该是一个废品,但换个角度看,能制作这样的成品也很不容易,丢掉很可惜。于是,他沿着絮状物的形状手刻了一只蝴蝶,但因考虑到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所以在其旁边又刻了一只,有比翼双飞之意。

  梁明毓介绍,这种手刻的图案和铸造出来的不同。平面的构图,刻完以后是凹进去的,考验的是雕刻者手上的力量、作画的能力、在器物构图的能力,以及对材质的把握。刻上的感觉和盖碗下面的整体协调都要考量,这就是在器物上和在纸上作画的不同之处,盖子下面是一个刻有兰花的盖碗,因此还要考虑蝴蝶的大小。

  不同于其他五颜六色的琉璃作品,梁明毓的作品较为素雅,“茶器更多的是看茶汤,既要注重食品安全,又不能影响看茶汤。对茶人来说,看茶汤是重要环节,五颜六色的器皿并不讨巧。另外,素雅之色是我对美学的偏好,这是我对人文美学的追求。”梁明毓说。

  在梁明毓最近的作品中,以碗泡法的方式做的器皿兰花茶碗是他比较满意的作品之一。这个茶碗直径16厘米,虽然是一个碗的造型,但比一般的碗大。“茶人以碗泡茶来泡绿茶或者花茶,能看到茶叶本身的样子,这是一个观赏性很强的茶器。其配有一个茶勺,用勺子把茶汤舀出来,有很强的仪式感。器型是一个宋代斗笠杯的器型,外延雕刻一个大兰花,和品茶的意境很和谐。”梁明毓说。

  相比设计师,梁明毓更愿意把自己定位琉璃手艺人:“做琉璃有一种成就感,不同身份的人来我这里是来选我的作品,而不是让我来干活。三四年下来,如果我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师,依然没有脱离设计师的身份。只有我的作品感动了别人,并有人成就我的作品,我才可能做出更多好的作品来。”

  梁明毓的作品系列涵盖很广,包括琉璃的摆件、佛造像、花器以及茶器等。梁明毓表示,以前琉璃的花器并不多,更多的是按照中国传统的器型做花瓶,按照中国插花艺术的感觉去做,既不能太抢眼,又不能淹没其中,具有承载和转述功能。今后会创作一些和香道相关的作品。对于未来,梁明毓更想踏踏实实按照现有的系列有质量、有品质地为人们呈现更多的美器,这也是他的理想。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梁明毓琉璃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