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面对国宝,震撼和崇敬发自内心

2017年12月14日 08:31 新浪江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国家宝藏》第二期节目中,王刚作为“国宝守护人”展现了对文物的虔诚和敬畏。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在这样震撼的国宝面前,王刚深深鞠了一躬。近日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他说:“面对国宝,任何语言都显得贫乏,时空在这里交汇,这就是文物的魅力吧。”

  面对国宝鞠躬,完全发自内心

  记者:在节目中看到您鞠躬,当时是什么心情?

  王刚:这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几乎是下意识的。其实如果大家到湖北省博物馆亲眼目睹一下编钟,就会发现比屏幕上展示的那个仿品要高大许多,非常之震撼,说什么都无法表达这种震撼、这种崇敬。这套65件青铜编钟,音域跨了5个半八度。我们过去都知道中国是五声音阶,西方是七声音阶,他们曾一度觉得五声音阶是落后于七声音阶的。然而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出土之后,当西方人亲耳听到我们敲响它的时候,震惊了、拜服了,可以说改写了世界的音乐史。这在2400多年前绝对是一件超级乐器,是世界第一。由此,我们难道不该从心里感觉到文化自信吗?

  记者:作为“国宝守护人”,您最想对大家说什么?

  王刚:我们当然要守护国宝,但这种守护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国宝里蕴含的精神,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看了《国家宝藏》以后,对我个人收藏的观念都是一次提高。以往,我们关注的可能是文物是哪个朝代的、品相怎么样、真的假的、值多少钱,而《国家宝藏》更关注的是文物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历史内涵,包括科技、艺术等方方面面的这些元素。

  徜徉在博物馆,更能了解自己的文化基因

  记者:您平时会去逛博物馆吗?

  王刚:这个大概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我家是吉林长春的,胡同口往左去是朝阳影剧院,往右不过50米就是当时的吉林省博物馆。我喜欢收藏,大概跟小时候成长的环境有关。我当然也经常去博物馆,还是那句话,咱们大家有时间都该去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

  记者:您如何理解节目的口号“让国宝活起来”?

  王刚:《国家宝藏》这个节目本身就是让国宝活起来的一个样板。我觉得可能这就是最好的爱国教育了吧。我是谁?我从哪儿来?只有徜徉在博物馆,看到一件件文物的时候,更多地了解你的文化基因,这时候才知道做一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你的生活、你的生命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记者:您做了多年鉴宝类节目,《国家宝藏》和其他节目有什么不同?

  王刚:我觉得过去,比如说我们强调去伪存真,要说到它的价值乃至价格,不能说不对,但现在看起来,一对比《国家宝藏》就显得相差甚远了。当然这样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真不是一般的电视台能够做到的。

  为国宝、为我们辉煌的历史“鼓”与“呼”

  记者:您在参与之前有没有想到这样一档文化类节目会大火?

  王刚:我想还是因为国宝本身的魅力,或者说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年,可能有些节目比较肤浅,这也是必然的一个阶段。大浪淘沙,最后还是金子沉了下来。我觉得央视带了一个好头,做了一档这么有文化含量、这么震撼人心的节目。我想到了人们会很有兴趣,但没想到会如此火爆,豆瓣评分也好,观众反馈也好,包括我周遭的这些朋友,大家都在谈。我在微信朋友圈里一般是不好意思给自己参与的节目做宣传的,这次是例外。我几次在朋友圈里告诉大家,说12月10日晚上9点半一定要看央视3套的《国家宝藏》。我觉得不是在给我自己做宣传,而是给我们的“国家宝藏”、给我们辉煌的历史去“鼓”与“呼”。

  本报记者 邢虹

  来源:南京日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王刚国宝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