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买了后晋时期的铜权
2013年05月31日 07:18 华商网-华商报 微博
百元买来的铜权一位藏友带来的民国时期的刺绣四条屏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张喆 摄无论古代还是现在,人们常会用各种图案或者动植物来寓意吉祥,在昨日华商鉴宝中出现的“四条屏”宝贝,你能猜出上面的寓意吗?
昨日上午,本报联合西安市文物局举行的“华商鉴宝大型免费民间收藏鉴赏活动”走进半坡博物馆。在这场杂项专场鉴宝活动中,30余读者的百余件藏品涉及各个方面,有玉器、瓷器、陶器、铜器、字画等,珍品众多。经过遴选,专家最终选出了本期最为关注的3件宝贝,由于种类不同,均为该项的第一名,分别是寓意美好的四条屏、明代的陶罐和清代的供养佛。
祖传四条屏均是刺绣而成
收藏故事:王先生带的四条屏风,屏风上的画面均是刺绣而成。第一幅上面是一只大公鸡,第二幅则是喜鹊站在梅树上,第三幅是仙鹤和松树,第四幅画是白鹭和莲花。王先生说,四条屏是家里祖传的,他小的时候一直挂在家里的老宅子里。后来由于屏风的木边框已经破旧,原来屏风上还有一层薄玻璃保护,现在都没有了,就收起来了。现在如何保存也成了难题。
专家点评:这四条屏属于民国时期的物品,每幅画面都有着不同的美好寓意,第一幅是冠上加冠,虽然成语是形容多此一举,但却有着美好的寓意,引申为“官上加官”,祝贺为官之人官升一等;第二幅是古人以喜鹊作为喜的象征,寓意喜上眉梢;第三幅则是松鹤延年,寓意长寿;第四幅则是一路连科,白鹭与莲花相配,为“路”与“连”谐音,表示科举仕途顺利。
由于画风比较粗犷,边框采用普通的杂木制成,专家推断应该是北方的刺绣,并建议王先生放在家里小心保管,注意防潮、防虫、防霉,并避开灯光、阳光照射,以免长时间强光照射导致褪色。
100元买了后晋时期的铜权
收藏故事:这个铜权就是古代的秤砣,呈花瓶状,中间还刻有“天福伍年山西汾阳”8个字。藏友王先生说,这个铜权是2010年自己花了100元在西安古玩市场上买的。自己之前也查了一些资料,觉得这个铜权应该是两晋时期的物品,但是自己不确定,所以想让专家给看看。
专家点评:经过仔细查看和现场查资料,专家认为这个铜权是后晋时期的物品,是我们常见的杆秤的秤砣,是在山西造的,材料是铜。因为年份久远、比较少见,所以比较珍贵。后晋(936年—947年),五代之一,存在时间很短。
专家:现在没多少“漏”可捡啦
在此次鉴赏中,除了真品不少外,赝品也颇多,陕西省文物总店总经理崔庚浩现场给藏友上起了课,建议藏友切忌盲目跟风,固执己见。
崔庚浩说,千万不要按图索骥,因为造假的往往会和书上一样,在购买时一定不要固执,要多听意见,还要能听进意见。同时提醒藏友,现在市场上基本上没有多少“漏”可捡,藏友要调整好心态。 本报记者 周艳涛 卢红曼特别声明:所有专家的鉴定结果仅为参考意见。下周,华商鉴宝将举行最后一场——玉器鉴赏,报名时间为下周一。
参与本场鉴定的专家:
郑怡(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副经理)
崔庚浩(陕西省文物总店总经理)王广青(陕西省文物总店副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
党顺民(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西安钱币学会常务理事)
閺傜増姘拃锔俱仛閿涙矮鎹㈡担鏇熸暪鐠愬綊顣╁ù瀣兊缁併劋绱伴崨妯肩搼楠炲灝鎲¢惃鍡曡礋鐠囧牓鐛ラ敍宀冾嚞閸曞じ绗傝ぐ鎿勭磼閻愮懓鍤潻娑樺弳鐠囷附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