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国纸币收藏家的困惑

澳门的陈耀光先生是一位纸币收藏者,近日他在重庆某论坛上发帖晒起了自己二十多年来收集到的重庆纸币,几天之内就吸引了两万多人查看。在他的收藏版图里,巴蜀纸币是重头戏之一,却收集得并不好。他声称重庆纸币是纸币市场的“名牌”,可是却很难收到。既然如此难收,他为何要“晒”钱?二十年多东奔西走收集的铜梁、忠县、黔江、涪陵等地方银行的纸币,真的值钱吗?
上百张重庆纸币无一张买自重庆
陈耀光先生收集了二十多年的纸币了,重庆纸币目前已经有一百多张,占了他巴蜀纸币收藏中的大头。
这个数字看上去很小,却花了他二十多年的时间。记者在中华纸币网省级银行交流板块上看到,十页纸币交流帖里没有一个是关于巴蜀纸币的分享;同时在一些拍卖网站上挂出售卖的也大多是人民币一、二、三套,纪念币、古代金属币等,尤少见到四川、重庆纸币的拍卖。
不仅在网络上很难找到重庆民国时期的纸币,现实中更难找到。陈耀光先生说,“我收的重庆的纸币没有一张是在重庆买到的”,他甚至到阆中等地去寻找,也没有在巴蜀本地找到任何痕迹,“其他地方的古玩市场都能淘到本地纸币,但很奇怪,我在重庆古玩市场一张都没有看到”。
不仅如此,巴蜀纸币价格还很贵,在纸币中属于“名牌”,这一带除了中央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银行发行的全国流通的法币比较常见,其他都不常见。陈耀光感叹说:“涪陵一张两角纸币我买成两万元,平均几万元一张还很难收。这条路真的很难走,收藏这东西如果几个月都买不到新的喜欢的东西,你会很沮丧,没兴趣玩下去”。因此,虽然已有100多张纸币,这一地区的收藏情况仍不及他收藏的江西等地多且好。
重庆市钱币收藏协会理事黄布一解释说,“名牌”一说是因为抗战时期重庆作为陪都是政治中心,很多家银行在重庆设分行。“这确实是个亮点。但这个亮点不仅在纸币上,还有整个经济、文化重心都在这边。”
至于重庆收藏市场为何难见重庆纸币,黄布一认为:“重庆这边收藏纸币的人不多,也可能他(陈耀光)没有融入整个重庆钱币收藏的圈子里面。而且收藏纸币的人都是有一定程度的,他一般不会拿到市场上来交换,他只到市场上来买,除非你跟他谈得来,你们可以交流甚至交换。”
纸币也能填补历史的空白
既然巴蜀纸币如此难收藏,陈耀光又何以收藏到呢?他称自己的收藏很大一部分来自纸币收藏名家的拍卖会,还有一部分来自“铲草皮”的人(他们业内人士把专门去各地收货,拿到藏家处卖给有兴趣的藏家为“铲草皮”的人)。
如目前所见重庆最早的纸币实物——黔江濯河坝(今濯水镇)詹信安(鸦片)烟房发行的钱票1000文,共有三种年份,陈耀光收藏的是光绪甲辰年的,虽然时间久远,但并不少见,因此价格在几千元左右,现在也就值几万元了。
黄布一说,这样的纸币虽然历史久远,“但只有在人家需要的时候,他可以要价高一点。更多的人只是看一下,知道你这个发行得比较早一点,代表当时的一点情况,但不一定会要。价位就不一定能上来”。
而一枚铜梁农民银行发行的5000文纸币比它晚了30年,但比它贵。因为这一种目前收藏界仅见到了两枚,且这枚曾在美国钱币收藏大家耿爱德手中。藏家一般会把最珍爱的藏品留到最后,其他的在生前就会卖掉,而这枚铜梁纸币是耿爱德一直留在身边的藏品之一,由后人卖出来,陈耀光在一场拍卖会中以不到一万元的价格拍到它。由于纸币收藏目前还较为冷门,所以它现在的价格可能也只有几万元。“但拿到的人,一定不会卖它。”陈耀光说,这枚纸币不仅极少(两枚),还具有历史价值,“它至少(以实物)证明了铜梁是有银行的”。
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纸币难道不值钱?黄布一称“要遇到知道这段历史的和懂得它的珍贵的人,否则如果一个外地人又是外行来看,别人会说忠县是什么地方啊?我不知道”。
按照黄布一的观点,样票是市场价值较高的票,“好的样币一张都几万元。而如果你找到本身量少、品相又好的价格就会非常高”。他说,因为大银行管理很严格,不会让样币流出,可能由于战乱才流出来了一部分。“而且一般小银行不会做样币,只有大银行会做样币,而且都是交给国外的大公司印制”。
鉴别、收藏、考证、研究定论
“一般我们鉴定一枚纸币,最直接是看上面的景观是哪里,现在还在不在;第二是去考证上面的签字是谁签的,以前的纸币要有银行老板或者行长的签字才能换钱。”陈耀光如此说起自己最常探索的纸币的两个谜。
当然,在这之前,鉴定真伪是一项基础工作。他说,这是一项复杂的技术,要从造纸工艺、印刷术、油墨、印章等方面去看。但如果是从有名的收藏家拍卖会上拍得的,就更好判断,因为这些名家已经把了一次关,况且收藏界更推崇流传有序的藏品。
识别纸币上的签字也是一项令人喜出望外的活儿。在他收藏的一枚重庆纸币中,就有一张右下角签字是“C.Y.Pang”,即投资过125家工商企业的著名金融家潘昌猷(曾任四川省银行总经理、董事长)。如果不能确定是否为真迹,还可以去档案馆查看其签名的票据等。
当然也有一些纸币,第一次见到时很难确定其价值。陈耀光先生就遇到过一枚忠县银行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元月发行的金圆券壹元纸币。起初他并不能判断它是否珍贵,“因为觉得忠县嘛,重庆的一个小地方,当时这张票也没有很漂亮的景观”,直到后来才慢慢意识到忠县目前还没有见到第二张这样的纸币,纸币圈里忠县的纸币就只见到这一张(博物馆有的除外)。
不仅如此,这一张忠县金圆券还记录着当时金融情况。陈耀光说:“1937年一百块钱可以买到两头牛,十多年后,一百块钱只能买到两只鸡蛋,贬值了两万多倍。在当时纸币贬值得太厉害的情况下,国民政府推出了新的金圆券,一块金圆券用以换300万法币。小面额的又还没印刷出来,所以一些小的县级的银行,像忠县的县银行,就临时自己印一些五角、一块的金圆券给大家用。这一张就是当时临时印的一元‘零钱’。”
黄布一说:“这种特殊情况下的纸币价位就高一些,即使它并不稀少”。但只就这一张纸币来说,“就很难说,仍然要被人们认识才行。如果遇到一个本身就是忠县的收藏家,又知道这段历史,他就会愿意出较高的价格。”
文/重青记者 席郁兰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锕€纾圭紓浣股戝▍鐘充繆閵堝倸浜惧銈庡亝缁诲牓銆佸▎鎾村€锋い鎺嗗亾妞ゅ骸绻樺娲箰鎼淬垻鍙勯梺鍛婃礃钃辩紒鍌涘笒閳藉濮€閿涘嫬寮虫繝鐢靛仦閸ㄥ爼鎮疯閹繝顢涢悙瀵稿幍濡ょ姷鍋涢悘婵嬫倶椤忓牊鐓欑€瑰嫮澧楅崵鍥┾偓娈垮枟閹告娊骞冮姀銈呭窛濠电姴鍟板Σ鏇㈡⒒娴h棄鍚瑰┑顔炬暬瀹曟繈寮撮悩鐢殿槸婵犵數濮村ú銏ゅ焵椤掆偓閸婂潡宕洪埄鍐嚤闁告鍋炵拹锟犳煃瑜滈崜銊х礊閸℃ḿ顩叉繝濠傜墕缁€鍌氣攽閻樻彃顏痪鍓у帶闇夐柨婵嗩槹濞懷冣攽闄囧▍锝囨閹烘鐭楁俊顖氭惈缁侇噣鎮楃憴鍕8闁告柨鐭侀悘鎺楁⒑閸忚偐銈撮柡鍛矒楠炲棝鏁愰崨鍌涙閹晠妫冨☉妤冩崟闂備浇顕х换鎴犳崲閸儳宓佸鑸靛姈閺呮悂鏌eΟ鍝勬毐闁告搩鍙冨铏瑰寲閺囩偛鈷夊┑鐐插级缁诲嫮鍒掗崼鈶╁亾閿濆骸鏋熼柛瀣剁秮閺屾盯濡烽幋婵囧櫣闁愁亞鏁诲铏圭磼濡皷妫ㄩ梺绋挎捣閺佽顕i銏╁悑闁告侗鍨卞▓鏇㈡⒑閸涘﹤濮堥柛搴″暱閳绘捇寮婚妷锔规嫼闂佸憡绋戦敃銉х矆閳ь剟姊洪棃娑欏瀹€锝堟硶閸掓帡顢橀姀鐘碉紲濠电娀娼х€氼亜效濡ゅ懏鈷戦柣鐔稿娴犮垽鎮楀鐓庢灓濠㈣娲熼弫鎾绘晸閿燂拷闂傚倸鍊烽懗鍓佸垝椤栫偛绀夋俊銈呮噹缁犵娀鏌熼幑鎰靛殭闁告俺顫夐妵鍕籍閸ヮ灝鎾趁瑰┃鍨偓鏍崲濞戙垹绠i柣蹇旀た娴滄粓顢氶敐澶婄闁兼亽鍎辨禒顖炴⒑閹肩偛鍔ら柛蹇斆‖濠囶敋閳ь剟寮诲☉娆愬劅妞ゆ牗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