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汉墓:深挖洞的意外收获

2014年02月11日 10:10   新浪历史   

  摘自《探索都城之谜》 CCTV走近科学编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5元

  1968年5月,我国在河北省满城县西南1.5千米处的崇山峻岭进行国防施工时发现了一座罕见的大型古墓,出土了仅见于史籍记载的“金缕玉衣”,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窗口。《探索都城之谜》一书揭密了围绕古墓出土鲜为人知的前前后后。

  “深挖洞”的意外收获

  位于河北省满城县西南的陵山亦称凤凰山,因其西望太行群峰、东临华北平原,形如落凤而得名。传说古代有位君王于某日临巅远眺见主峰居中、两峰左右相辅,认为此地风水奇佳可为墓地,于是大兴土木修建陵寝,最后安葬于此。故此山更名为陵山。

  陵山东南有个守陵村,村里人说他们的祖辈是为王侯守陵的。这种说法在村里流传了上千年,但至于是为谁守陵?陵墓何在?无人知晓。

  陵山脚下还有一条人工开凿的山道通上山,当地人叫它“跑马道”。村民说这条“跑马道”修筑的时间比“守陵村”还要早。另据《满城县志略》记载,陵山上有“齐顺王陵”。但这些都因没有实据而无从考证。

  20世纪60年代末,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及“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下,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地进行民防工程建设,陵山地区也不例外。1968年5月23日,在距离山顶30米的地带打眼放炮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爆炸声过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崩下来不少石头。这种奇怪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他们决定去看个究竟。途中,走在前面的一位双脚突然失去了支撑,身体随着碎石渣猛然沉了下去。待他完全反应过来时,一个漆黑的洞口出现在他的眼前。随后又有几位相继下到洞中协助搜寻,他们发现了大量的动物残骸以及一些陶器、铜器。

  几天以后,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报告和洞中出土的部分器物出现在河北省主要领导的办公桌上。河北省文物工作队的两位专家也来到了满城。

  经初步勘察,专家们发现:整个洞底几乎都被一些排列有序的大瓦片覆盖,瓦片下面还有许多朽木;洞室的北侧摆放了十几个方形的陶制大酒缸及成堆的陶器,从酒缸的顶部不时传来水滴的声音,缸的表面有很小的石钟乳;在其西侧还有一座更大的洞室,经初步测量它的高度有六七米……从钟乳的生成可断定这个洞是个石灰岩洞,墓穴至少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但最令专家们振奋的是这座古墓的规模,大得令人震惊。

  他是谁?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推断这座墓室的年代。

  在陆续出土的文物中专家们发现许多铜器都刻有“中山内府”字样的铭文,这里的“中山”指的就是历史上的中山国。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中山国,一个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鲜虞中山国,另一个是西汉时期的中山国。考古工作者从墓室的中室里边发掘出一个很大的镏金铜盆,在盆边上有接近汉隶字体的“中山内府”刻字。而战国时期中山国的文字是属于金文。从墓里出土的铜器属于西汉风格,与战国中山国的出土文物完全不一样。由此可断定这座墓是西汉时期的,它被命名为“满城汉墓1号墓”。

  在满城发现汉墓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周恩来总理决定让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负责满城汉墓的发掘工作。

  随着勘查清理工作的逐步深入,该墓的整体形制也渐渐清晰。整座古墓距山顶30米,墓室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墓室由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六部分组成,整座墓室呈一个“古”字形。

  该墓的整座墓室全部挖在岩石当中,这与汉代其他的陵寝颇为不同。汉朝人在修筑陵墓时习惯以高大为美。皇帝死后往往用夯土的方法把陵墓筑成巨大的坟丘,这种墓葬形式就是土坑墓,而满城陵山这座汉墓的墓室是依山开凿的巨大洞穴,考古界称为崖墓。在西汉的11个皇帝当中只有汉文帝的“霸陵”是崖墓。史籍载当年修建霸陵时,汉文帝下令不许改动山川原貌,以山石为椁,不以金银铜锡随葬,改用瓦器,称为“俭葬”。汉文帝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墓室被盗。由于种种原因,汉文帝的霸陵至今还没有发掘,满城汉墓的发掘,使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崖墓里的墓室结构。

  满城汉墓的发现,轰动了国内外。因为它彻底证明了汉书记载的“以山为陵”的埋葬制度。且墓主人的身份可能不仅仅是侯,至少应该是略次于当时皇帝的一个人物。据此再结合西汉时期的等级制度,只有诸侯王的地位仅次于皇帝。而该墓在中山国境内,自然就应是中山王。

  史籍记载,中山国作为诸侯国存在了一百五十多年,共有十位王执政。考古学家们的勘查虽然初步认定这是西汉一位中山王的墓葬,但究竟会是十位王中的哪一个呢?

  自发掘工作开始,考古工作者始终没有在墓穴中发现能证明墓主身份的器物,直到一件青铜钫(盛酒器)的出现。这件青铜钫的颈部刻有“中山内府铜钫一,卅四年”的字样。据专家介绍:“汉武帝以前中国的帝王没有年号,在位的时间只以数计,其中‘卅四’指的就是在位的年数”。那么在中山国有籍可考的10位王当中,只有第一代王刘胜的在位时间长达42年之久,其余的均不到30年。因此确定这座墓室的主人就是中山国第一代王——刘胜。

  刘胜为景帝庶子、武帝的异母兄长,于公元前154年被封为第一代中山靖王。史载刘胜“乐酒好内”、“子女百二十余人”,曾自许“身即为王,打发时日,理应乐于幽声美色”。正因为刘胜的这个爱好,墓中出土的十几个大酒缸也就不足为奇了。不仅如此,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酒器,其形制有盛酒器、饮酒具等多种,总数量远远大于其他物品。

  “金缕玉衣”现世

  大墓的后室是一个用石板搭建起来的石屋,南边还有一个侧室,里面的文物被厚厚的朽木灰所覆盖。当清理完朽木灰以后,一件用金丝连缀着玉片的铠甲状的东西出现在人们面前,其东侧还有六十多颗金豆。

  远在北京的郭沫若得到这一惊人的消息后激动万分,已是76岁高龄的老人当即推掉手头的工作,亲自去满城进行实地考察。在经细致考察及与其他专家达成共识后,最终认定这一发现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金缕玉衣。

  玉在中国已有近万年的应用史。汉以前的天子、大儒们就有佩玉的时尚;到了汉代,人们不仅把玉作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还坚信以玉护身,能使尸体保持不腐烂。据史书记载,汉代的君王以及贵族死后不光口含宝珠,下枕玉璧,还用玉片和金丝连缀而成的葬服从头包到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金缕玉衣,史书中称“金缕玉柙”。

  面对大家普遍感到疑惑的金豆的用途,郭沫若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玉衣周围的六十多颗金豆,象征刘胜生命的年岁。史书记载,刘胜做了42年中山王,于公元前113年病死。但是他的出生年代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按照郭沫若的推断,刘胜大概出生于公元前170年前后,活了六十多岁。

  郭沫若还由距刘胜墓一百多米的北部地段奇特的地貌(山坡上没有大块的石头,一些较小的石块好像有被加工过的痕迹,并且这里的地貌也与正在发掘的刘胜墓相似)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刘胜墓的北面应该还有一座大墓。于是郭老建议用原班人马在刘胜墓北边一百多米处再度进行发掘。周恩来总理同意了这一方案。

  正如郭老所预测的一样,第二座陵墓出现了,它被命名为“满城汉墓2号墓”。其墓室结构与刘胜墓大体相同,但建筑规模更大,开凿技术更高,可明显地看出是在吸取前者的经验上开凿而成的。根据分析各种文物得出的结论是,这里所葬为刘胜的妻子窦绾。

  一个更大的惊喜是:墓室里又出土了一件金缕玉衣。

  这件玉衣比刘胜墓出土的玉衣略微显小,上衣的胸部和背部所用的玉片比较大,玉衣胸部的玉片是用丝织物编结而成。由于年代久远,织物早已腐烂;又因受玉璧及棺椁朽木灰所叠压,部分玉片已经散乱。

  专家们对两件出土的玉衣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刘胜的玉衣体型肥大,腹部突出,玉衣长1.88米,由2498块玉片组成,所用金丝重约1100克;窦绾的玉衣长1.72米,由2160块玉片组成,只是在上衣前胸的编织方法上与刘胜的玉衣有所区别。两套玉衣都由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组成,每一部件都可以彼此分离。另在两件玉衣的许多玉片背后都有用墨汁书写的数字。对照刘胜墓中同时出土的一件铁铠甲,它用了将近三千片纯熟铁片连缀,这和玉衣的片数差不多。由此推断当时人们在制造玉衣时是受到了铁制战衣制作工艺的启发。

  根据以上现象,复制专家做出了这样的推测:玉衣在制作时,首先先在木制的人体模型上画出纵横的线条,每一个区间就是玉衣上的一块玉片。它们绝大多数呈长方形和方形,少数为三角形、梯形和多边形。其中最大的玉片长4.5厘米,宽3.5厘米,它是用在脚底的,而最小的玉片只有成人拇指盖大小。然后在玉片的背后,一一编号。前面提到的玉片背后用墨汁书写的数字就是编号时用的。最后用金丝编缀成金缕玉衣。其中制作难度最大的要数玉衣的手套部分,它也是玉衣中最为精巧的部分。按照现在的工艺水平推算,西汉时代制作这样一件玉衣,一名熟练的玉器工人大概要耗费十余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但根据以往历年考古发掘的成果,再也没有从魏晋以后的陵墓中发现金缕玉衣。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据《三国志·魏文帝本纪》载,“汉氏诸陵无不发掘,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也就是说价值连城的金缕玉衣不仅不能保持尸体不腐烂,而且反而更容易招徕众多的盗墓贼。同时玉衣的减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一件玉衣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使国库难以承受。所以魏文帝时便下令禁止使用金缕玉衣。

  时光飞逝,上面说到的两件金缕玉衣至今已是出国次数最多的“民族服装”艺术极品,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标识,也是今人了解那个年代久远的文明的一个窗口。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