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隆里新媒体艺术季:艺术家驻地创作中期考察

2017年10月04日 12:5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编者按:第二届中国(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将于2017年11月8日-12日在黔东南自治州锦屏县隆里古城举行,本次艺术节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携手主办,艺术季学术委员有:曹林(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冯博一(策展人、批评家),吕澎(策展人、批评家),隋建国(著名艺术家),Erlend G。 Hoyersten(曾任南挪威艺术博物馆馆长、卑尔根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策展团队:爱默杨(新媒体艺术家、本届艺术季总策展人),杜曦云(策展人、批评家),王东(何香凝美术馆策展人),廖廖(独立艺术评论家),冯兮(策展人),刘志新(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院长)。

  本次艺术季在7月-12月陆续邀请17位国内外新媒体艺术家驻留隆里古镇进行在地创作,通过最前沿的艺术形式与一个具有六百年发展史的边远古镇进行有机结合,让艺术植入生活,用生活激发艺术,在文化差异性和延续性上达成互通共识。

俯视隆里古镇俯视隆里古镇
隆里古镇护城河隆里古镇护城河

  隆里——黔东南的文明遗珠 天人合一通幽境

  隆里,原称龙里,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永乐(1404年)夏重筑,为明代重要军事城堡。清代为取“隆盛之理所”之意,更名隆里。这座瑰丽的古城位于锦屏县西南边沿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距县城64公里,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覆盖,仿佛一处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仙境。明朝洪武年间,为强化统治,永久安定边地,在此实行屯垦戌边,并相应筑起战防结合的军事堡垒。此后历经沧桑,屯兵后裔世代相守,才形成今天这个耕战一体的汉人古城镇。所以隆里的居民祖籍都源自四面八方,光是姓氏就多达72个,同这里的水井一样多。也是由于这个原因,隆里古城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研究明清以来的政治军事和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隆里古城已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12个古城镇之一,又与挪威王国共同作为贵州建立的四个生态博物馆之一。

隆里古镇隆里古镇

  隆里还曾是王昌龄贬谪的地方,当地很多建筑,如龙标书院,王昌龄祠、状元桥、状元墓等都是为纪念这位唐代著名诗人而建。王昌龄因一首《梨花赋》而遭人中伤,被朝廷贬谪龙标尉。故又为王龙标。除此之外,古城内还有张应昭墓、土司墓、龙里花桥、碑刻龙溪,真武山等景点,以及诸多庙观、宗祠,观赏和考古为一体。隆里古城虽经数百年风霜侵蚀和火灾的劫难,但整座貌仍保持完好,是我国南方高原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

隆里古镇的留守老人隆里古镇的留守老人

  田园牧歌:呈现“艺术、乡村、不确定的空间”

  田园牧歌亦是当代人们珍视的精神慰藉,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下,文化的新陈代谢在加速,文化景观被重塑的同时,多角度、多元素的问题考量逐渐变得更为复杂和重要。隆里艺术季秉承使艺术介入隆里古镇,让国内外艺术家们带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进驻隆里古城进行为期数月的在地创作,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艺术家与隆里当地文化发生碰撞与融合,最直接的展示出在实际生活中的真实姿态。

总策展人爱默杨介绍本届艺术季总策展人爱默杨介绍本届艺术季
艺术季总策展人爱默杨接受媒体采访艺术季总策展人爱默杨接受媒体采访

  本届艺术季总策展人爱默杨在介绍本届艺术季时提到,“本届艺术季以‘艺术、乡村、不确定的空间’为主题,‘空间’是指黔东南自治州境内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乡村的公共空间,而‘不确定’在这里有三个含义:第一,‘不确定’是艺术的天然属性,其中充满丰富的可能性。另外,‘不确定’挑战陈旧的社会心理结构和价值观,是人类现代化进程中最为活跃和可贵的部分;第二,‘不确定’是对确定性的否定和批判,‘确定性’是现有的乡村建设程式,是既定、封闭、完成的,‘不确定’是不断生长、开放和可参与;第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进入新的开放性地域,必然呈现未知的、全新的生命,在隆里这样一个特殊文化背景的空间中,置于其中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将不再局限于其自身意义的表达,而是弥漫整个空间,创造出新的体验和意义,彻底改变它的性质,这个空间即是一件作品。”

隆里古镇的留守老人隆里古镇的留守老人

  而在爱默杨看来“中国的公共艺术是一场战争,其本质上的敌人是公共领域普遍存在的陈旧的社会心理结构、禁忌和价值观。在国家扶贫政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长期处于层峦叠嶂盆地之中的这个世外桃源也面临青年人外出务工,村内多为留守老人、儿童,同样,古城也面临现代化发展与文物保留之间的矛盾。隆里艺术季在艺术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宣传对古城文化的保护,以及带动古镇区域的文化旅游,拉动地方经济建设。

策展人、艺术家与媒体合影策展人、艺术家与媒体合影

  考察:艺术家在地创作

  7月-12月隆里艺术季会陆续邀请17位国内外艺术家驻留隆里古镇进行在地创作,此时正是部分艺术家在地创作的中期阶段,我们一起来到隆里考察艺术创作的进程及探寻部分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的思考。

  艺术家Laura Boles Faw 中国式美观“蛇形墙”

  美国艺术家Laura Boles Faw是1997年在田纳西驻塞沃尼大学获得艺术史本科学位后又在旧金山艺术学院取得雕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2012年起任教于旧金山艺术学院雕塑系。Laura的工作涉及对雕塑对象的研究、装置、策展项目以及与企业合作,她一直很关注人类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探讨我们在世界上支持自己的方式,并以艺术史为参考去创造新的意义以及具有变革性的故事。

美国艺术家Laura Boles Faw 创作过程中正在挖地砌墙美国艺术家Laura Boles Faw 创作过程中正在挖地砌墙

  Laura本次在隆里驻地创作的作品是“蛇形墙”,关于灵感的来源于她谈到,“当我在隆里漫步的时候,注意到鹅卵石铺成的街道上有很多中国龙的图案。龙那蜿蜒曲折的身体仿佛正是盘绕着隆里的龙溪河的隐喻,所以我决定让我的作品坐落在河沙堆积的岸边,紧邻北面的红军桥。这件雕塑由砖块和曲线构成,还有一个层层叠高的设计用于象征龙尾。在面朝河流的南面,砖块暴露在外;而在北面,墙体会沿着一条鹅卵石小径被镜像马赛克掩盖。”

美国艺术家Laura Boles Faw在其作品“蛇形墙”前美国艺术家Laura Boles Faw在其作品“蛇形墙”前

  关于创作上的思考Laura介绍到,“站在一个西方艺术家的立场上,我曾无数次考虑过我们与世界各地建立关系的方式,以及我们是怎样通过艺术和文化交流来扩展我们的认识。在我的创作中,我试着通过精炼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点的今朝与往昔来建立这种联系。就隆里这个项目来说,我所做的就是再次尝试将不同的文化影响杂糅到一起,来构建一种全新的认识。许多年前,有一种起源于荷兰工程师在英国修筑的、有时被称作‘蛇形墙’的艺术形式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种墙的形状蜿蜒曲折,在兼具牢固性的同时也将砖块的消耗降到了最低。它不仅仅是一项实验性的操作,而是在曲折的材质中寄予了美学考虑的实践。另外,这种墙通常被建筑在一条‘自东向西’的轨道上,这启迪了我在寄托在隆里的项目中寄的意义。”

艺术家杨心广正在隆里广场介绍自己的驻地项目艺术家杨心广正在隆里广场介绍自己的驻地项目

  艺术家杨心广 不同文化的碰撞及反思

  艺术家杨心广,1980年生于湖南省宁乡县,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微博)雕塑系,获学士学位,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杨心广的创作以雕塑为主,也不乏对于录像和行为等形式的应用。作品中带有独特的幽默和戏谑,他始终调整着创作过程中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张力,这也使得他的作品没有形式主义那般温顺,也不会泛滥着观念主义的狡黠。在杨心广的作品中,材料是一个格外显著的载体。他早先常使用便宜、易得的石、木、竹、土等自然材料,近年也出现了不锈钢、铝板这些更具光泽的材料,并强调了不同材料之间质感的关联与冲突。他对材料的“选择”本身即是具有社会性的,投射在这些材料上的个人情感、社会身份,乃至它们的价格,都使得它们具备了经验的属性,无法再被还原。

杨心广介绍媒体采访杨心广介绍媒体采访

  关于本次隆里新媒体艺术季的艺术家驻地创作项目,杨心广介绍说,“隆里艺术季带有鲜明的地域风格,拥有鲜明的黔东南文化烙印。我这次的方案不是新媒体的,我感兴趣的是艺术的可能性,而不是媒介的可能性。这次的方案是出于环境的考虑,包括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跟以往的创作有一些延续。”

杨心广空运过来的不锈钢茶几杨心广空运过来的不锈钢茶几

  杨心广这一次驻地创作的作品是使用现成品进行并置,他介绍到,“我将不锈钢茶几放置在天然的鹅卵石从中,石头是呈现天然的一种状态,而不锈钢茶几是后现代工业过度设计下而成,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届时我会把它们布满在隆里新建成的广场上,使石头包围不锈钢茶几。这其中石头可能象征了现在的中国农村,不锈钢茶几象征着现在很多类似隆里艺术季这样的艺术介入乡村的项目,茶几从天而降到这种环境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及反思,比如外来新鲜事物对当地文化的一种冲击和碰撞,过度设计的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如何融合发展等。”

  艺术家孙闻冠 呈现物质性的真诚及其蕴含的光辉

  艺术家孙闻冠,1981年生于沈阳,200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现工作和生活在南京。孙闻冠是一位另辟蹊径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与原始意识、神秘、物质、精神性具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种东方的原始精神,艺术家有意去除了艺术家的个人表达与身份,将物质的隐秘含义抛向一种潜在的共通意识之中,通过物质的“自性”来阐释着我们的显像世界,将创作直接导向了“纯粹精神力”与“物质存在”本身。他的创作很多时候都旨在为观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路径,即通过不同层次的思维来重新观察对象,以此更新我们的感官与存在知觉。

艺术家孙闻冠在隆里草莓大棚介绍自己的艺术项目艺术家孙闻冠在隆里草莓大棚介绍自己的艺术项目

  正如他本人所说:“事物的细微与局部代表着一种被分解的视觉体系,在其中存在着无数的独立的感官世界,在此是对永恒的窥探。我们需要还原至此才可以看到物质性的真诚与蕴含的光辉,这是一种纯粹的一元构成……(我)所有的作品始终不会改变什么,只是分类、转译或呈现,我需要在展览中看到平等互动,而不是视觉强迫。”

艺术家孙闻冠介绍自己的创作想法艺术家孙闻冠介绍自己的创作想法

  在介绍此次他参与艺术季驻地创作情况时,孙闻冠谈到,“这次来隆里我把附近的村寨都走遍了,采集到很多信息,也感受到当地人的需求和为难之处,所以我做的作品是隆里当地现有信息的整合,我本人作为媒介来干预这些事件。政府、艺术季、旅游局、当地居民都参与到这个项目,这也是我在这次驻地创作中产生的意义。隆里之前叫‘龙里’后来年轻人都走出去了,‘龙里’人口越来越少,为了人丁兴旺就改名叫隆里。所以我的作品名字就叫‘龙里’,形态也是龙形,名字上有个回归。对于以后的农业来说,原有水稻种植太单一,政府鼓励农户种植其他作物改善乡建,所以才有了草莓大棚的种植,当地政府也想让这种方式持续下去,并且旅游也是隆里古城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能有更多值得玩的地方该多好,现在大家可以去‘龙里’采摘草莓了,新媒体艺术中科技、信息是很重要的定义,我第一次来龙里的时候,就是在了解这些信息,为后面作品的信息整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艺术家席华 构建新景观《踩着“石头”过河》

  席华,桂林人。《桂林日报》美术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桂林市花桥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席华是一位对材料质感异常敏感的艺术家,他的很多作品都是面对具体的材质、物件后生发想法的,这让他能够更本质地进入到艺术表达的层面。在此基础上,席华擅长单纯而直接地运用自己的艺术方式,在作品中裹入程度不同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以及鲜明的个人立场和态度。身处当代艺术状态中的席华,自然敏感地想到了与文化的矛盾、冲突和困惑相对应的视觉方式。他周遭的社会环境及正在发生急剧变化的一切,都以不同的艺术形态被凸现出来。

艺术家席华在隆里古镇龙溪河创作现场艺术家席华在隆里古镇龙溪河创作现场

  本次艺术季艺术家驻留创作中,席华创作的是一组不锈钢“石头”作品,寓意踩着“石头”过河,席华表示,“到达隆里之后,反复对隆里古城的‘内和外’进行了游走考察和思考。我创作一组不锈钢‘石头’作品与隆里古镇码头的石头对话。隆里古镇龙溪河洗衣码头,是古镇居民经常光顾的地方——过河、洗衣,渡船停靠,打水浇灌、游泳嘻戏……但是,一场大洪水,将洗衣码头用于过河的几个大石头冲毁了,古镇居民不能再踩着石头过河。我用不锈钢复制河中的自然石头,形成艺术化的石头,重新安放于原来的空缺处;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结合,真与假、新与旧、‘黑与白’,形成材质上和视觉上的美学对比。同时也解决了居民过河的问题,增加居民洗衣、游泳嘻戏的‘平台’。亦希望成为新的景观,这是对隆里现场景观做出的对应创作,也是我以往金属工业材料创作的延续。

  艺术家李博 “金箔牛粪”背后的思考

  1982年6月生于北京,现居住并工作于北京。作为一名80后职业艺术家,李博在国内外,包括新加坡、台湾、英国、瑞士等地举办了多次的个展及联展。并分别于2006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创作一等奖,2007年获得法国皮尔卡丹艺术中心“最佳国外艺术家”,2008年被授予瑞士巴塞尔“明日之星”。

艺术家李博(右二)介绍自己的艺术创作项目艺术家李博(右二)介绍自己的艺术创作项目

  李博对于画面语言与材料的捕捉总是出人意料的敏感,作品中充满了对材质的好奇和冒险性,同时展示了对多种创作媒介的熟练掌握。他在题材选择上有着80后艺术家大胆、直白,甚至是反叛的倾向;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中,他强调对传统绘画媒介的突破性,及在表现题材上的扩展和挑战。09年之前,李博更多是关注身体、观感与人的日常状态,很多作品都是人体作为题材,以绳子为载体实现的。而09年之后,感觉关于身体的艺术语言已经被阐述得足够完整了的他开始倾心于探索内心的“本我”,追求一种通过打坐获得的极其细腻微妙的自我感知。通过不断地探索打坐所产生的无意识的状态,从中认识自己,也从中思考自己的创作之路应该怎么往下走。

艺术家李博用金箔包裹下的牛粪艺术家李博用金箔包裹下的牛粪

  本次艺术季驻留创作,李博将牛粪晒干后包上金箔,最后使这些金光闪闪的牛粪筑起一个柱子放置在隆里的稻田中,谈及创作想法李博表示,“作品中通过金箔包裹的牛粪,这其中有太多的反思,其实这件作品是以前作品的一个延续,我认为越专注于艺术,艺术越显得荒诞,我想用生活中的意外,来打破这种传统的观念。让人失去理想的社会,都像牛粪一样的活着,从上到下,从文化到市井,靠衣装,靠钱装,靠外在装,不管怎么样辛苦的,被剥削的,剥削的,腐败的,一切都是身体上,地位上,精神上的bullshit。”

  艺术家李勇政 通过“湿润的碑”应景隆里

  艺术家李勇政,四川巴中人,现生活、工作在四川成都。他在1998年至2008年之间曾从事油画创作,但未参加任何展览,后将油画作品分割,通过互联网交换方式创作互动作品“秘密交换”。2009年前后,他将创作重心放在新的艺术形式探索上,此后互联网创作,如何与公众互动,对事件的挪用,成为李勇政创作的主要线索。例如在互联网上“传递一块砖”,“送给你”将历史话语置入当下现实,“礼物”利用VR技术,讨论控制与自由的问题,“被消费的盐的岗仁波切”思考信仰与消费关系等等,在李勇政的作品中,大众的参与是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

艺术家李勇政在河道旁与艺术季总策展人爱默杨交谈创作构思艺术家李勇政在河道旁与艺术季总策展人爱默杨交谈创作构思

  李勇政在谈到本次艺术驻地创作作品时介绍到,“我将用一种很松软的石头来做一堵墙,将墙里面做空,墙会在雨天积满水,然后水会慢慢的渗透出来,成为一堵永远湿润的墙,甚至会长满青苔,这件作品借鉴了我以前作品《湿润的碑》。隆里是个很多故事的地方,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里,突兀的一个汉族人的小镇,历史充满了血腥战争,在街上都能从隆里人那里听到有关权力、杀戮、阴谋、勇气、情感的故事。我觉得‘湿墙’在这里很应景,历史是湿润的生命体,重要是当下能领会到了什么。”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