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芳紫禁城绘画里的艺术春秋

2016年10月15日11:24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人物简介

姜国芳,江西南昌人。当代著名油画艺术家,197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78年毕业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任教二十多年。1987年开始创作紫禁城系列油画,至今已有近三百多幅此类作品。作品先后在欧洲十国举办巡回展并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以及各大博物馆收藏,他也是中国首位画家在故宫博物院举办个人画展,被誉为发现紫禁城第一人。作品已有170多幅参加国内外各大拍卖行拍卖,其中巜铁甲夕阳》单幅作品价格为1035万人民币。

姜国芳正在创作姜国芳正在创作

  在2016年艺术江西博览会开幕的第二天,艺术家姜国芳应组委会之邀,参加了一堂关于“艺术的社会性”的论坛。

  姜国芳是个率性之人,他觉得这个题目太大,不对他“胃口”,便从个人角度,谈了画家的生存现状和绘画状态。

  观点贴切现实,犀利。现场围了很多人,有不少的人听完他的讲座之后,又跑到了他艺博会上的展位去看他的作品。

  在他的紫禁城组画的面前,有个陌生的观众跟同伴在转了很久。于是,两人便有了这样的对话:

  “啊,这个姜国芳也是南昌人。”

  “那他怎么画这么多紫禁城?”

  “哇塞,几千万一张呢!”

  两个人的对话简单粗暴,对于不了解姜国芳的人来说,对话传递出了三个信息:姜国芳是南昌人,他画了很多紫禁城主题的作品,他的画卖的很贵。

  一个南昌人为什么会画这么多紫禁城系列?作品为什么能卖这么贵?听到她们的对话,正在一旁接受笔者采访的姜国芳教授淡然一笑。

  “他们把我的问题问完了,那么,姜教授你就回答下这些问题吧”

  于是,笔者与姜国芳的采访便在这样的序幕下开始。

大宴组画 197×96cm 370×215cm 197×96cm大宴组画 197×96cm 370×215cm 197×96cm

  姜国芳是江西南昌人,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他基本在江西南昌度过,17岁那年,他应征入伍,在福建福州军区当了两年的通讯兵,后来转业南昌摩托车厂……

  这期间,他也进行了不少的美术创作,这个阶段他作品从未涉猎过紫禁城,但这期间他内心却对紫禁城有了一种魂牵梦绕般的着迷。

  谈起第一次遇见紫禁城,姜国芳还记忆深刻。那是1966年的冬天,那一年,全国红卫兵大串联,他路经天安门广场,在夜色朦胧中他第一次看到紫禁城。他对那种陌生而又遥远的感觉,充满想象,自此之后,那种画面便永远挥之不去。

  多年之后,他将那种初见的情怀挥洒在那组紫禁城系列当中,热烈而彻底。

  姜国芳说,他在北京已经待了几十年。大概在1974年的时候,他在中央美院读书,一有机会就往紫禁城跑。1983年的时候,他干脆把家安在离紫禁城咫尺之遥的地方,站在家里的阳台上,就能将整个紫禁城一览无余。

秋风 97 X 130CM秋风 97 X 130CM

  那些年的时间里,他去紫禁城不下千余次,有时候,站在家里的窗台上,他凝望着远处的那座曾经的王城宫殿,会沉思和想象。

  “那些时候,你到底在想什么?”

  “在我看来,紫禁城并不仅仅是一座历史建筑群,她包含了汉、蒙、满、藏,道家、佛家、儒家等中华文化精要以及中国的宫廷文化。她蕴涵中国文化的大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堂皇的部分。”

  1987年,姜国芳开始画紫禁城油画完全可看作是他个人艺术史的一个事件。这种行为改变了他的生活,甚至影响了他的人生之路。

宫门 160 X 130CM宫门 160 X 130CM

  在他出版的《冷眼看清宫》的著作中,笔者试图去发现姜国芳痴迷于紫禁城的真正“动机”,准确地说,基于两点:

  第一,紫禁城作为昔日皇宫,这里面发生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虽然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这座沧桑而忧郁、古老而神秘的宫殿,依然在不断地向我们透露着她的信息。

  ----(姜国芳《泪眼看清宫》)

  每一次身处其中,姜国芳都会有诸多的联想:那些红色的宫墙、金黄的琉璃瓦,故宫的建筑群、陈列摆设、题匾、壁画、文字、服装和几万张历史照片等也给他带去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尤其是油画的创作,历史实物是创作的必备条件。故宫现存的一切都为姜国芳的创作提供了最直接的资料和依据。

  第二,在西方一提到中国人,人们更多的想到清朝人。自乾隆五十七年,中国就开始了与西方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频繁交流。在大清的历史中,无论政治、军事和经济对中国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低估的历史贡献。在长达三百年的历史中,出现过像努尔哈赤、多尔衮、康熙、乾隆以及后来的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康有为等等的旷世奇才。

  ----(姜国芳《泪眼看清宫》)

  在与很多西方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姜国芳发现不少对于清代社会历史的误解让他时常感到不安。他创作紫禁城,不是去还原某一场历史事件,在他的画笔之下,清代也好,皇宫也好,只是他创作时的背景,他最终选择的是一种文化符号。

天子 160 x 180CM天子 160 x 180CM

  正如姜国芳所说:“艺术作品就其本质而言,它所表达的历史意味,只能是寻找历史发展的轨迹、人类文明的良知和尊严,发现自己民族的传统和渊源。至于历史事实上的绝对真实,应属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事儿。”姜国芳无意去解读那些“真实的历史”,他创作紫禁城系列组画是在吸收了欧洲绘画的技艺、形式与流派风格,从而形成带有“姜国芳”标签的历史主题的新表现形式。

  如今,姜国芳创作紫禁城画作已经有近三十年,从1993年至2003年之间,他先后举办了五次个人展,参加了二十多次国际性艺术展。

  2004年11月作品《天子》参加翰海拍卖,成交价为297万。2005年11月作品《宫门》参加嘉德拍卖成交价为253万。2007年3月作品《永恒的梦》参加纽约苏富比拍卖,以42万美金成交。

  近十年的创作中,姜国芳朝着纵向的深度挖掘。他说,紫禁城是个大文化的概念,而油画这种形式有着极丰富的语言,在欧洲的古典油画中姜国芳最欣赏的是十五世纪初尼德兰画派,代表画家是凡爱克兄弟。由于他们影响,姜国芳的作品逐步向新古典主义风格靠近、追求古典主义中的神圣和庄严的精神。同时尽量的加入当代人唯美主义审美取向。

慈爱 160 X 80CM 2012年

  因此,近十年姜国芳创作最多的是组画,如《大宴组画》《光绪组画》《大清帝国》《霸王别姬》等,有着极强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如今,姜国芳的紫禁城油画,在当代油画领域已经成为了一个特殊的文化标签。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康有为姜国芳紫禁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