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建海的绘画之道:自我与观看

2017年07月04日 10:57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倪建海的绘画作品有一种向内审视的力量,尽管画中人物的目光都在回避自我或者伸向画外,陷入一种莫名的情绪之中。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倪建海对于自我认知的执着探索。

                           《自我的缺席》2013                           《自我的缺席》2013

  在《自我的缺席》中,背景是枯树和荒山。画面中人物跪坐在地,形容枯槁,脸色苍白,靠着膝盖放着一张面具。两只长辫子和高跟鞋暗示了主角有女性特征,而身边的面具则是男性轮廓。这种在未知环境中的未知身份者,暗示了作者对自我身份认知的某种焦虑和不安。

  从中国到意大利,从绘画到雕塑。虽然倪建海的社会身份和艺术身份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但是正如艺术家自己所说:专业类别对我没有界限,语言本身就是思想。这种变动和不安的状态也让倪建海有了挣脱“自我”束缚的机会,从而获得了一种认知和观察世界的全新的角度。在他的作品中,这种对于“自我”的不断挖掘和辩证认知表现在人物的精神状态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之中。这种精神状态处在一种若即若离的尺度,间离中出现的缝隙让观者得以自我代入,恍惚间以为是自己处在画中。

                         《化蝶》 2012                          《化蝶》 2012 

  作为艺术家的倪建海,建立了一套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学体系,并且,这个体系认为,只有当自我完全坍塌之时,美才有可能重现。这里的自我,更多的是一种固有身份,一种对于自身的执着。自我的坍塌,并不是自身的崩溃,而是对于自我的释放,一种在多重人格之间转换的自如。

  陈於建

  陈於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研究生,致力于当代艺术,公共艺术研究,2017年4——6月在巴黎国际艺术城驻留。

  策划展览:《江山隐逸——宋代文人隐逸情怀下的简雅生活》、《格雾致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倪建海绘画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