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陶马成“网红”拓宽传统文化传播新思路
龇牙咧嘴,歪脖吐舌,近日,一匹汉代陶马蹿红网络,连三星堆文物修复室的工作人员都打趣说,“这是一匹身中剧毒的马” 。不过,这匹陶马并不是三星堆出土的,而是从成都双流运来准备“动手术”的。其实,早在2003年,它就被成都市考古队和双流区文管所从双流机场附近一处汉墓中联合考古挖掘,之后一直默默无闻,近日终于借助网络一炮走红,网友纷纷脑洞大开,有的称其“熬了13个春秋终于走红了” ,有的将它的表情与好莱坞经典动漫《怪物史莱克》中的“贫嘴驴”放在了一起,两个形象的表情居然“神同步” ,让网友大呼“好穿越” 。
一“匹”出土于13年前的不会动不会叫的汉代陶马,竟然成了新近“网红” ,网络再次展现出独特的追捧逻辑和高超的走红速度。仔细分析文物版“贫嘴驴”的走红原因,除了机缘巧合之外,主要还得益于网络的“神奇力量” 。对于文物的这种走红方式,笔者以为,如果文物变“网红”确实能够对文物知识及传统文化的普及宣传起到一定的促进推动作用,那么,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又何妨积极搭上网络“便车” ,从而实现“加速”呢?
便捷、快速向来是网络传播的优势。我们大力地宣传弘扬传统文化,不就是为了让公众对传统文化多一些关注和了解吗?汉代陶马走红后,有许多关注它的网友去了解了相关的文物知识乃至历史背景,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良好的宣传与实践方式。可以说,搭上网络“便车” ,为弘扬传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广度,具有传统宣传方式所不能及的一些优势。如此方式既满足了网友的兴趣,又间接宣传弘扬了传统文化,皆大欢喜。也许我们不能奢求有多少人因此爱上考古、爱上文物,但只要传统文化因此增加了一些关注度,积少成多,这“匹”汉代陶马便发挥了不小的“网红”作用。即便众多网友只是凑个热闹,他们能够在茫茫网海中多看了这些文物一眼,文物变“网红”就是有一定价值的。
当然,汉代陶马走红有其特殊性,不可能每一件文物都会成为“网红” 。但是,文物“网红”的出现,还是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维空间。日后,我们不妨多多尝试一些时尚新鲜的传统文化宣传方式,比起生硬的说教和宣传,这些方式工作虽小,却有可能收获出乎意料的效果。例如,利用网络等传播平台的影响力打造文物明星,或者将文物与多种流行时尚元素相结合等等,都有望对宣传普及文物知识和弘扬传统文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来源:华夏收藏网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