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琉璃之父”到“当代官窑”

2017年01月03日10:19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台湾艺术家王侠军拥有着令人羡慕的人生:30岁前,他是台湾电影里的“美术指导”;50岁前,他是中国“现代琉璃之父”;现在他是“当代官窑”‘八方新氣NewChi ’的创始人。

  王侠军这个名字,曾经是与琉璃分不开的,他是玻璃产业中的佼佼者——琉璃工房的创始人之一。这位被誉为“现代琉璃之父”的艺术家,在30岁之前,拍过电影,当过演员,也做过广告人。而立之年,王侠军被一块小小的玻璃文镇吸引,便不顾一切地投入到了“光怪陆离”的玻璃世界。连战光顾过他的琉园,杨澜将他的作品送给查尔斯王子;在这之后,习近平赠给李光耀的九十大寿贺礼也是他的作品……每一次,全世界目光都聚焦到大人物之间的小器物上。2005年,王侠军的琉璃作品通过连战和宋楚瑜的访问进入大陆,由此在两岸掀起的琉璃热延续至今。

  他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时,已是2008年。奥运前夕,台北市长郝龙斌首次造访大陆,将白瓷作品“圆满”作为礼物赠与上海方,大陆的关注者这才知道,琉璃大师王侠军已经开始了瓷器的创作开发。之后,‘八方新气’的作品也成为故宫和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收藏品。

  王侠军说:“早年在美国学习玻璃创作的时候,我曾经用白卡纸做了许多立体设计模板,希望能通过陶瓷表现出来。当时探访了美国很多制造店,都说设计太过天马行空,做不出来。”

  王侠军不甘心,回国找到做陶瓷的老工匠,得到的回答却是瓷器“不能有面、不能有线,不能有悬空。”这些禁制,几乎会抹平他设计中的所有灵巧细节。将创意付诸实践的难度似乎比创意本身要难百倍,王侠军的陶瓷梦就此搁置。

  1994年,王侠军成立第二个琉璃工作室“琉园”。在经营琉璃的同时,王侠军一直却没有忘记自己的陶瓷梦,“琉园”上市后,他决定重新拿出以前的陶瓷设计模型,研究生产的可能性。“琉璃我已经做了20年了,到了这个年纪,有一点资源,我还是想重新试试。”

  王侠军用了3年时间,先后拜访了大陆、日本、东南亚等地,寻找了100多家工厂,无论是大品牌的代工厂,还是陶瓷艺术家自己的作坊,都没有一个能帮助王侠军实现他的设计。但这次王侠军没有放弃,“为了喝这口牛奶,我们开始自己养牛”。

  王侠军带领他的团队,用“带上电脑、水平仪、计算器和标尺”的烧瓷方式,在器物内外不厌其烦地搭设复杂的托具,经过上百次实验,终于烧出了他想要的器型。在知天命的年纪,王侠军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他说:“我感到陶瓷是我50岁之后要做的功课,希望能重振中国瓷器过去辉煌的文化高度和工艺骄傲。”

  艺术家有不同的创作手法,曾经偏爱理科的王侠军喜欢给自己设问,然后解开它。有一次,因为觉得瓷器不应该只是画布,还应该有弦外之音,他给自己设了个问:怎么在瓷器作品上铺陈出古诗词的意蕴?

  某天,他外出晨跑,经过河边,看见鹭鸶在水上一动不动,修长的脚立在水纹之中,江水流动而鹭鸶不动,沉思中的王侠军突然想起《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豁然开朗,于是题目有了解答,也就有了作品“临江仙”,这就是他所追求的“弦外之音”。他一直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传承和创新之间做一个连接,用讲故事的方法,表达出中国人的价值观、生命观、生活观。

  与诗人余光中共同设计的作品“圆好梦”,杯和壶的外形都开始变得圆润饱满。

  在台湾的一次互动活动上,一个小伙子在握住水杯时说:“叔叔,我觉得我像一个大人。”王侠军解释说,这是因为大人有权力,而由于杯子的特殊设计,握杯的方式也变得与人们生活经验中的大不一样,人们在拿杯子的时候,能轻易地感受到对器物掌控的力量。

  五感不止在于触感,更在于形感,于是在作品“风生水起”里,静态的瓷器甚至有了动态的视觉效果。

  王侠军代表作之一“晴空万里”,是一尊单脚而立的菩萨。菩萨卧坐空中,单足站立,踏莲入定,姿态超脱。这是一尊令人过目难忘的艺术品。这在传统工艺里,几乎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因为瓷器一直是筒状,因为收缩会变形,高温会软,所以以往的瓷器工艺里,平面和线条的美感往往缺席。而现在,无论是王侠军还是他的同事,都反复强调,科技的力量,开始让瓷器有新的改变、新的生命。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王侠军现代琉璃之父当代官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