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星,是我引以为豪的异族兄弟。?二十世纪80年代,他来扬州,10年后,又回南京,这一来一回间,扩大了我们的朋友圈,玩的也愈发疯狂。那时年轻,兴致一发,绕走通宵。南京除他外,还有鼎成、红沛、崔进、叶烂、莫雄、野翔诸兄,整日三件事,喝酒、画画、玩??。当时心想:南京画家真颓废。20多年了,这才明白:当艺术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艺术活动与人的活动融为一体时,这样的艺术才会不流于一般形式而具有独特的生命力。 ??
我的这帮哥们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德星兄玩花鸟,也玩山水,那生机勃然的画面,虚实相生的布局,苍润古雅的笔法,谐和相宜的墨色,格高调雅,意蕴深邃,不同流俗,耐品耐赏。这些看似捧场的套话,套在德星兄头上,点滴不嫌过分。
我与德星兄相识在中西文化碰撞激烈的“八五”美术新潮后,当时人们瞪大双眼饱览新奇的西洋景,吾等亦不例外,但他的高明在于依然还不忘缱绻流连于宋元明清长河,并尝试着将传统意趣融入当代审美。这是一种智慧! ?
向传统学习,奠定了德星兄的笔墨品质。
他从汉魏碑版中寻找古朴厚重,从宋院体画中寻找精微典雅,从元明小品中寻找旷远空灵。他推崇“八怪”们不囿于古法、不限于程式的独特新异,他吸收赵之谦、吴昌硕绘画中强调的写意性,他感悟林风眠色与墨的对话,他引进齐白石的“生”趣,他更追随八大的高古、简约之风。
最初,他试图将八大的意象符号和图式构成衍生为自己的语言元素,后来,面对那超凡绝伦的生命之痕,他视之为现实中的神话。在现代审美趣味构成方式和新水墨情境的作用下,他营造出了一种开合有度,险中造势仿工写相济多维造境的水墨图式,在中国当代画坛赢得了一片声名。
我最佩服德星水墨的结构,尽管画面到处充满灵动的笔触,但这些并非处在运动之中,而是在空间一个非常固定的位置上,笔与笔之间互为依托,互为制约,它很似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虽不见鲜艳的色彩,却彰显古典的庄严。
若囿于传统的笔墨程式或客体的自然形态,主观胸臆便得不到自由抒写和充分表现”。此乃德星高论!胸臆是什么?岂止“小我”之小情小趣,这是自然万象之生命情怀。几曾见他山水赫然题曰“德星世界”,画中那山水树石,皆是“德星世界”的外化象征。“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静观让德星兄明白物物相生、相动、相互制约、相互平衡、自成体系又幻化突围的空间规律。他笔墨之巧妙,常会以黑白、有无、虚实、动静、简丰等重重矛盾的集中呈现而展示出阔大、奇诡且丰盈的自然之象,或写,笔触放达却不失精微、或工,情感细腻又不失大气,远不止停留于技巧范畴的对比,更暗合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道根。
遍览众家评说:有人看出他花鸟画中山水技法和空间意识;有人激赏他超强的绘画能力;有人评谓他大节奏构图恣肆奇崛,也有人从他的画中读出了幽默之感。这些都从不同角度肯定了高德星画格之“大”。公允!中的!但单从外在新奇的图式和丰富的笔墨来理解高德星书画,还远不够。
作为表现的语言,精神是对理性的超越,是从自我或潜意识生发出来的。但理性仍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从生命本身生发的语言信息与生命对存在的体验发生碰撞时,表现力将愈加冲动和深刻,尤其当画家处于自由形式与对存在体验结合之时。
千百年来,中国书画一直不乏试图从中国哲学源头寻求突破的实践者。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宇宙是由气所充盈的。气的运行,造就了万物之变。画,关照了物象背后的本源,也就“神”了。万物之形、之象、之神,唯有被主体观照后,才能被充分表现出来。这是气、象、神、意间的辩证。中国书画,本真的自我与宇宙的本体是合一的(天人合一),传统艺术本性即在于企图以情感方式高度提炼,从视觉中呈现出宇宙,寻觅走向一种抽象。“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八大以至简创造了至丰,正是对东坡此论的实证。德星直追八大,力尚冲淡,更努力将自己的笔墨与亘古弥新、充满浑朴厚重之气的宇宙精神相契合。我想,这或许才是德星水墨能营造大时空格局的依据所在。 ?复观德星其人,言无高谈阔论,行无倜傥风流,“独泊兮其未兆”,然而,正是那半梦半醒的神情、似睁似闭的眼睛,却能察勘出一片明清通达的水墨乾坤。
“大智若愚”——德星于当今作了一个鲜活的注脚!吾兄新集付梓在即,匆匆爰写数语,是为贺。 2012年夏客扬州绪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