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市规划,营造宫殿,水源问题优先考虑。因为城市和宫殿营建需要用水;生活需要用水;发生火灾时,救火也需用水。古代是没有自来水、水泵、消火栓和化学灭火剂的。
解决水源问题,最理想的办法是充分利用天然水源。没有就得开凿河渠,打井修池。水是最经济实惠的灭火剂。
开河凿渠,把水引进城市和宫苑,大规模的工程始于汉朝。汉武帝在修复秦始皇所建的上林苑时,内有离宫别馆30多处。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引来南山之水,在苑中开挖长达20公里的昆明池。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长安城西挖永安渠、清明渠,直接引水进宫城禁苑。
明清故宫的水源建设,具有明显的消防特点。紫禁城外有护城河,天安门前有外金水河,太和门前有内金水河。内金水河的河邦、河底都用白石铺砌,全长2100米,比外金水河(200米)长10倍。它从紫禁城西北角偏东河沿上的石砌券洞中流进,在城内西北角的龙王庙内开始露出地面,然后经城隍庙、香妃井、断虹桥、内金水桥、文渊阁和内阁大库,出东南角楼城下石砌券洞,流出紫禁城。它依照不同流域的需要,时宽时收,时隐时现,时直时弯。上面多架石桥,皆精工雕刻,就像一条龙,蜿蜒于紫禁城宏伟高大的宫殿建筑群中。
对内金水河的消火作用,史书有记载。明朝太监刘若愚著《明宫史》指出:“是河也,非谓鱼泳在藻,以资游赏,又非故为曲折,以耗物料,盖恐有意外火灾,则此水赖焉。”内金水河、外金水河和护城河的水,源于玉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历次皇宫失火,都凭着“金水”将火扑灭。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说得十分清楚:“天启四年,六科廊(即午门内东配殿、西配殿)灾;六年,武英殿西油漆作灾。皆得此水之济。……回想祖宗设立,良有深意。”清代的太和殿、太和门、乾清宫、体仁阁、武英殿火灾,也得此水之济。
内金水河还有防洪排水作用。紫禁城比西山玉泉昆明湖约低10米,比通州约高20米。万一发洪水,护城河、筒子河可以用于拽洪,紫禁城西北隅有水闸,洪水进不了紫禁城。皇宫里70多个院落的雨水则可通过内金水河排入外金水河,而后通过通惠河入海,保障皇宫安全。
外金水河初建天安门(当时叫承天门)时是没有的。天安门后来城楼失火,远水难救,以致全部烧毁。吸取这一教训,专门开凿了外金水河。金水桥就架在这条河上,每座桥对准一个城门洞。
打井修池是古代常用的一项消防措施。《春秋左传》襄公九年(公元前564年)记述扑救火灾的准备工作中,就有“具绠缶”、“蓄水潦”的记载。具绠缶即从水井里汲水用的绳索和瓦罐一类的器具。明清皇宫中,除开凿内金水河外,还挖井80眼,像人们熟悉的有珍妃井、香妃井、大庖井等。三大殿后有两座井亭,中央各有一块大石,挪动石头即可发现水井。御花园、建福宫花园、乾隆花园和阿哥所里,都有这样的井亭。井亭上方安有吊环,供太监、宫女汲水用。他们用绳拴在柳罐的提梁上,另一端从吊环滑轮中绕过,用力拉绳,水罐升井出水,省力。打水除生活用外,就是灌贮水缸防火。
紫禁城内共有防火水缸308口。如果以每口水缸贮水1吨计算,就是300多吨。三宫六院都有水缸,能扑救初起之火。乾隆对水缸的制造很感兴趣,乾清宫门前的八大金缸就是乾隆年造的,相传为和珅监制。他还从中发了一笔横财哩!和珅事发后,从他的宅邸中搜出54口小号防火铜缸。
来源: 北京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