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髹漆家具简介兼起居文化的形成

2013年11月28日 16:33   《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图1 御床二张之一,正仓院馆藏。 图1 御床二张之一,正仓院馆藏。 图2 唐三彩牙脚壸门榻 ,陕西富平李凤墓。 图2 唐三彩牙脚壸门榻 ,陕西富平李凤墓。 图3 黑柿苏方染六角献物台,正仓院馆藏。(唐式置物小床) 图3 黑柿苏方染六角献物台,正仓院馆藏。(唐式置物小床)

  髹漆之美

  中国古代髹漆家具简介兼起居文化的形成(九)

  ——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家具(下)

  文、图/郑克峰    编辑/刘根旺   

  人物名片:郑克峰,北京美轮运输公司总经理,个人及公司从事中国古代家具收藏与研究约20余年,并在北京成立北京美轮博物馆,收藏以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髹漆家具为主。

  在上期文章中,我们讲到,在唐代中晚期,约公元9世纪初始,中国漆器特别是髹漆家具的设计与制造,曾产生过南北分化的一个短暂变革过程。具体原因是:当时发生在中原以南地区迅猛的经济发展,致使中国的经济中心,迅速地从河南河北的中原向长江流域以南的区域转移,同时也造成大批的文人阶层在东南沿海的聚集。经济利益上的诉求不同,导致的是地方军阀的割据,中国南北经济、政治与军事的对立,造成南北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失衡,以及中国南北两个地区统治阶层与知识分子人文观点的不同,最终导致生活、文化的差异。

  本期,将简述晚唐到北宋完结这一段时间,中原以北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的漆器、髹漆家具对明清家具发展的影响,并与大家一同来分享这一时期的髹漆家具。

  髹漆、雕刻文化为满清时期家具发展埋下伏笔

  晚唐时期,在中原以南的长江流域,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漆器与髹漆家具的设计与制造,在工艺上依旧主要沿袭的是战国时代楚地的传统遗风,恪守了汉人儒家思想的正统文化。生产规模是两汉时期数量庞大的作坊经营,以迎合该地区人口数量的不断递增。漆器设计的型制呈现的是小型化,特别是增加了极尽工巧的雕刻特点,主要尊崇的依旧是“席地坐卧”的起居方式。而在长江流域,间或有设计、制作大型制式家具的出现。一直到公元12世纪初叶北宋的完结,高大型制的漆器以及髹漆家具的设计生产,才开始大量地加入。

  根据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的政治中心追逐、靠拢并依赖、掌控经济中心的这一客观规律,伴随着蒙元对南宋的最后征服,漆器与髹漆家具设计、制造出现南北分化,最终又重合到了一起,展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学习与同化能力。唐时期,着重于漆器雕刻的文化传统,至此已深植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为历代之后清式家具在满清乾隆朝的开创与盛行,埋下了伏笔。

  中原以北高制式家具趋向简单、朴素

  唐代中晚期,在黄河三角地域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以及山东,受丝绸之路传来的中亚文化,以及环地中海古罗马希腊的遗风、古印度的佛教的影响,特别是佛教的精神元素影响,在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居家具设计制作中,处处得以体现。

  北方家具的设计与制作型制,因人们逐渐脱离席地坐卧的起居方式,而率先变得线性与高大。这一点,倒也较为贴近中原北方人民以及草原部族粗放旷野、苍凉悲怆的性格。这一时期家具的发展,令其各司其所的起居文化的功能,更加趋于合理,而且彼时每件家具的各部构件组合,从设计、选材、到木工制作,及至雕刻、组装与髹漆,可能均集成于同一名工匠。既简明又朴素,确保了实用与装饰相结合,为之后明式家具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精神与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准备。

  晚唐至宋期间家具鉴赏

  日本在晚唐的昭宗干宁元年日本宽平6年,切断了与中国的政治经济联系。而期间,日本僧侣及学者将晚唐时代的漆器、髹漆家具、书籍、绘画,带入奈良正仓院。因路途艰险与运输工具的限制,也不尽全面,今天却成为当代中外研究人员观摩中华民族在唐代中晚期脱离“席地坐卧”,进而步入以“垂还而坐”的起居方式的唯一一个真实完整的剖面。 

  在此,我们结合正仓院馆藏家具、古画中家具等,来了解晚唐至宋结束这一时期,髹漆家具的样式、样貌,以及风格特点。

  一、床榻。床榻的结构,按王世襄先生的叙述,可分为案形结构和台形结构两种。以安徽著名学者董伯信先生2004年专著《中国古代家具宗览》中的介绍,目前存世最古的中式木质床实用器,可能是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御床(图1)。这个御床,乃是采用案形的结构,“四边攒边,有两个带,四条腿交于带上,床上有吊头①,可置于户外”。另外关于“台形结构体的床(图2、3),则多壸门式,有大有小,大者可占满一室的空间,供日间起居及夜间睡觉,小者则“可供一人坐用”。

图4 宋《官沼纳凉图》中的床头炕桌图4 宋《官沼纳凉图》中的床头炕桌

  二、炕桌。坑桌是指矮形桌案的一种,其宽度大多超出其长度的一半,多使用在中原北方居室的床榻或炕上(图4),炕桌的侧端,即其短边,贴近床榻的大边或炕沿而居中码放,以方便两边坐人。炕桌的结构,亦可分为无束腰与有束腰两种。

图5 酒桌图5 酒桌

  三、酒桌(图5)。按王世襄先生的研究结果,此家具名称的由来,尚未查到文献依据,但根据古代绘画特别是明代画本所见,此类家具可能主要用来陈置酒肴供以食膳,桌面多刻有拦水线,故得此名。在中国古代的城镇,会有一些商号,称作“家伙铺”,专门做一些租赁方面的业务,常备数量不菲的白茬(未有髹漆的)酒桌或长凳,用于红白喜事等宏大场面。此类具有餐桌功能的酒桌,因经常与饮食油水相接触,故又有别名“油桌”。

图6 宋《刘松年撵茶》图中的夹头榫桌案图6 宋《刘松年撵茶》图中的夹头榫桌案
图7 宋《王诜锈栊晓镜》图中的插肩榫桌案图7 宋《王诜锈栊晓镜》图中的插肩榫桌案

  酒桌的设计制作,以案形结构为例,分夹头榫(图6)和插肩榫(图7)两种造法。夹头榫,指的是家具腿足的上端出榫。在这个出榫的中间,又有开口留槽,形成前后两片,用以中夹牙条与牙头,然后这个出榫再与桌案底面的榫眼接合。插肩榫则指的也是家具腿足的上端出榫,在这个出榫的中间,也是又有开口留槽,形成前后两片,然后,在前片沿纵向切出斜肩保留,而余者削薄。这个削薄的部分,用以插入预先凿剔有槽的牙条,两者拍和后,家具的腿足与牙条平齐。

  四、方桌。方桌在中国古代,更是居家与公共场合的必备之具,用途至广,但多在室内居中码放,传世实物颇多,在明式家具中,常见的设计形式有无束腰直足、一腿三牙、有束腰马蹄足等三种。图8为陕西无束腰直足直枨壸门卷口打洼面髹黑红漆方桌,是陕西家具其中一项典型的设计。

图8 陕西无束腰直足直枨壸门券口打洼面髹黑红漆方桌,榆木,18世纪,长103cm,宽103cm,高87 cm。北京美轮博物馆藏。  图8 陕西无束腰直足直枨壸门券口打洼面髹黑红漆方桌,榆木,18世纪,长103cm,宽103cm,高87 cm。北京美轮博物馆藏。

  五、圆角柜。在美国人柯惕斯(MR CURTIS EVARTS)位于上海的家具会所“善居”,陈设有一件有柜堂二屉带闩杆四抹门朱红漆圆角柜、铜的配件亦完全相同的圆角柜,柜门的底部设有柜堂,外置三个抽屉,但实际上,居中的抽屉为中空,仅为装饰。经放射性碳14检测,其制作年代约在公元13世纪。为该时期圆角柜代表作品。

图9 陕西三层全敞佛龛格架,西北杨木,17世纪,长139cm,宽30cm, 高177cm。北京美轮博物馆藏。图9 陕西三层全敞佛龛格架,西北杨木,17世纪,长139cm,宽30cm, 高177cm。北京美轮博物馆藏。

  六、佛龛。图9展示的陕西三层全敞佛龛格架,原本五彩的漆饰已尽皆脱落,残存于身的雕刻纹饰表征的依稀是波斯与草原文化的风格。它不仅仅是用来作为书籍的存放与工艺品的陈设,亦因其中心位置所安装的券口,于是仍具备佛龛的功能。

图10 清早期山西平遥正面怒脸四爪团龙髹黑漆供案,榆木。图10 清早期山西平遥正面怒脸四爪团龙髹黑漆供案,榆木。

  七、供案。图10展示的清早期山西平遥正面怒脸四爪团龙髹黑漆供案,该案与藏传佛教保持有一定的联系,以珊瑚为着色原料的火石红来装饰的怒脸团龙,张弛有力,象征着王权与宗教的尊严。

  我们将在下期的文章中介绍有关江南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家具家居方面的一些内容。

  【未完待续】

  注:

  ①吊头,是一个木工术语,指的是所有以案形结构为基本主体单元所设计制作的家具,其腿足以缩进案面之下的形式安装,而案面探出在腿足之外的那个部分。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