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华的书法近作:敦厚质朴
沈伟
汉代语言学家杨雄在《法言》中有言:“书,心画也。”
这句话原本是讲书面文字的书写,后来被人们引申为关于书法的一句名言,它所要强调的,是书法艺术所内在的情绪和情感性质,以及书法创作过程中所蕴含的书写者内心世界的外显。
张少华的书法,确实如其个人的性格:含蓄、随和、敦厚、朴素。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张少华受了时风的影响,曾花过大量时间钻研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等人的个性派行草书,通过吸收晚明书风在字形和章法形式感上的跌宕和夸张变化,寻找当代书法与现实生活节奏气息的契合。然而晚明的书风,是出于个性张扬而浮躁的时代风气,且不乏狂禅一般的自我膨胀,很快的,张少华就认识到了这样的一种书法风格,并不相符他个人的内心气质,于是,他转而思考如何将这些新的趣味与他此前长期磨练的传统书法相调和,在中正平和的整体格调中求得面貌上变化,从而回归了儒家美学理想的温柔敦厚。
由彼时至今的二十多年,张少华就很少再受到书法界连续不断的流行书风的影响。他参与了书法理论的各种研讨,形成了自己对于书法艺术传统的理解,并在大量的“碑”与“帖”之间寻找借鉴和参照,在坚持不懈的书法创作中,保持着淡泊平静的心境。
张少华传统一路的书法特点较为明晰:其用笔绵而缓,点划之间加以一波三折的顿挫,其字形方正,其章法随书写文字的多寡自然而然,并不作刻意的虚实节奏变化,因此在整体的气息上以舒缓、伸展为主,趋于静态之美。
然而值得肯定的是,张少华也并不是一个传统文化的保守者。他不满足于传统书法的一味延续,作为一个当代的书法艺术家,他也经常通过一些具有探索意味的书法“实验”,来体味书法的形式感在“墨象”方面的艺术表达空间。这一新的探索性创作,缘起于上世纪中期的众多革新派书法家对于西方现代派抽象艺术的响应,也可以被视为东方传统艺术形态在现时代的积极转换,而且在这样一批艺术家的努力实践中,也不乏早期书法理论的基因。
东汉蔡邕在他的《笔论》说:“书之为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而到了宋代,黄庭坚则在一段题跋中说:“书本无法,观万象而书。”
从这样的角度上来看,传统书法能够获得丰富的视觉技法经验,就是与这样一些理论上的支持有关,并且使得书法作为一门视觉艺术,早就已经超越了单纯文字形体的书写。而对于当代的书法变革者来讲,传统书法的字形、章法,以及墨色层次的运用,也是可以通过现代派艺术的启发而进一步发生变化的,并由此进入当代人的审美习性和艺术范畴。
在张少华的这样一批实验作品中,书写文字的内容,已不再是为了读取文学性的意境或格言警句的哲思,而是完全为了视觉艺术形态自身的需要。因此,他常常选取字形本身就富于线条和结构张力变化的少字数组合,设计出既不脱离文字辨认,又颇具形式美感的作品,甚至从绘画艺术中汲取经验,运用了拼贴和处理肌理的表现手法,使单纯的墨笔线条与丰富而微妙的载体空间发生碰撞,并达成一团和气。
综合看待张少华两大类或两个方向上的创作,其主要的美学追求,仍然是以“中和之美”为主线的。
尚“和”观念,流行于商周,所谓“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国语·郑语》),讲究不同对立因素之间的和谐统一。尚“中”观念,同样流行于商周,追求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如音乐之中“考中声而量之以制”。而儒家的“中庸”,则是“中和”境界的延伸,强调了人本自觉的控制和调节,又反过来影响了中国艺术的根本气质。事实上,“中和之美”,仍有效地以做人、处世、行事、为艺的整体协调性和统一性发挥着作用,令这一传统的气脉在当代的时空中余音不绝。
张少华的书法作品,极其符合其个人的生活体验和艺术领悟,且内在地贯注着传统的理性。正因为如此,其作品在满足他个人创作的精神快慰的同时,也让众多的同道同好者在鉴赏和领略的过程中获得共鸣。
清代刘熙载《艺概》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