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观后感

2013年05月30日 06:49   第一财经日报  

  吴君亮

  谈论香港巴塞尔有好一阵子了,对它的处女秀颇期待,去看了,但似乎没有预期得那么好。我个人感觉,不仅画廊的阵容好像有所弱化,推出的作品似也不及去年、前年香港国际艺术展丰富和精彩。

  此前两届香港国际艺术展上,你能看到罗斯科的作品、好几张德库宁的作品、好几张塞·托姆布雷的作品和弗朗西斯·培根的肖像作品,但在这一次,他们的作品已难见到。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的作品,也比前两次明显减少。没有安迪·沃霍尔的重要作品。

  是画廊的热情因前两界展会上生意不及预期而有所退却?是画商发现这虽然是一个不缺钱的地区,但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和热爱仍还处在培育的早期?还是香港特区政府对展览的资助因换了主办方而有所减少,因而加大了参展商的费用成本?或者各种因素兼而有之?

  展位布在一楼的白立方,一如既往,还是把它的明星达明恩·赫斯特作为主打,不过阵势比去年似乎要安静一些。尽管白立方名声依然显赫,尽管其展出的作品一直不乏前卫性的争论,但它的当家花旦赫斯特和翠西·艾敏(Tracey Emin)毕竟已是老话题了,而且带来的作品也普普通通,所以整个展位并不是那么光彩照人。如果白立方不能发掘新秀,赫斯特、翠西·艾敏等老树也长不出新芽,人们或许会问,“红旗到底还能扛多久?”

  白立方带来翠西·艾敏的一件小雕塑“罗马人的标准”,个性鲜明。看似不经意地摆在角落里,其实你很难不注意到它。翠西好像并不会在乎人们对作品的好恶,她的一系列作品似乎在告诉我们,她的使命就是要让重大的话题贬值,而且她出场的身份是一位有钱有闲半有教养半无教养的妇女,而不是斗士,你能把她怎么样?问了问价钱,要价3.5万英镑,还算公道,应该还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进。

  高古轩的布展策略还是老套路,把弗洛伊德等人的几幅小画挂在一面侧墙上,再弯一个弯,隔出一个内室,里面挂几幅顶级大师的作品,而把他们最想要卖出的作品挂在看似不重要但各个视线都跑不掉的内墙上,它就是曾梵志的一幅风景。曾梵志应该还有潜力,但这幅大画好像就是为了这个展会而画的。为展会而画的作品,看上去大多缺乏画家真正创作时的那种内部力量。不过,高古轩和白立方一样,运气总是超级的好,他们的东西大概都是可以卖掉的。

  佩斯画廊的目的似乎很直接,就是要主推张晓刚[微博]。但张的新作确实有些让人失望。他早期的血缘系列是以病态的画面来揭示健康的力量,不但打动了观者,相信也打动着画家本人。他的新作依然是病态的画面,但却未能揭示出健康的力量。故事讲得别扭,后面也没东西,打动不了画家本人,当然也打动不了看画的人。而他的那些雕塑实在不应该拿出来,因为那些东西更像是一位苦闷的研究生的作品。总体上看,如同一些作家要超越自己早年的成名大作十分不易一样,晓刚在试图突破自己的努力时好像也遇到了困难。

  从技法和训练的角度讲,甚至从聪明和机灵上看,刘小东的画都让人喜欢,但是把他的这些教学和训练式的作品大批量地在巴塞尔这样的展会上展出,是否恰当?大家可以议一议。我不知代理他作品的这家画廊是怎样想的。

  去年在整个展会上看到有五张赵无极的画,今年好像一张都没有看到。但Tina Keng Gallery带来了好多常玉的画,让人大饱眼福。这些海外华人画于上世纪三五十年代的作品,让人看到了那个年代的人的美好心灵。Tina Keng真有本事,能弄来这么多好东西。记住这家画廊,以后可去逛逛。

  Ameringer画廊带来的几件汉斯·霍夫曼和罗伯特·马瑟韦尔的作品,闪耀着骄傲的光辉。这些都是本次展会上难得见到的东西。站在霍夫曼作品的面前,你会惊奇于你与这位开创时代的好汉站得是如此之近,从画面笔触的流动上你好像还能感受到他的呼吸。这位德国人在二战之前去到美国,在二战期间引领一帮天才画家参与创建了一个完整的画派——抽象主义,也因此将世界艺术的中心从巴黎搬到了纽约。(作者为深圳君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EO,收藏艺术品多年)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