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物光脸漂亮可不够 懂行懂法更重要

2016年09月20日10:31   天山网  收藏本文     

  据《京华时报》9月19日报道,日前,网帖《她有一张金喜善的脸,却在山西的一个寺庙,爬上爬下修了两年壁画》的火热,让一位修复文物的80后女孩备受关注。随后几天,该女壁画师又开始遭到网友质疑,认为其修复手法很不专业,不是在修文物而是在毁文物……一时间,关于文物保护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笔者认为,公众的质疑不无道理,但也不能忽视该女保护文物之心,对此事需要用客观态度去对待。有修复文物之心固然值得赞扬,但保护文物并不像保护小猫小狗那样简单,并不是只要有爱心有耐心有行动就可以的。保护文物更讲究的是是否专业、是否合法、是否有资质、是否方法得当等等,但凡有一项为否,那么贸然行动很容易好心办坏事,从保护文物变成了毁文物……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保护文物还是得懂行懂法懂基本原则。

  一是“保护为主”。要求文物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文物本体及其原生环境的保护和保存放在首位,要着重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理论研究,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对文物保护基础理论、管理体制、维修原则、基本方法的研究,深化对文物工作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研究,在实践中探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最佳途径。

  二是“抢救第一”。强调把抢救放在文物保护工作的首位,就是要引起人们对文物保护工作面临严峻形势的高度重视,同时应当注意两个问题:一要做好工作规划,抢救第一不是仓促行事、临时突击,而是要纳入到工作规划当中;二要注意日常维护,不能片面强调大修而忽视岁修,岁修做得好,不仅可以节约有限的人力物力,还可以避免大修给文物带来的伤筋动骨,延缓文物的衰老。

  三是“合理利用”。尽可能多地把得到有效保护的各类文物向社会推出,充分发挥文物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旅游和社会经济发展等的积极作用。在扩大开放、利用的同时,也要考虑文物的脆弱性,研究文物开放利用的合理方式并确定文物承受能力的界限,保证文物利用的合理、规范、有序。

  四是“加强管理”。继续深化文物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文物保护的机构建设和职能配置;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政策研究,制订更加科学、合理、严密、完善的规章、制度、政策和规划,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工作机制;增加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与手段,提高文物建档、保管、保护、展览、信息传播和科学研究水平;积极普及文物知识,宣传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及其重要作用,提高全民族的文物保护意识,努力完善国家保护为主、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保护的新体制。

  作者:苏芮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文物文物保护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