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书法入手看真假币的情况

2017年12月27日 10:4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个人感觉从古币书法入手,来鉴定古钱是非常有效的。众所周知,古人是用毛笔来写字的,毛笔同现代使用的钢笔、圆珠笔等硬笔不同,毛笔属于軟笔,对于一个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毛笔使用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想成为一个中级的软笔书法人才,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是很难达到的。从建国后,我们都提倡使用硬笔,民众在软笔书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古人使用毛笔是日常的书写工具,尤其是在文学领域书写水平的高低也是体现一个人文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古人特别注重书法能力。许多古币上的文字都是古代书法大家的作品。如大观通宝,是宋代皇帝宋徽宗的作品;泰和通宝楷书是金国皇帝金章宗的写的;泰和重宝篆书是金国大书法家党怀英的作品;咸风钱的书法一个是大书画家戴熙所书,另一种版也是出自名家之手。另外,有的古币上的文字虽然没有具体记载出自哪一个名家的手笔,但如果是一个懂得书法的人来看,绝大多数古币的文字都是成熟的书法,都是自成一格、自成一家的。更深刻的说,即使古钱币的上的文字不是名家之作,现代人想模仿古人的文字也是非常困难的,原因是每个人的文字都有各自的特点,书写古币文字的人早已经不存在了,古币的文字已经成为永久的历史,现代人想去模仿得一模一样是根本做不到的。基于此,个人感觉从文字的书法风格来鉴别(同种不同版的文字鉴别要看整体风格是否一致,不是看具体笔画有没有出入。如大观通宝折十,有多版,对于宋徽宗的书风,一版比照另一版就不能看哪一画有长短来鉴别,要看是不是徽宗所书),是一个有效的捷径

  这是铜范,古人用这种铜范来翻铸泥范,然后用泥范来铸币!

  这是古代叠范币。这里插一句铜质的问题,历史记载明代之后开始有大量黄铜,但有的书籍记载唐代就有黄铜。还有的说是由于中国古代有黄铜矿,所以有黄铜实物。无论哪种论调,都说明中国明代之前就有黄铜,也发现了具体的实物,但明代之前的黄铜颜色比之明清黄铜暗,略发灰色。

  这是天成元宝的铜范!

  这是古代叠范特征。有的字笔画有粘连,字饱满圆润,铸造是也是尊重了原作书法的风格。

  这是叠范币的钱背儿。后穿发扁。看自己手中的叠范币,还有许多特征。

  这是叠范币真假对比。左边的是真品,右边的是假币!虽然都是叠范特征,但仿品一上手非常生涩,有一种闯手的感觉。原因是钱范达不到古代的工艺水平,铸出的币没有古代的神韵。假币的笔画有修过,粗细不一,失去了原有的书法韵味,修笔画是因为所采用的铸造的原币笔画有粘连或者不清楚。

  看假币的天字和府字的笔画明显修过,缺乏圆润感。现代叠范币一上手感觉就不同,实物很容易区分真假。这币是知道假币这几天特意买回来给大家看的。

  这是翻砂铸造示意图。历史记载隋唐开始有,大规模铸造时在上面放许多母钱,然后浇铸,铸成后是一个钱树,然后逐个取下打磨。

  这是浇铸前的砂型!

  这是古代翻砂币,是用母钱为模铸造的。翻砂币的特点同叠范币不同,铸出的钱除了比原母钱稍小外,钱的文字,前后穿都不会有变化,因为砂型很软。

  这是翻沙钱币的背儿图!

  这是翻砂造假示意图

  用普通行用钱翻砂铸造图(别人的实验)。古代用母钱翻铸,母钱比普通钱稍大。古代是用雕母翻砂铸母,用铸母翻铸行用钱。现代无母钱只能用普通钱翻砂,所以现代造出的假币会稍小。这个图说直径无变化是错误的!因为原币已经是打磨过的了,后彷的这个没有打磨时与原币大小一致,打磨后还是小了一圈!所以遇到翻砂特征的钱币就用量直径来判断,但要注意是不是铸母。还要注意用同种同版的翻砂币去比较真品的翻砂币,不要用翻砂币去比较叠范币。

  古代真品

  这也是真品,无锈。传世品一般无锈,新疆、东北和内蒙许多出土品都锈薄,沙坑无锈,许多水坑钱也无锈,但除了传世品许多都有包浆。虽然锈不是断真假的唯一标准,但真正的复层锈和红斑绿锈相间的基本没问题,本人埋过一枚币好几年,生出的都是一层浮锈。

  现代仿品。看文字与真品一比较就看得出来,风格不同,应该不是书写出来的,从文字库调出来的。

  这是假币的背儿图。

  1、现代用机器制作的仿品。字的书法是对的,但细看有机器痕,这种东西有的有名的网络还在拍卖,也有少数入盒的。

  2

  3

  4。字修过。

  以上是从文字书法入手,说了古代叠范币与现代叠范币、古代翻砂币与现代翻砂币、现代机器制假币的特征和情况,目前也就存在这几种情况。遇到一枚币看文字书法过不过关,对照真谱和真品,然后看是古代叠范还是现代叠范,古代叠范特征的是真品;如果是翻砂币,就用量直径来鉴定,但也有少数扩沙范的仿品,会有缺点,边缘大小与真品有异。如果有现代机器痕,一票否定。特别提醒对照文字要注意另一个版别和出谱品。

  作者:久风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