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中天:文交所跨界创新 打“组合拳”
文/彭中天
文交所最为核心的是其实现文化艺术资源与资本对接的平台,不仅仅是份额化交易的平台,平台的公共性、公信力及社会化监督与保障等板块,要围绕文化资源与金融结合这一主线形成核心竞争力,要有利于创新、支持创新,并有能力支撑创新的发展。
12月23日上午,由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文交所”)、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的“2015文化金融论坛”聚焦文化与金融、互联网及其他产业之间的对接融合。
主办方之一上海文交所在论坛上发布了两个机构间的重要合作。上海文交所、上海银行、文金所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全国首个文化金融风控清算体系。上海文交所还将和一些机构进行战略合作,共建文化企业的征信体系,为文化信贷的关键环节——企业信用,建立一套企业信息库,金融、投资机构进驻文化企业将有矩可循。
上海报业集团是上海文交所的股东单位,其总经理高韵斐谈道,他们将继续支持上海文交所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支持文化金融的创新。合作方之一上海银行负责人谈到,近年来他们一直将养老金融、科技金融和文化金融作为特色业务,他们是首家服务于上海文交所平台的银行,将共同推进上海文交所下属的互联网信用平台。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秘书长张国春说:“文化和金融有机结合的前提是文化资源、产品的商品化、资产化、证券化,因此需要创新资产评估模式。”他们与上海文交所的合作,就是为了加强文化信息合作共享、推动资产评估与文化金融对接、跨机构合作建立征信大系统。
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总经理殷秩松接受采访时介绍,他们一直在做一个致力于盘活各类文化资源的专业交易机构。在打通文化和金融的对接上,文交所其实可以起到很重要的桥梁作用。比如,充分发挥自己在确权、确真、估价、定价、交易等方面的核心职能,使各类文化资源具备了“蜕变”为金融资产的可能性。对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版权产业,他们目前也在“微版权”上重点突破。民间积存了大量微型版权,但他们缺少版权认证、代理机构、变现渠道,因此需要机构为其做一系列中介工作,借助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自主发明的“版权印”和搭建的互联网交易机制,该项业务目前已初显峥嵘。殷秩松认为,文交所还可以利用自身和合作金融机构的信用基础,把文化消费品进行预售或融资,这块业务既符合国家普惠金融方向,也有利于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拓展文交所的创新经营。
专家观点
全国文化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秘书长 彭中天
文交所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使命,即把文化资源进行社会化和再分配,与产业进行有效的嫁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多层次文化资本市场等号召,这些领域恰恰是文交所应该去参与完成的。
文交所最大的方向就应该是创新,在与金融、科技、市场、产业的对接上进行创新,在内容、形式、业态、模式与标准上创新,在体制、机制、资源配置及跨界组合上创新,应当成为新文化生产力的代表者和推动者。同时,文交所在文化市场信用环境的打造、文化定价体系的确立、文化众筹平台的监管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文化电商平台对接上,都是大有可为的。
请关注彭中天微博:http://weibo.com/u/1572359143? source=blog
博客:http://blog.sina.com.cn/pengzhongtian
新浪收藏文交所频道
传递文化产权市场健康价值观
http://collection.sina.com.cn/wjs/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