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猴年纪念币价格大起大落背后的故事
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于1月16日发行了2016年贺岁普通纪念币,一经推出就被市场热炒,价格飙升。然而到了第二轮兑换,市场价格却一路下跌,猴币价格已从最高峰时的30元回落到了17元,许多人很不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过度的市场炒作必然导致藏品的快速上涨与下跌,这是正常的市场规律。那么2016年猴币到底还有没有收藏价值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纪念币发行的历程,探知它们背后的故事。
其实,我国普通纪念币的发行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到现在已走过32年,钱币市场从萌芽到成长,再到低潮,几经起伏变得越发理性与成熟。笔者认为,中国纪念币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4-1994):从无到有,探索前行的初级发展阶段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套金属流通纪念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普通纪念币,从此揭开了我国普通纪念币发行的序幕。但纪念币毕竟是新生事物,无论是制作、发行、流通都处于摸索阶段,加上信息渠道不畅,传播力度不够,人们对纪念币的关注度很低。
第二阶段(1995-2007):日臻成熟,成系列高速发展阶段
经过十几年的磨练,我国的纪念币发行进入规范成熟期,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信息发布更加规范,发行量固定,发行种类多,系列币形成规模。具体表现是,从“第四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念币”开始,发行信息的全部以公告形式发布,每种纪念币的发行量基本固定在1,000万枚,特种纪念币发行量固定在600-800万枚,只有港澳回归、周恩来、刘少奇三种纪念币的发行量达到了2,000万枚。每年纪念币发行套数固定在2-7套之间。这一时期也是钱币收藏热兴起的年代,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第一个普通纪念币收藏高潮,古玩市场纪念币摊前人头攒动,价格直线攀升。
第三阶段(2008-2014):偶遇波折,整顿规范低速前行阶段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纪念币发行时间普遍推迟,发行量大增,发行种类减少。本应在2009年阴历新年到来之前发行的牛年贺岁币,直到2009年11月才露面,发行量一下涨到3,000万枚。随后发行的虎年、兔年、龙年、蛇年、马年贺岁币发行量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发行量从3,000万到5,000万枚,再到 8,000万枚,2014年达到了1亿枚。发行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纪念币发行透明度得到加强,每当纪念币发行之日,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窗口就会出现人们争先兑换纪念币场面。
第四阶段(2014年-至今):全民收藏的时代
2014年是我国流通纪念币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备受全国人民瞩目的,同时也是流通币纪念币中最大的一个版块——生肖纪念币,完成了12年的轮转。
随着2015年第二轮生肖币转盘的启动,这一年来,羊年纪念币发行8000万枚、抗战币5亿枚、航天币1亿枚、生肖猴5亿枚。这都是央行为了限制和反对炒作纪念币,使得币商的炒作比较困难,盘子太大无法控盘;另外从现场排队兑换改为预约兑换和现场排队兑换相结合,尽量满足老百姓的大众收藏需求。
笔者认为,2016年猴币的涨跌情况属于正常的市场波动,2016猴币不是一次性投放完毕,而是分两批次投放,第一批次调拨1.7亿枚,第二批次调拨3.3亿枚,短期时间内猴币价格将受到抑制。不过从长期收藏和投资角度来看,2016年猴币行情依旧看好。
新浪收藏文交所频道
传递文化产权交易行业健康价值观
http://collection.sina.com.cn/wjs/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