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艺术:古朴又清丽的奇葩
■湖南长沙 廖文伟
操刀化腐朽 精妙说神奇
核雕虽然为些小之物,却称得上是微雕艺术园地一支古朴却又清丽的奇葩。
据相关典籍记载,早在两宋时期,即出现了精于核雕的民间艺人,但确凿见于著述而又出神入化之最早核雕作品,则出自明代艺人之手。
《清秘藏》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民间艺人,他“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 方寸小核”。明代人作《核舟记》,描述明代天启年间核雕艺人王毅(字叔远)所作桃核舟“东坡赤壁游”,人物栩栩如生,舟棹如画,此文新中国成立后曾被选进 中学语文课本。“东坡赤壁游”(图1)因此而被核雕技师们奉为经典,后起高手借它一展身手的不少。
明代人王叔远精雕之桃子核,邢献之精雕之核桃,夏白眼精雕之橄榄核,可谓核雕三绝,但其作品传世绝少。
清代有个叫邱山的核雕艺人,技艺精湛,作品传世亦少。晚清核雕艺人杨芝山的核桃雕“西园雅集图记”为其力作,林木扶疏处,怪石参差间,竟雕刻三组人物共19人,其精微之妙令人击节称奇。
光绪年间出生的核雕艺人都桂兰,技艺精湛绝妙,名闻遐迩。周恩来总理1955年出访,就曾挑选7件核雕作品,作为赠送外国元首的国家礼品。1957年原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访华,都桂兰时年已75岁高龄,仍应外交部之请,送来所刻核雕相赠。
核雕工艺代有传人,江苏吴县人陈素英,即为都桂兰之后又一民间核雕名家。
橄榄核、杏核、桃子核,皆是被人丢弃之物,核桃虽可食用,亦为平常之物,一经核雕艺人操刀雕刻,竟能化腐朽为神奇。凡核,或椭圆或扁圆,其中尤以山核桃 表面皱脊最为错综诡杂。我藏有四棱山核桃(图2)一对,未加雕琢,其皱脊之错综诡杂,竟无言以状其繁复。可以想见,核雕的构思设计,核雕的造型布局,核雕 的走刀运笔,皆比平面雕刻要艰难好几倍。
笔者有幸藏有核雕若干,愿搬来与读者诸君共赏。
皇帝爱揉手 岁寒出三友
首先要介绍给读者诸君的,是雕刻有中国民俗文化中传颂颇多的“岁寒三友”图画的揉手核桃(图3)。
揉手核桃现今的俗名叫健身球,为明清时期核雕的一种,健身、娱玩之物,一般为一对。艺人选取只有一条圈匝式皱脊且壳厚仁少,而又形状相近的两只山核桃雕 上图纹而成,掌上盘玩,“磕磕”作响,世人皆视其为时髦之物。文人学士闲庭静坐,王室贵胄后院赏花,手里盘玩着一对精美的揉手核桃,既可以愉悦而健身,又 可以添助雅逸,更能够彰显清高气质。
制作圆丸状物揉手健身、游戏把玩,其实早在汉代以前即出现。汉代画像砖上的抛丸图,再现了古人抛玩圆丸状物当游戏的场景。故宫博物院收藏着十余对揉手核 桃,有雕仙人祝寿的,有天生连理并蒂的,大多附有“丹贝勒预备”、“恭进”等墨书,表明为王公贵族贡献皇室的,用极考究锦盒装盛。皇亲国戚都视揉手核桃为 珍稀之物,市井之中,哪有不视其为拱璧之理。
“岁寒三友”揉手核桃呈不规则椭圆状,色泽紫褐,润亮生辉,最大直径不足4厘米。艺人利用圈匝式皱脊之两侧雕刻成一松一梅,松树苍劲,梅树欹古,丛竹则 繁茂于乱石之中。方寸之中,寒梅绽放,松针坚洁,翠竹摇风;对冰天雪地无所畏惧的共同品德,铸造了它们千古不渝的“岁寒三友”佳话。艺人巧妙地利用核桃上 错落参差的桔梗皱脊施以刀笔,梅花便瓣芯清清晰晰,松叶则针针可分可数,树叶竟婆娑错落有致,花迭叶累的,竟然可见五六个层次。于是如诗如画,如唱如吟, 手上有诗画,心中有乐曲,文玩雅物好揉手。
罗汉一十八 福禄寿三星
耳熟能详的“十八罗汉”,雕上小小核桃(图4),又是另一种情状。核雕呈梨状,色泽棕红油润,老气盎然。作者依凭硬核皱脊回谷式的错杂刻面循势造型,罗 汉或正襟危坐,或岸立啸风,或双掌合十,或开怀朗笑,神情态势各不相同。施刀细腻,手法老到,粗犷处勾勒刚劲,精微间线条柔绵,意到手到,揽云天雾海中的 十八位罗汉于一核。
“十八罗汉”核桃雕佩挂于腰间,赏玩于案头,畅想着具有“最高果位”的罗汉们为你驱灭烦恼贪痴,替你争取衣食无忧,让你脱离生死轮回,便如佛光罩体一般,可以乐哉悠哉了。
“福禄寿”桃子核组雕(图5),皆高不过2.8厘米,熟滑润亮,色泽棕红。其中以寿星雕刻最为传神,眉眼慈祥,美髯垂胸,精神矍烁,袍服结带宽松得体。 福星比寿星胖大些许,体形敦厚,笑容可掬,刀法虽显见比寿星工艺简洁爽利,富贵气依旧逼人。禄星胖瘦高矮介乎福寿二星之间,其用刀之简洁一如福星,而笑脸 却更加明朗,莫非作者要留他个见钱眼开的笑柄?且三星中唯寿星须眉衣褶写工而其他二星写意,又莫非捉刀人自嘲与福禄无缘,唯求淡泊以求长寿?
三星脱刀之日,想见约百年以上,硬核上竟像古瓷一般开了片纹,粗细错落,但皆纹而不裂,平添了几多古旧香色。终不知哪一位最先买了“三星”来,把玩于掌上足以怡情,悬佩于腰间尤可养性,集“福禄寿”于一己。
桃子核虽小而又小,却包罗了人生大愿,“三星”的主人,想是用它们来聊以自慰的。
龙腾螭跃好 嬉戏翻云天
明代“九螭”揉手核桃(图6)和清代“九龙”揉手核桃(图7-1、7-2)各有千秋,我是特地留做压阵之说的。
“九螭”揉手核桃呈不规则椭圆状,色泽紫褐脂亮,有滋润感,手感熟滑,是积旧熟陈之物。
螭与龙皆为龙,而九条龙至尊至极,于是汉魏时有九龙殿,五代往下有九龙帐、九龙冠、九龙袍、九龙壁、九龙柱,不一而足,龙的图腾成了中华文明的象征。
“九螭”揉手核桃和“九龙”揉手核桃,皆选取山核桃雕制。艺人依凭胸竹驾驭刀笔,将满刀错综复杂皱脊桔梗之核壳,视之为混沌一天地,雕卷云飘飘,雕紫气 漫漫,九螭或屈侧回首腾挪于朵云之上,或昂头舒展在雾漫之中。而“九龙”揉手核桃之九龙,穿飞翻腾,推云拨雾,或两现其身,或凌云直上。小小核桃,龙腾螭 跃,皆嬉戏翻飞于云天雾海之中。
山核桃错 杂的表面皱脊有如纵横交结的高岗深谷,捉刀者不单要具备巧借这种复杂形貌为九螭、九龙作意向造型的能力,更要具备依据刀路随时修改意向造型的丰富联想,设 计布局力求九螭、九龙不拥不塞,螭与螭有呼应,龙与龙有顾盼,云与气有贯通,“球”与“球”分立而又浑然一气。
“九螭”揉手核桃刀路粗犷,线条圆转不足而刚健有余,野趣重于雅逸。操刀艺人,分明注重造型而不在细微处的精雕细琢,螭头明显为“方斗型”。“九龙”揉 手核桃紫铜色泽,手感滋润熟滑,刀法圆润,线条细婉,图面虽繁满,但龙与龙条分缕晰,鳞甲分明。至于用刀之大胆,想象之丰富,构图布局之疏朗繁满错杂有 致,皆可见驾轻就熟之功力。尽管这两件揉手核桃皆未署款字,谁又能说,它的作者不能享有无名大师之誉?
来源:收藏快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