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说华服:满碛寒光生铁衣

2017年08月25日 10:38 新浪天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华 梅

  朱日和训练基地练兵场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盛大阅兵式已经过去多日,但是那些英勇善战雄姿勃勃的军人形象,那些满眼望去尽是迷彩作训服的9个作战群、34个地面方队和空中梯队的实战状态,那些战车碾过土路扬起的滚滚沙尘,依然让人感到震撼不已。

  这次阅兵与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有多处不同。从服饰文化学角度看,上一次的军服军容是规格考究、队列严整、威慑力强,同时形象鲜亮,体现出大国的现代化部队整体面貌,而这次就是沙场大点兵。将官与士兵从训练场直接走上阅兵式,从阅兵式可以直接上战场,真个是雄浑无比的威武之师。

  媒体上综合报道时用的一个题目是:《金戈铁马动山川,碧血丹心筑长城》,这使我联想到古人诗中的战场戎装形象。有些虽然年代已久远,可是那种雄心壮志与必胜信念,依然能跳出纸面,至今令人热血沸腾。

  古诗中有关戎装的记述主要有“金甲”与“铁衣”两种。唐代经济繁荣,民服华丽,军服也华丽,这从敦煌石窟的天王像上看得很清楚。当年讲究军服的款式,头上有兜鍪,身上有铠甲,铠甲上的兽头吞口既能威慑对方,又能提升自我的必胜信心,同时穿用的战裙上有花纹,长靴上也有诸多精致纹样,胸前有两个圆护的明光铠更是让将士熠熠生辉。金甲象征着大唐的昌盛与强大,因而唐代边塞诗人诗句中经常出现金甲。

  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曾以奇峻挺拔的笔法,为后人留下了唐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出征途中“将军金甲夜不脱”的动人场景。这并非“金甲”在唐边塞诗中的首次出现,王昌龄早就在“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塑造了英武高大的金甲将军形象。其他描写“金甲”的诗篇,还包括李白《胡无人》中的“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以及卢纶《塞下曲》中的:“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这样多的著名诗人都着力描写金甲,可见其地位之殊,意义之重。正统史书中也不乏将领着金甲的记述,如《新唐书·李勣传》中记:“秦王为上将,勣为下将,皆服金甲。”在这些气魄宏大的诗歌中,高级别的将军普遍以金甲形象出现,显然这种情况在唐代具有普遍性。这里所说的“金甲”,有的是在铁甲上涂金漆,有的就是指金属制成的铠甲,中国人有将金属统称为“金”的习惯。“金革”还是兵器铠甲的总称,早在《礼记·中庸》中记有“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可以引申为战争。那么,有没有用黄金作饰的铠甲呢?有,1979年,山东临淄大武村西汉齐王墓即出土了一领金银饰甲,菱形的金银饰片固定在铁甲片上,生动再现了汉武帝时期,也就是西域初开时期的王族铠甲特征。当然,这种以贵金属作装饰的铠甲,有可能是战时穿,也有可能专用于礼仪场合。

  最有战场“野味”“战味”的还是铁衣。铁衣,也称玄甲。从汉代开始广泛成为史书和文学作品中经常描述的战服,如曹丕在《至广陵于马上作》中即写:“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木兰辞》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唐太宗李世民曾创建“玄甲军”以起到侧翼突击、追击的作用,并在战斗中功勋卓著。玄,是黑色。《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载,在反击匈奴战役中立下彪炳功勋的年轻将领霍去病早逝后,汉武帝命令归降的南匈奴五万人着玄甲,即黑色的盔甲,从长安列队至茂陵以表纪念。“上哀悼之,发属国玄甲。”这在《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中有记载,并被注曰玄甲即铁甲。别管怎么说,诗中的铁衣都在强调铁甲的厚重和冷峻,更重要的是无可替代的阳刚之美。

  中国战国秦汉年间,戎装经历了由金属铠甲取代皮甲的历史转折,当时使用最多的是青铜,尤其用于头盔,古人称为兜鍪。很快,由于青铜质地和造价方面的原因,铁取其地位而代之。最早的铁甲出现于战国中期,后经过不断发展,演变为由甲身、双袖和垂缘三部分组成的典型汉代铁甲。1968年,在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了迄今最为完整的西汉铁甲,共由两千多片甲片编织而成。甲片分槐叶形和四角抹圆的长方形两种形状,普遍经过淬火,硬度与延展性均较好,使铠甲整体具有优越的防御功能。

  2015年大阅兵后我写的一篇文章,题为《甲光向日金鳞开》,这次有一句诗涌上心头,即李益的“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碛音qì,指浅水中的沙石,可指沙漠,用来歌颂这次的沙场扬威,简直再合适不过。

  来源:天津日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