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名人堂:杨曦

2017年09月01日 17:4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杨曦杨曦

  杨曦

  性  别:男

  出生年份:1964年

  籍  贯:江苏省

  现 居 地 :江苏省苏州市

  擅  长:雕刻工艺

  简介:

  杨曦,号南石,作为当今苏作玉雕工艺创新、探索代表人物,其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现代感,在继承传统工艺技法的同时,结合中国绘画技巧和现代设计理念,开创了玉雕“虚实结合”的新技法,丰富了玉雕的内在韵致,赋予了苏作玉雕崭新的生命。个性内敛低调、善思勤勉,与当今社会的浮躁涌动格格不入,安于游离喧嚣之外,安静地沉浸在他的琢玉世界里。但是在工艺创新思想上他却敏锐而灵动,刻意创新、永不停歇,用自己的艺术灵感和近乎完美的创作,正引领着苏州玉雕行业的步伐坚定前行,并终将在苏作玉雕这块艺术的土壤上划上属于他的极具时代特色、浓墨重彩的一笔。

月光下的龙凤牌整体月光下的龙凤牌整体

  荣誉称号:

  2005年被苏州市宣传部授苏州民间工艺家称号

  2006年被授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称号

  2007年担任第六届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评委。 担任第二届民间

  2008年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

  2008年被苏州市人民政府评为第一届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9年担任苏州市第二届子岗杯精品展评委

  2010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2011年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2011年被评为姑苏文化创新重点人才

  2012年被评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杨曦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评价:

  吴地的水土、人文、吴地延续千年的文化熏陶,造就了杨曦大师的艺术气质,他的创新源泉正是来自那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很多东西是处处留心习得的。他难能可贵地长期保持着一种对艺术的敏感度,对新的视觉表现形式和审美取向始终保持着一位创作者的敏锐嗅觉,将源于生活的启发,提升到艺术层面,最终转化为玉雕上来,用自己个性化、艺术化的玉雕语言,诠释着苏州玉雕的新涵义,为苏州玉雕注入新的艺术理念和思想。

  他的创作题材丰富,门类全面,技法多变,亦实亦虚,从观音系列、水乡系列、江南风韵、到如今的银杏系列,善于思考与总结,贯穿了杨曦大师的思想和个性,在创新中透出灵光,极具艺术魅力,也逐渐形成了有一定市场认可度的品牌。

  艺术技艺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与创新,师传统而不求创新,艺术则千篇一律,毫无生机可言,只求创新而不师传统,创新如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师古而不泥古”是杨曦对自己艺术的要求。创新离不开深厚的美术功底,更离不开潜心的艺术训练,而这两点杨曦兼而有之。早年苏州工艺美术专业学校学习练就他扎实的造型能力,计划经济时代玉雕厂的工作经历为他潜心钻研玉雕提供了可能,这两点的很好结合让杨曦在玉雕创作、创新上更加游刃有余。

  从人物、山水、花鸟到立体雕、高浮雕、浅浮雕,从平面设计构成的应用到虚实结合的运用,从传统的龙、狮题材到百姓喜闻乐见的吉祥饰品,杨曦的玉石雕刻题材涉猎之广、造型变化之大、表现力之丰富让人叹为观止。对杨曦而言,创新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他把创新看成艺术创作的生命,而创新也伴随他艺术创作的始终,2000年以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设计构成理念的引入让他的作品突破传统束缚,呈现出别样的风貌,而“留白”等虚实结合的运用让他的作品在灵动之外更多了几分深邃。如今,他又把眼光放在了“观音”题材的创作上,用现代人的审美思维。

  一个艺术家的杰出,不只在于其作品的卓越,更在于其对行业发展和社会文化传承的贡献。作为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苏州民间工艺家、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曦深深意识到“苏玉”传承的重要性,视其为使命亦是责任。一方面,他在努力把玉雕的理念和创新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看到背后的他,而不是一味的去单纯模仿其作品;另一方面,他也在出版专著,并试图亲自教授一批年轻人。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这些努力,能对“苏玉”的传承和健康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他也希望国家能改革相关制度,把“苏玉”引入大学课堂,同时让更多科班出身、美术基础扎实的人投入到“苏玉”的创作中来。只有这样“苏玉”的发展才是良性的,可持续的。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杨曦玉雕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