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热:展览时代书法面面观(4)

2014年12月25日 15:21   新浪收藏  微博 收藏本文     

  提出书法家学者化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个书法家,以全面、深厚的文化素养为基础,从而深化艺术创作思想,增强艺术创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这里面有一个最基本的立场,即书法立场丧失的问题。书法家是艺术家,运用书法艺术的表现语言,创作书法艺术作品是其社会价值;学者的任务则是做学问,在某一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中作专题研究而有所建树。艺术家与学者有联系,尤其是鉴于书法艺术历史的特殊性,古代对书法的认识与品评每每与“文”和“人”联系在一起,历史上有许多书家同时也是学者,但从理论上、概念上讲,书法家学者化,这一个“化”字,就把书法家的独立品格“化”掉了,就失去了书法最基本的立足之地。一切学问,尤其是与书法艺术关系密切的学问如文学、古文字学、碑帖学、金石学等,都是书法艺术的基础,但还不能算作书法艺术本体的内容,在书法家手里,这就是书法的本体立场。

  我们无意反对提倡书法家多读书,丰厚的知识学养是书法艺术创作的潜在基础,但知识学养不能取代书法艺术创作。我们也无意反对提倡书法家写自作诗词,不要总抄写唐诗宋词,但书家与诗人也是两回事,不能以诗人取代书家。当然上才者可以兼之,就如同有些歌星自己也能作曲一样,但作曲家与演唱家的社会分工是很明确的。认为唐诗宋词过时了,不能表现20世纪末的时代风采,这话也有道理,但是属另外一个范畴的道理,不是立足书法艺术立场的道理,是以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和语言艺术取代、等同、混淆书法的形式艺术。这就如同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个伟大的、奋发有为的时代,只有笔墨淋漓、形制宏大的作品才能表现时代精神的说法一样,是以意识形态取代、混淆艺术形式,是丧失书法本体立场的一种表现。

  前面谈及书斋时代书法是艺术和文乃至人密不可分、合和为一,共同构成了书法艺术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标准,表面的看,当下书法作品的书写内容缺乏文化,当代书家不读书只在技巧上挖空心机而争奇斗艳,而深层的,是作品文化属性及作者人格魅力的缺乏,突出了形式及完成这种形式的技法的空壳,而抽空了作为核心精神的文与人。为什么上世纪末在书法展览年中会出现“明清现象”?我们以明末清初的代表性书家王铎作例分析。

  王铎书法是二王帖学正脉传下来的,王铎书法内含着儒家所崇尚的“雅意”。面对大幅的王铎书作,感受着一种说焉不清的庙堂之高的气象,有着中国传统文人士夫所特有的一种精神表现,这是其书法中内蕴的精神。而其笔墨表现及章法经营,则明显能与当代重表现、重个性的创作理念相接轨。王铎书法不但注重形式的表现(空间性),而且注重书写的自由与酣畅(时序性),不但具有作品外在的形式表现力,而且内蕴着厚重的文化性。王铎书法郁郁苍苍,一种郁结不散的盘礴之气在他的书法中得到宣泄,王铎人生的悲剧性铸就了他书法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美,这种郁结不散的盘礴之气只可感受而不可言状,是作者精神气质的乃至人生经历在书法中的表现。王铎书法兼具内涵的文化厚度、形式的表现力和作者精神气质表现的三方面,其文化厚重并非通过书写内容才表现出来,相反,他传世的许多精典作品是把二王传世法帖放大开来在大幅的纸或绢素上痛快淋漓地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今天我们可视为“无内容书法”(指文字内容),而不假诗文内容的纯形式表现同样能传达出文化精神和庙堂气象。另一方面在王铎的笔墨表现中,自然流淌着他的气质精神乃至其悲剧性的人生经历,其书作中并没有刻意表现自我,而“我”却无处不在,而当下展览时代书法创作突出形式而缺失文化气象与人的精神世界,从王铎为代表的明末清初书家的作品中我们可得到一种启示。

  提高书法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书家的文化素质,我觉得写什么固然重要,但只是具体的、形质的,而本质的是要提倡书法家做一个文化人,也就是过去所说的“读书人”,传统中所谓的文人有两种内涵,一是指其学识胸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学而思、思而学之类的,二是指其风骨情操,这一点最重要,也是当下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书法界失落最多、亟待唤回的一种传统文化精神核心。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今只剩下了“艺”,而置道德于不顾,这是最值得反思、最焦虑的问题。这个问题,古贤早有说法:“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其中的意诚与心正是当下书法人应重温的古训。

  七、展览时代书法多元一体、多样共生的新局面。

  展览时代的书法是丰富多元的。从作者群的构成、创作的社会价值取向、审美取向到形式与技法等方面都呈现着丰富多元的特点。上个世纪末二十年中,国展、中青展曾经是最引人关注、影响力最大、参与作者最广泛、探索性与创造性最突出、引发的学术思考最多的专业展览,在这个舞台上培养和推出了许多优秀书家,成为当代书法的骨干力量,其历史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当代书法创作的持续繁荣,同经济发展一样,书坛出现了多元一体、共存共荣、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推进书法发展的局面。不同群体、不同志趣、不同创作理念的作者自然而然地聚合在一起,开展着多元的、丰富多彩的书法创作与研究行动。这是状况不是因为人为的倡导,而是顺时而生发的一种趋势。

  虽然,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国展与其他单项展仍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应当承认这样的事实:其对作者的凝聚力与专业影响力已有所褪色。举一个例子,1992年五届全国书展中,张海先生没有出任评委,他以一个普通作者的身份通过正常渠道投稿,其作品经过层层评审,最后获得了全国奖。当时张海先生已是河南省书协主席、中国书协常务理事,以他在书法界的地位,尚能同普通作者一样向国展投稿,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书法界知名书家对当时国展的权威性、评委的专业公信力的认可和信任,体现了当时国展在作者的心中的地位。二是知名书家当时的心态,当时投稿的书法名家并非只有张海一人,而是还有很多,他们愿以一名普通作者的身份接受国展的评审,并没有以名家自居,而是对国展及评委会给以高度的专业信任职业道德的信任。但在今天的国展、兰亭展中,已见不到这样的名家自由来稿,说明国展的召感力和名家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当然也有办展模式中的具体问题,如国展展出作品一律不退件,有资历、有市场的作者自然不愿自己的作品“充公”,尤其是精品力作更不愿提供给不退件的展览。相比之下,全国美展就没有这样的问题,所以画家都愿意提供自己的精品力作参加全国美展,以尊重画家及作品为办展的基本理念,所以全国美展长期保持着专业代表性与权威性。

  全国书展之所以出现“褪色”的现象,究其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专业方面的。就参与作者的心态来说,国展的参与者或为入会或为获奖,怀着更多的功利目的,而其他群体性的专业活动参与者的目的则较为单纯,突出了对专业的尊重和人的在场。国展的作品特点是“展览体”,表现出的是像八股文一样的“应试书法”,而其他群体性展览的创作因为其相对解脱了功利目的,在创作中展示出更多自由与自然。随着书法的多元化繁荣发展,国展的专业权威性、评委的专业公信力、有影响力的作者的参与热情等等比起上个世纪有所褪色,以大而全的特点示人的国展难以表现出锐气与活力,国展从学术策划层面和实施操作过程都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完善与改革,以适应当下书法多元一体、多样共生的新局面。

  约三十年前上海《书法》举办的全国群众书法大赛及全国篆刻征评活动,其中获一等奖的十名作者给人留下的印象数十年不能磨灭,而如今国展、兰亭展的获奖作者则难以留下太多的痕迹,这是为什么?而一些由地方主办的评选活动也能引起书坛强力关注,比如浙江举办的“兰亭四十二子”的评选活动,就展示出了专业高度,产生了公信力,如此坚持一届一届推进下去,保持专业的纯正,不被社会性干扰所异化,就会成为一项有专业权威的、被社会和历史双重认可的专业品牌活动。又如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所举办的系列展览,以其突出办展的学术性主导而受到书法专业界的赞赏。每次办展都有明确的学术策划,选择一个具有学术意义的专题,从而使创作与研究深化。中国美术馆、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中囯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也都举办了许多具有明确学术策划的别开生面的展览和创研、教学活动。西泠印社举办的多种形式的艺术展、赛活动,举办的多届“孤山证印国际印学峰会”以及专题性的学术研究会,如“陈介祺学术研讨会”、“战国秦汉封泥研讨会”等等。苏州多次举办的书法史学研讨会,中国美院举办的高校书法教育研讨会,南京举办的古代书法创作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广东举办的康有为书法研讨会,以及《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媒体举办的一系列富有生气、富有创意、富有影响力的专业创作与研究活动,还有许许多多的个展,志同道合者的联展等等,共同汇成了当代书法多元一体繁荣发展的交响乐。而参与社会群体性的书法创作研究活动的作者由于少一些功利目的,所以能更自然与自由,表现出更纯的书法专业性,更能表现出以人为本。

  回顾我在《中国书法》工作的四年半时期内,一直注重社会与专业的包容性。关注古代经典与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重点介绍近现代书法成果与人物,先后对近现代已故的五十余位书家进行了专题研究与重点推介。因为这一时期与当代创作从时代上最为接近,从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审美立场上最能给当代人一些启示。在关注当下书法创作时,一方面重点推介展览时代培养的代表性书家,如开设当代青年书家学术提名栏目等,同时主动选择一些无意于竞争展览,但有创作资历、有水平、有自信力的书家,让书法界了解他们的学术思考、创作状态乃至生活状态,如饶宗颐、冯其庸、孙其峰、孙伯翔、毛峰、刘云泉、陈初生、叶一苇、刘江、陆家衡、陈巨锁、黄君实、王镛、王延凤、郭子绪、曹宝麟、徐本一等等,其中谷有荃、许亦农、沙曼翁、魏启后的专题推出不久,先生就逝世了,我们欣慰为忠实记录一段书法史做了实事。在关注书法创作主流的同时,推介探索性、试验性书法和加强对民间书法、基层书法的关注,既专题介绍了徐冰和韩美林的“天书”这种跨界的书法探索,又重点推出了林岫先生主持的西部书法教育活动及吴鸿清教授主持的“伏羲班”书法教学,把最基层、最贫困、最原生态的书法生活展示给书法界乃至社会。在重点关注以展览会为舞台的创作群体之外,全景式的、真实的展示古今书法,从而得到了业内乃至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当下书法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我们用显微镜作深入研究,同时也需要用广角镜作全景式的关注。

  以上由于是一篇发言稿,从行文到议论都不是一篇经过认真推敲的论文,如有偏颇或荒谬之处,敬请同道不吝指教。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 形式展览书法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