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多名画坐镇张靓颖MV 根本用不着她妈出来炒
文/云姣
因为家庭纠纷焦头烂额的张靓颖终于又光彩照人起来了——她发布了一个极为耀眼的英文新单《Dust My Shoulders Off》MV。在这个大片特效满天飞创意枯竭乏陈可善的年代,张靓颖这个MV简直是一股清流,达成了“娱乐+艺术”的跨界成就。她不仅穿越进了名画,而且还对名画原本的立意进行了“破坏”,让这些作品显得愈加生动起来。
在MV中,张靓颖穿越于11幅名画作品之间,将其串联成令人目不暇接的故事,怪诞而有趣。这11幅作品都是什么呢?有的很好认,比如掉了一只耳朵的梵高和紧张到变形的呐喊,不过更多的是觉得眼熟但就是叫不上名字的大师作品。下面,我们就来挨个看看,张靓颖究竟穿越了哪些作品~
《夜鹰》爱德华•霍普
该作品绘制于1942年,正值二战中,而震惊美国的珍珠港事件正发生于前一年。二战战场原本远离美国本土,珍珠港事件却让美国人真正的体会了战争的近在咫尺。在此时期被创作出的《夜鹰》,画面上画的却并不是美国人的焦虑和担忧,而是咖啡馆中倦怠安逸的片段。作为垃圾桶画派的爱德华•霍普,正试图用表面安逸的美国风物场景来衬托隐喻隐藏于美国人心底的恐惧和迷茫。图中穿红衣的女子,正是张靓颖第一次进入名画时的造型,只不过她不但没有参与其中,反而用她闯入者的身份打破了画面的沉寂,用莫名其妙的突入感冲破了原本人物的压抑。
《自画像》梵高
梵高的自画像被很自然的挂在原本看不到的咖啡馆墙壁上了。镜头转换,墙上挂着的梵高的自画像被咬掉了耳朵(如果你能看出是谁咬掉了梵高的耳朵,那你就暴露年龄了)——虽然这与原本的梵高自残大相径庭,但却用意料之外的幽默打破了梵高作品的忧郁气质。
梵高画过很多自画像,MV里用的这一幅创作于1889年,是梵高生前的最后一幅自画像,现藏于巴黎奥赛美术馆。在此作品中,梵高隐去了被割掉的耳朵,身着颜色清新却与不安定的背景融为一体的服装。这或许说明了梵高当时的状态,沉默而混乱。
《拾穗者》让•弗朗索瓦•米勒
梵高作品中常见的漩涡旋转起来,将画面带至下一个场景——“农民画家”米勒作品《拾穗者》。该作品是米勒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表现了农妇拾取麦穗的场景,无任何戏剧性。这也是米勒当时所追求的现实主义,不粉饰生活不追求戏剧,只描绘最真实的现实场景。不过在MV中,农妇们仿佛忽然觉醒了一般甩掉了麦穗,摆出与“朴实”完全相反的姿态,堪称最大的戏剧性反差~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约翰内斯•维米尔
农妇撑开的伞让画面再次切换,中间一直未动的农妇抬起头来变成了维米尔的经典肖像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维米尔是荷兰黄金时代的巨匠,一般认为此作品中的少女是他的女儿玛利亚。画作的尺幅很小,但少女茫然回眸的神情却让人仿佛被摄取魂魄欲罢不能。在张靓颖的MV中,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神情变得更为倨傲和确定,并与其他农妇一起变身装饰艺术风格盛行时期的女性,在浮夸的轿车上跳舞,产生的反差意外的十分有趣。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安德鲁•怀斯
怀斯的作品中一直有一种孤寂而悲怆的成分,这幅《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亦不例外。该作品创作于1948年,是使他失去父亲和一个两岁儿子的那场车祸发生的第三年。很多人认为这幅画是画家内心挣扎心情的写照。枯瘦疲惫的少女艰难的支起身子遥望远方的乌托邦,内心绝望而又期待的情绪仿佛要穿透画面弥漫开来。而在MV中,少女看到的却好像变成了那辆突然闯入的浮夸轿车,以至于虚弱的少女忽然变成了魅惑女郎,轻松扛起了火箭筒。剧情荒诞却好像又更贴近现实了一点,令人不由莞尔。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乔治•修拉
被击碎的画面变成了无数的圆球,恍惚让人想起了日本的波点魔女草间弥生。不过短暂的波点后树丛间闲适的下午就露了出来,变成了修拉名作《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修拉是新印象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这幅《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也被认为是最能体现新印象主义的作品。画面采用了点彩画法,这与草间弥生的波点似乎的确有相联系之处。在MV中点彩笔触变成了具象的圆点,纷纷浮动到了空中,让这幅里程碑般的作品瞬间鲜活起来。
《呐喊》爱德华•蒙克
关于此画的传播之广大概仅次于梵高的自画像了,扭曲的画面和不安的情绪是此作最吸引人的特征。蒙克画过数个版本的《呐喊》,其中1893年的版本是最为强烈的一幅。曾被一伙劫匪在60秒内迅速盗走,过程简单粗暴砸玻璃剪电线直接运走——非常符合作画主题,紧张又刺激。在MV中主角的呐喊被给出了一个理由,而后面两个人也有了更具体的角色——美国经典电影《黑衣人》中的主角组合。黑衣人对呐喊的主角实施了消除记忆操作,而后画面就转向了让主角呐喊的东西。
《圣安东尼的诱惑》萨尔瓦多•达利
试想哪个画家的作品能让人惊声尖叫?是达利。呐喊的主角看到的原来是达利画作中的惊悚巨象。
在这幅画家最富代表性的杰作中,达利描绘了圣东安尼被魔鬼诱惑的情景。魔鬼幻化成各种形态诱惑和威胁虔诚的教徒,而圣安东尼则高举十字架维护自己的内心。该作是里斯本一家教堂的祭祀画,但画家同时也借由此画隐喻了当时宗教和社会的混乱和疯狂。巨象和马匹尖锐细小的脚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阴森可怖。这幅画面变成了现实,也难怪会“呐喊”了。
《上与下》毛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
与其说埃舍尔是一个画家,不如说他是一个思想家。在这幅《上与下》中,人们行走的阶梯在房顶围绕成了一个怪圈,看似在上升,却始终在平地打转。精细严谨却令人困惑不解的画面是错觉版画大师埃舍尔的拿手好戏。在MV中,围绕打转的中心似乎是给出了一个有趣的解释。
《另一个世界》毛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
M V中美女下陷,人们继续在屋顶的阶梯上进行永无止境的循环。而塌陷跌落的空间里原来是埃舍尔的另一个作品,《另一个世界》。在此作中,埃舍尔用他精密巧妙的构图安排混乱了你的世界和逻辑,让你陷入一片难以理解的迷茫之中。
《人类之子》勒内•玛格丽特
苹果穿过埃舍尔的《另一个世界》,到达了最后一个作品,勒内•玛格丽特的《人类之子》。对于这幅画,玛格丽特表示被苹果遮住的脸的轮廓没有被真的破坏,人脸和苹果之间的关系就好像现实中的人与冲突,人们总是看到自己想要的,而对其他事实视而不见。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张靓颖《Dust My Shoulders Off》梵高呐喊米勒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