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友泰吴大观文物“回家” 行业巨擘曾是童年玩伴

2017年11月24日 11:11 新浪江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余友泰的饭盒余友泰的饭盒
余友泰曾赠送给学生的金笔余友泰曾赠送给学生的金笔
吴大观的政协委员证吴大观的政协委员证

  扬州网讯 今年是“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诞辰110周年,9月初,本报曾报道束星北文物捐赠故里广陵区头桥镇。记者昨从头桥镇获悉,今年还是头桥两位杰出乡贤——中国著名农机专家余友泰和“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分别诞辰100周年和101周年。最近,余友泰、吴大观文物捐赠故乡活动,分别在位于哈尔滨的东北农业大学和位于北京的中航工业科技委举行,首批捐赠的物件前天下午已顺利运到扬州,还有很多文物也将于今天运抵。

  他们曾是童年玩伴

  余友泰吴大观文物捐赠故乡头桥

  昨天,应邀参加捐赠活动的家乡代表团成员田峥一行回到扬州后,正抓紧整理运抵头桥的首批余友泰、吴大观文物。

  田峥告诉记者,这两位乡贤的亲友、单位捐赠的大宗文物种类繁多,有余友泰、吴大观生前的国家级、省级及外国高校、学会颁发的各种证书、奖章、代表证,有中央领导与吴大观子女的大合影,有余友泰撰写各种国际国内著作的办公桌,有余友泰及吴大观工作用的眼镜,还有两人的制图工具、字画、礼帽、军装、手表、相机、相册、手稿、金笔、书籍、唱片、资料光盘等。首批小件文物随接收小组于22日下午顺利抵扬,第二批大件文物预计将于今天到达家乡。

  在东北农业大学座谈期间,会场上不断滚动播放以东北农大和扬州头桥为背景的宣传片。余友泰之子余立对家乡代表说:“父母双亲都来自头桥,父亲临终立下遗嘱,一定要归葬故乡,今年我们将完成父亲的心愿,在此之前,我们先把父亲的遗物捐赠家乡,这是一批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的物品,带有时代的印迹,特别是改革开放伊始,父亲随中国代表团赴外国学习参观的照片,现在非常稀缺珍贵,我们全部捐赠给家乡头桥,以表达父亲对故乡的挚爱与深情。”

  在中航工业科技委座谈期间,吴大观之女吴晓云也向与会人士表示:“我父亲吴大观、母亲华国都是扬州人,前几天我闺女梁焱回了趟老家头桥寻根,看到不少父亲吴大观在家乡扬州的旧迹……我们都是头桥人的后代,把父亲遗物捐给家乡我们放心!以后家乡用来陈展,也能让更多头桥老家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由于余友泰与吴大观是童年玩伴,因此,余友泰子女还托家乡代表离开哈尔滨赴北京时,将余友泰百年诞辰纪念光盘带给吴大观子女……

  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

  一只饭盒

  曾装过老伴做的家乡菜

  余友泰是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农业系统工程学科的奠基人,他平素一心扑在事业上,为学科建设、高校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捐赠现场,余友泰之子余立手捧一只旧饭盒,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我记忆中,父亲几乎天天都很忙,繁忙的工作使他一生都没下过厨房。因为他每天在办公室中忙于编写、画图、计算,不但总是错过饭点,而且他自己也从来都不会做饭。”于是,余夫人拎着圆筒饭盒给余友泰送饭,几乎成了每天的常态。

  “母亲做的是扬州风味的家乡菜,她把米饭和炒菜分层装在饭盒的格子中送去,让父亲在东北也能够吃到老家头桥口味的饭菜,虽然条件艰苦些,但却能让父亲百忙之中吃饱肚子,品尝家乡的味道,以解乡愁。”

  正是这个看上去毫不起眼却充满爱的饭盒,支持着余友泰为中国农机现代化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支金笔

  陪同学生赴美国留学

  余友泰的学生李智广博士,捐赠了余老30年前赠送给他的一支金笔,并充满深情地回忆起老师当年赠笔的情景。

  “这支笔是敬爱的余老师在1987年12月初,我出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专门送给我的。出国前,当时学校让我去研究生处,通知我准备出国留学,我去征求余老师的意见。没想到他出乎意料地大力支持,还勉励我出国后一定要珍惜机会,刻苦努力学习,争取日后作出一番事业来。”

  李智广感触颇深地说,那次赠笔送行的谈话,对他影响极其深远,因此,30年来,他一直珍藏着这支笔,每次看到它,就会想起恩师对自己的深情厚望,“如今我把它从美国带回来捐赠给老师的家乡,愿老师家乡头桥的学子,也能将大师的精神永远薪火相传下去!”

  一件军大衣

  折射吴大观对航空事业的热爱

  吴大观之女吴晓云在北京吴大观的旧居中,捧出一件厚重的绿色军大衣,衣服很沉,抱在手中显得很吃力。

  她说:“这是我爸当年穿过的军装,这件大衣在《我的中国心》中也有记载。那时爸爸担任二所的技术副所长,主持二所的航空发动机研制与试验基地建设。后来二所实行了军队化管理,他被授予肩章两杠三星的技术上校。爸爸感到很自豪,穿上笔挺的军装,更有使命感,干活也更有劲了。”

  一本委员证

  见证吴大观为国尽责的信念

  吴晓云捐赠的吴大观遗物中,有一本红色封塑烫金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证”,翻开这本1990年3月1日颁发的证书,吴晓云说:“那时我爸已是73岁高龄,1990年他享受了政府特殊津贴,一年后又被评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老专家,那都是很高的荣誉了。但爸爸却总是扪心自问,盛名之下,又曾为自己的国家做了多少工作?他总是为自己不能尽到为国分忧的责任而感到惭愧。这本证书给他带来的荣誉感与责任感,也更加坚定了他继续为国尽责的信念。”

  吴晓云说,父亲的座右铭是“人生是施予不是索取”,他用一生在践行。  

  余友泰农业机械专家。江苏扬州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艺系。1947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曾任上海机械农垦处技术专员。建国后,历任东北农学院教授、教务长、副院长、院长,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主席,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进行土壤与钢铁、木板摩擦系数的测定研究。1959年主持设计出通用耕作机,获全国农具展览会设计奖。

  吴大观原名吴蔚升,江苏扬州人,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航空发动机专家。1944年赴美国,先后在莱可敏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和普拉特惠特尼(普惠)公司实习。1947年回国。曾任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常委、高级工程师。吴大观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创始人、奠基人、开拓者,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在吴大观93年的生命中,有68年与航空工业相伴;吴大观创下了中国航空工业的九项“第一”,为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

  通讯员 孙继刚 

  记  者 陶敏 文/图

  来源: 扬州网-扬州晚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