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十万元买奢侈品西装激怒老党员父亲写了篇论文
1982年,赵赵出生在新疆石河子,他的父亲赵非,1954年,出生在石河子新城,祖父给他起了一个叫“新元”的小名,喻意新疆的一员。
由于“黑五类”的出身,赵非青年时对参加集体生活颇为积极,在加入共青团的时刻,他激动得一夜未眠,立志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之后,赵非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教师工作多年,获得诸多荣誉,2013年光荣退休。
原本应该在2003年大学毕业的赵赵,没像父亲一样在体制内如此“幸运”。他因做行为裸奔,被监视居住,拖延毕业一年。从那时起,父子的命运就截然不同。2004年,赵赵去往北京,之后为艾未未工作多年。期间,赵赵和父亲不怎么沟通,也极少联系。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父亲来北京探望赵赵,颇为满意,赵非在后来的文章中写道:“我和夫人一同来北京,在儿子这小住几日。算是有了自己的住处,没有让我们住宾馆,我们也感到放心了。”
但赵非并不知道,那一年,赵赵用精液包裹克里斯托夫妇的碎布,在线等待一个裸聊的邀请,假装盲人在上海一日游,假扮武警在天安门站岗两小时。
2014 年底,赵赵去纽约准备个展“星空”,期间与相隔万里的父亲有过一次通话。在赵赵谈及美国的优越时,父亲勃然大怒,大骂美国是个屁,交流不欢而散。那年春 节,分开十余年的一家三口在北京团聚、定居。几个月后,赵赵邀请父母去纽约和洛杉矶参加他个展的开幕。起初,父亲为其感到骄傲,封闭的兵团生活经验,对走 出国门尤为看重。
第二年的一月,赵赵和父母去北京连卡佛挑选为开幕准备的衣物,三人同时看上一件Dolce &Gabbana的西装,在父母看来,这件西装像是为赵赵量身定做的。
赵赵让父母猜猜它的价格。
父亲看着这件领袖镶嵌着金属穗片、做工考究的西装,说可能很贵吧,至少也要几千块?
赵赵嘴一撇,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
这样的回答,对于赵非像是天方夜谭,在其经历中完全不可想象。
仍没回过神的父亲,被赵赵一连串逼问,你觉得呢?怎样?会买吗?
父亲回答,这件衣服的确很好,但,我不会买。这也太离谱了,我活这么大,就没听说过!
赵赵问为什么,是因为太贵了?
父亲说,当然,再好不就一件衣服而已。
赵赵继续追问,你不觉得它值吗?
父亲坚定的说道,我不觉得!
争执没有中止赵赵的行动,赵赵向店里的服务人员说,把这件衣服包好,我买了。
父亲先是一愣,愤怒终于涌上,“什么东西!”赵非愤然离开店铺,独自回家。那一刻,赵非看着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儿子的身影忽隐忽现。
母 亲的劝阻也没起到什么作用,在她看来,只要给她三千元,就能仿制一件一模一样的西装。这种信心,来自母亲在新疆石河子被服厂多年的工作经验。事情至此并未 结束,赵赵决定给母亲三千元,让她采办材料制作,并邀请愤怒的父亲,写篇论文谈论此事,毕竟父亲最喜欢、擅长的是写论文和入党申请书。
父 亲在论文中由此追问:“我们付出的劳动的价值在哪里?怎么衡量?如何体现?”母亲尽最大能力,寻找着每一个可能接近原版西装的零碎材料。然而,她所希望挑 战的,却是西方几百年来现代商业系统中某个昂贵的结晶。母亲固执的坚持,却也延续了岁月的痕迹,自身的价值,这件西装有了一个既不是这样、也不是那种的陌 生身份。
作品《西装》应运而生,它源自父子之间关于认识的较量。这件作品包括两件相似的西装,一篇几千字的论文,观众在这些物件和个人的真实关系里,发现它们的本质,这也是偶然事件的魅力:每一件物品都成为一个人的“替身”,勾连出三个真实而又立体的个人。
9月3日,赵赵近十年来最为重要的同名个展“赵赵ZHAO ZHAO”将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空间展出,策展人崔灿灿。
(文章节选自崔灿灿文章《咫尺与天涯》)
来源:YT云图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