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寻艺—《犁面沟篇》我们是犁面沟的村民(一)

2016年08月18日21:33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编者案] 当下,艺术界有一个广为流行的说法——“城市转向农村”,个人解读便是当下倡导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因为艺术源于生活,这是一种理念,更是他们的行动。走进大山,感受自然浑厚;走进田间,感受汗滴的艰涩;走进牧场,感受牛羊的浪漫;走进农院,感受炊烟的温馨;走进自然,感受灵魂与泥土结合的芬芳……艺术家们在这样一个追逐艺术信念的过程中获取灵感,重塑自我。

  近些年有不少的艺术家为了自己的艺术之梦,从窗明几净,车水马龙的城市中抽离出来,把自己的驻梦之地选在与天地最近的地方——大山深处。将自己“市民”的身份逐渐转换为“村民”。

  这一行为在常人眼中被定义为“特立独行”的“愤青”,“抛家舍业”的“中2群体”。难道他们真是这样?

  也许不然!

  因为他们有理想、有抱负,他们是社会成员中最喜欢思考而且极具艺术创造力的群体,他们可能身处物质困乏之境地但怀揣丰满的精神之追求。正如著名艺术家、策展人郭景涵对嵩山脚下“艺术村民”的描述“嵩山那帮人,是有自己想法的”。所以眼睛可能欺骗了你。

  艺术本身便具备偏执的特性。艺术家们不同层面上亦是“偏执家”,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往往会做出些常人眼中“出格”的事。就像聚集嵩山脚下的艺术家们,要将自己变成当地的“艺术村民”。他们有着高等艺术学府接受教育的经历,而且很多成员业已是这些高等艺术学府的教授或教师,社会上他们是被人敬仰的艺术家,城市里有他们安逸祥和的家庭,可以说他们是社会上层梯队的成员。但究其何由,这群艺术家们要从城市走进农村?

  是因为厌烦了城市的喧闹?是因为嵩山厚重的文化积淀?还是因为此地雄壮的山体轮廓?亦或是因为这里的静怡安详?亦或是……

  此次嵩山之行,一不为观山峰之壮美,二不为览沟壑之静雅,更不是为从全国各地集聚到嵩山农村的艺术家正名,而是要呈现一个隐藏在这嵩山沟沟落落里的“艺术村民”的寻梦现状。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看看这个不争名逐利只是在跟着其“追艺本心”走着,看着的艺术群体;在这天地之中,怀揣对美的追逐之梦,萦绕在是社会的无数种声音之下走着,看着的艺术群体;我们走着…… 看着……

  边走边看:犁面沟的艺术家们

  从郑州驱车到嵩山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

  此行第一站是嵩山连天峰下一个还保留着古韵的民居村落——犁面沟。如今这个村落因艺术家的入驻而蜚声远扬。

  驻足村口抬眼望去,犁面沟与我们平日所见的普通村落并无二致。零星的农舍,散落于青山之中;鸡鸣犬吠夹杂着鸟语花香,时至饭点也能看到炊烟袅袅之景象;不时会有村民扛锄裹锹经过山间小路,或去耕作,或忙完回家。一副常态化的“中国农村”景象,惊奇之处并不显眼,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普通静怡的山村,却承驻了一群对艺术执着追求的“艺术村民”的梦,这就是“犁面沟艺术部落”。

  伴着零星小雨,随着崎岖村道的指引我们来到犁面沟村一条深向大山的小巷,小巷两边是在村内固有民居基础上修缮之后的犁面沟艺术部落的聚集之地——“艺术村民的家”。

  “艺术村民的家”虽经后期修缮亦散发着“残垣断壁”的迹象,年久失修的荒凉。但重要的是,“家”已经有主人,而且新主人还是灵魂创造师。土坯青瓦的小舍依山而建,客厅、书房、卧室、工作室一应俱全,基础建制业已构建完备,其艺术创作的基本条件在这质朴、天然之地便具备了。

  永远的米大哥

  说起犁面沟这个艺术部落,它的聚合源于“米大哥”——金水区群艺馆的米乐峰(当地‘艺术村民’都称其为‘米大哥’、‘米哥’或‘老米’)。

  2012年秋,热忠艺术的老米发现一直关注的一众艺术家朋友们,正在四处寻找自己理想的艺术工作室。创建艺术家家园的想法就此萌生。而后,他通过和艺术家朋友们多次商议,决定要在文化积淀厚重的嵩山脚下觅一处承载“艺术梦想”的驻梦之地,欲搭建一个艺术平台“搞搞艺术那些事”。几经周折最终落脚于嵩山连天峰下的犁面沟(用犁面沟人的说法就是“犁面沟”选择了我们)。

  老米约了罗永进、张卫星、封曙光等十数名志趣相投的艺术好友开始打造这“驻梦之地”——犁面沟艺术部落。

  艺术的魅力是不受地理界限制约的。在“老米”的引领下,犁面沟艺术部落筹建的信息一经释放,省内外的各路艺术志士便纷至沓来,人气十足。

  犁面沟在禅宗音乐大典附近,距少林寺,嵩阳书院等很近,文化氛围与自然环境都符合大家“理想之地”的条件。“2010年石佛村说要拆迁,我们就开始找地方搬,找了一年多。”艺术家张卫星说,“最终确定这个地方,还是因为米乐峰米大哥付出的功劳。”

  艺术家罗永进眼中的“老米”——“老米为这个村子竭尽了全力,最终还是没等到开村,就倒下来了,他是我们大家的大哥。”

  在驻村艺术家们眼中,米乐峰是犁面沟的象征。他人缘好,朋友多,没事儿也喜欢喝两口儿。他热心有能量,构建“艺术部落”,为艺术家们做展览,搞研究,把身边的艺术家们聚到一起,在这个山沟沟里扛起了“犁面沟艺术部落”这道当代艺术的大旗。

  2013年底,犁面沟艺术部落在酝酿来年春天开村仪式暨当代艺术展之际,米大哥却于平安夜因病遽然离世,这对刚成立的“艺术部落”是个不小的打击,那段时间里,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

  犁面沟就是“老米”有形生命的最后一件作品。“艺术村民”们看在眼里,烙在心里,其艺术生命将在“犁面沟艺术部落”由这里的“艺术村民”们延续下去。“老米”没有看错人,凭借对艺术的这份执着,“艺术村民”们很快将悲痛化为追求艺术的动力,将“老米”的心血,大家共同的追求——“犁面沟艺术部落”全力开动起来。

  张卫星是在米乐峰去世后,被村里的“艺术村民”封为“沟长”。他是犁面沟艺术部落的发起者之一,是我们在这个艺术村落里见到的第一位“艺术村民”。他说,当年米大哥在时,大家还在一起讨论未来的犁面沟艺术部落、河南艺术家群体建设、艺术走向等一系列的具体方案。天有不测风云,不成想在“艺术部落”基本达到开放条件的时候,米大哥壮志未酬,先走一步。

  犁面沟艺术部落是“米大哥”艺术之路的延续,“艺术村民”们没有辜负“老米”的期望,自己的梦想。2014年的开村仪式轰轰烈烈,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成为河南的一道独特艺术景象。而且不断有全国的艺术家入驻犁面沟。

  之后,犁面沟的“艺术村民”们,策划了一场名为《永远的米哥艺术展》的艺术展,老米的生前好友、各路艺术同仁纷纷拿出作品参展,纪念这位“带头大哥”。

  《永远的米哥艺术展》还有一层重要意义:艺术与生命的关系。面对死亡我们才认真思考生命的终极价值和意义,而这正是艺术经常触及的话题。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类的精神是永恒的。艺术就是在人类生存过程中面对生命与精神不断探索产生的结果,艺术是延续我们生命的载体,而精神只有在艺术的形式中才能体现永恒的价值。

  农民的村与艺术家的村

  其实来到这偏远乡村的艺术家们不仅有着艺术梦,还揣着一个生活梦——寻找最原创的乡村状态,回到大自然中间。梦想有了,如何照进现实?

  走访中,不禁飘出一句流行语:“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艺术村民”们选择的是在原村落遗址上搭建自己的“驻梦地”。这个区域相对独立,而且保留了许多清末民初建筑的韵味,因年久失修,成断壁残垣之象,有的干脆倒掉了,无法住人。艺术家们选择犁面沟时看中的便是这原生态的古韵民居,遂要保持原貌。可想而知其后期的修缮工程量之大。

  这些老房子多是土坯房,想要达到修旧如旧,且不改变格局,想也颇费工夫。一是懂得传统土建的工艺人断代,相关的材料亦是难寻;另外,山里水资源短缺,用水多靠外给。这一系列现实问题成了新进“艺术村民”的眼前事。困难并不能动摇“艺术村民”追梦的决心,租房、打井、水电路架设、房屋修缮改造等一系列艰苦工作,花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其辛勤汗水的浇灌铸就了这个集居住、创作、展示、交流于一身的艺术部落,没有钢筋水泥般的坚固外象,但他们拥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坚定追求的凝结。

  在这样一处相对闭塞的山村里,艺术家们的长期驻扎,还是头一遭。村落修复好了,也可以入住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真正成为犁面沟“村民”?看着当地的农民异样的目光,艺术家们心里没底了。

  注重精神追求的艺术家与停留在物质追求层面的村民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在思想方面,还有生活方式,作息习惯等方面都大相径庭。虽然大部分艺术家们有在石佛艺术村的经历,但那是个城中村,早就与城市融为一体了,村民的思想与行为大多已经市民化。

  这里是传承已久的农村,找不到丁点的城市气息。在这块“净土”之上,艺术家们在努力融入。在保护当地的原生状态,古老的村庄的基础之上,改变自己并影响原有村民的思维方式,以求共生。

  艺术家们设计在不改变农村原来风貌的情况下,通过添加一些绿植和小的景观来改变村貌;帮助村民做一些民艺的发掘以助推村建;帮农民的孩子们做一些书画艺术类的公益课以得共融等等举措,来一点一滴地培养与村民的睦邻感情,以期取得相互的信任,不仅为了自己的艺术梦,也想达成他们的美丽乡建梦。

  采访中还了解到,艺术家们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能够安安生生地长久地住在这个地方,进行生活、工作、学习、创作。把自己融入这里的土地,这里的文化,这里的风俗,且将这里的土地,这里的文化,这里的风俗融合在艺术作品之中。

  也许犁面沟不是最佳的选择,但却是大家最愿意来最愿意长期驻守的地方。

  艺术理想与实践

  走进“艺术村民的家”,幽静安逸,抬眼就是望不见顶的雄壮大山,俯身便是老石旧砖里的细草青苔,远离外面世界的喧嚣,给人一种山静日长的感觉。

  近四十年来,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一些古老的村落渐渐地远离我们的视线,而一些有着“乡愁”和理想的人,总是想为我们的未来,留下一片平静,古色古香的村落。梅子说,她一来到这里就喜欢上了这里,现在基本上一有时间就会来这里居住生活。很多时候,她都是一个人在诺大的院子里呆着。

  其实,在这大山深处,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更能让人发现自然的美。

  张卫星最近一直在做陶瓷艺术的研究,他尝试将摄影的一些技术与理念在陶瓷创作上进行探索。有关时下民艺复兴的话题,他们已经付诸实践,像梅子正在研究的草木染和扎染。

草木染材料草木染材料

  草木染就是在自然之物上直接取色,院子里的核桃树,以及山里面的好多植物,都可以拿来作为原材料进行取色。

  另外,他们还在尝试做扎染。据考证和研究,扎染本起源于黄河流域。后因战乱,古中原人一直南迁,最终在西南云贵川那边的少数民族群落里得到保留,这项古老的工艺在黄河流域却失传了。

梅子梅子

  梅子希望这项技术恢复之后,可以在当地的农村进行普及,一方面可以带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另外还可以做为一种乡建特色,让农民当地就业,留在农村。从全国范围来看,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就是孙君,他发起的绿十字公益组织,一直致力于乡建的努力。他在信阳作的示范乡村项目郝塘村早已名声在外。

  张卫星说孙君上周刚来过这里,他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考察犁面沟的草木染项目,准备在这里做一个绿十字的女红培训基地,预计今年八月份正式开课。他们计划在这里做培训,学习草木染与女红手艺,回去再教给各个乡村的妇女,来进行活化农村,把农民留在乡村里,留在他们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上。

  另外,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一群来自城里的孩子,张卫星说这是他们做的一个少儿夏令营项目,这几十个孩子驻在村子里跟着他们学陶艺,绘画,扎染,以及摄影等艺术体验课。

  雨后的嵩山格外清新,澄清的晴空盖在这古朴而雄壮的嵩山之上,孩子们看着鲜活,我们也陶醉其中……

  带队老师领着孩子们踏着夕阳余晖走在山村小道上,稚嫩懵懂的眼睛肆无忌惮的侵略着这山乡风貌。

  犁面沟的艺术群象

  “犁面沟艺术部落”现在常驻的“艺术村民”有著名书画家封曙光,中国美院上海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罗永进,当代艺术家张卫星,摄影家张建彬,摄影家张伟民,古典家具收藏家郭桦、刘继光夫妇,及企业家书画收藏家马海发,茶艺师黄敏等人。此外上海师大的陈海燕,每年的夏天都会来这里住上一段时间。

  米乐峰去世后,大家推举有企业管理经验的马海发作为艺术部落的负责人,主要来处理艺术部落的基础运营事宜,遗憾的是此次的嵩山之行没能得见这位当值的“犁面沟艺术部落”的“艺术村长”。

“沟长”张卫星“沟长”张卫星

  “沟长”张卫星是位玩摄影艺术的当代艺术家,摄影是他的主业,兼做陶瓷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同时也做一些民间工艺的发掘、研究整理工作。在他的引导下我们来“犁面沟艺术村民的家”串门。

  来到微观当代艺术馆。叩开木门,我们在这里见到了做传统布艺的梅子,因为艺术家们都有自己的事业,目前在村里的不多。她是一年中在“村里”呆得最久的“艺术村民”。

  张卫星和梅子给我们介绍了艺术部落的情况,又讲了一些目前正在做的项目,如夏令营、草木染、女工等等,大家来这里是寻找自己理想中的东西的,来这里做自己随心所遇的事情,他们期望在这做的更好,更希望做一些有益的实践。

“艺术村民”的餐厅“艺术村民”的餐厅

  不大一会儿,夜幕四合,饭堂里叮叮当当开始准备晚餐。

  张卫星招乎大家去吃农家饭。这是艺术家们租的一处新宅,里里外外修得简约而雅致。席间,摄影家张伟民来了,他自谦摄影是个人爱好,和罗永进、张卫星相比自己还在学前班,需要再接再历。张伟民话不多,一直忙着招呼大家吃饭。不久,在犁面沟做当代艺术研究的陈海燕和她的好朋友湖北理工的吴英也从外地赶到村子。陈海燕是摄影家罗永进的学生,她在犁面沟开村的时候,就为艺术家们写过不少的评论文章。开村后,她每年的暑假都会到里住上一断。深入艺术家们的工作和生活,亲身感受着“艺术村民”对艺术最本真的追求。

张伟民张伟民

  饭桌上并没有城市应酬中“觥筹交错”的繁文缛节,简约质朴的“艺术村民”用村子里原生态的食材,为我们的到访接风。你一言,我一语,话匣子一打开,给我们倒的全是“艺术部落”的干货。

  张卫星“沟长”的雅号,就是在饭桌上被披露出来的。

  “艺术村民”们很好客,饭后意欲畅聊,大家喂饱肚子又回到小院,继续我们的嵩山寻艺之旅。畅谈中罗永进从外地参加活动到家,行囊还在车里,便一头扎进我们的小小聚会厅——“微观当代艺术馆”。罗老师的到来给我们的畅谈增加颇多亮点,也为这次夜谈带来了国内发达城市及国际方面的见解。

  大家促膝长谈间,也不忘记你一言我一语的拿沟长张卫星开玩笑,而谦和的沟长只是报以憨厚的“笑”并无反驳之意,看得出张卫星对“沟长”这一称谓是接受的。

“三爷”罗永进“三爷”罗永进

  罗永进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在摄影界名声远扬,为人随和豁达。当问及他的人生经历时,他自己笑说背景很复杂。祖藉四川,生在北京,长在张家口,学生时代在河南,大学毕业后在河南工作。后来又跑了很多地方,杭州、北京、上海等。

  当他谈到在这里的生活状态的时候,他笑说没有状态,自然而然,就像是一个人死了,在山上只留下一棵树。但生活本身不可能如此,无论如何回归,最终还是要恢复到某种秩序。犁面沟的艺术家们,目前处在一个比较松散的状态,大家各干各的事儿,但是在艺术创作上又有很多东西可以合起来。

  谈笑间,我们得知罗永进老师在村子里大家都称其为“三爷”,三爷为人豪爽,虽已入夜,还夹杂着零星小雨,三爷还是盛情的邀请我们到其“三爷府”做客。

  雨中再访犁面沟 

  犁面沟前后修复完整的是三个院子,入巷的3号院是罗永进的“府邸”。两个门神为其看家护院。推门而入,走入大家视线的是小院里 一处别致的露台,顶棚并没有繁琐的设计,而是几位艺术村民就地取材,用山沟里的树枝编制成的一件“鸟巢”般的吊灯。现代的白炽灯被枯枝包裹着,在漆黑的山间,放射出昏黄的光芒。笼罩在这光芒之下的便是废旧门板搭建成的茶席桌凳,古朴平实、没有了考究的精细,却多了一番村民们追求的直接,大家纷纷落坐。

  这时,从山里吹来的风,带着大山的气息与温度,使人不觉有些沉醉。昏暗的灯光下,来自不同地方的六七个人,因为共同的话题,而不时地生发出阵阵笑声。不久,一阵凉风吹来,几粒雨点打在身上。下雨了,雅聚也要暂告结束。

  夜间,嵩山的雨给人一种磅礴的气息。

  次日,雨停了。因为有一些话题,大家还意犹未尽,我们再次闯进犁面沟。雨后的村子更静了,也更漂亮了。那些草木,院落,甚至院落里的小景小致,都清新可人。

  梅子和张卫星各带了学生做扎染教学。看着孩子们的认真劲,雨也来凑热闹了。在雨中,我们又来到了“三爷”罗永进的小院,从外到里分为三户,本来是一户一道门,因为年久失修,院墙与隔墙早已塌圮。三爷在修复的时候,将一处断垣改成了一处照壁。走过照壁便是昨晚聊天的小露台,天的方亮让这昨晚被夜幕遮盖的静怡之所得露真颜。

教学中的“梅子”教学中的“梅子”
教学中的“沟长”教学中的“沟长”

  在“三爷”的茶室,我们的寻艺之旅伴着山雨继续着……

  他认为艺术家还是要抱团取暖,单独的一个艺术家、一个评论家并不能吸引大家过来,但是一个群体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聚集本身就是一种风景,值得大家去关注。一个艺术区域,如果是一群人去做一个事情,肯定会有一些意料不到的事,但是大家又能够相对的独立地去做事。毕竟这里与城市是不一样的,当下的艺术家们,都在寻找一些风景幽美的地方,很多都在逃离城市,大家各有各的玩法。

  但是从根本上,我们的艺术区域与国外的艺术区域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还是相对功利一些。像我们的老百姓,对艺术品的需求,一直是非常功利的。

海燕海燕

  陈海燕老师也有自己的独到看法,犁面沟艺术家们的艺术个性是多异的,虽然大家的目的不同,但这个圈子是非常包容的。大家都非常努力,但这里也有一些限定性的,比如用水的问题。原来要做的一些理想的事情,以及一些驻地计划,都不太容易实现,但是“艺术村民”们都在坚持着,坚持的不是享受这里的安逸和与世无争,而是为各自内心的艺术执念而坚持着。

  “三爷”——罗永进在上海有一个全摄影画廊,这是在摄影界全国为数不多的专业画廊之一。画廊位于莫干山艺术区。犁面沟的艺术家们从事摄影艺术的比重较大,市场本身尤其小,其生存空间亦属小众,所以这也让艺术家们有了更多的思考,去做更多的实践与努力。目前艺术品市场相对低迷的情况下,三爷的到来为“艺术部落”的村民带来了很大福利。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更何况在此人杰地灵的嵩山脚下聚集是一个有组织,有追求的,有情怀的“艺术部落”。他们驻扎于此并非因为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仅仅源于他们对艺术的原始追逐,由一个人在做一件事,变为一群人在做一件事,其能量的聚合,其艺术创造力的相互串联必会引起裂变,我们在关注,社会也在关注——犁面沟艺术部落。

  “艺术村民”摄影作品展示:

罗永进作品一罗永进作品一
罗永进作品二罗永进作品二
牛建海作品牛建海作品
彭祥杰作品彭祥杰作品
张伟民作品一张伟民作品一
张伟民作品二张伟民作品二
张卫星作品一张卫星作品一
张卫星作品二张卫星作品二
张卫星作品三张卫星作品三
张卫星作品四张卫星作品四

  文/朵多 闻韬

  艺术中原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嵩山寻艺村民犁面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