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新宇的世外心源

2016年12月25日14:56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一)

  孟新宇是一个有梦且敢于造梦的油画家。

  从2007年的《乡野梦境》展开始,至2011年的《一路风景》展、2012年的《与山邻里》展、2015年的《家山一梦》展,再到2016年的《梦境》展,孟新宇以梦为马,以太行山为原点,以中原文化为横轴,以宋元山水为纵轴,孜孜以求画着他的《乡野梦境》《大梦无边》《梦回孟庄》《秋梦太行》,营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梦,也成了中国油画谱系中非常独特的存在。

  这梦就如他画下的满天星斗,洁净、纯粹、深邃、透彻,且又清寂、热烈、悠远、厚重。

孟新宇的太行屋脊工作室孟新宇的太行屋脊工作室

  (二)

  每一位看过他画作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孟新宇的梦境所深深吸引。这种吸引力从何而来呢? 

  有其外在的形式美感,也有其内在的人性温度,更有其内外兼容所形成的整体效果以及画面之外带给人的心灵共鸣。

  外在的吸引力是比较容易看到的。

  比如他的色彩有超出常态的纯粹美。看他的太行山系列作品,画面中那种比蓝更蓝,比黄更黄,比黑更黑的色彩直入眼帘,不容回避。色彩的这种纯度在现实中你是看不到的,但是却切合于人的想象,虽有点夸张,却一点也不过分,比如更蓝的天,更黄的土,更灰的瓦,更绿的植物……这使孟新宇画中的色彩有种出乎意料的亮色和纯度。这种亮色的效果使孟新宇的作品有了如梦境一般的干净、透彻。

  比如他的构图暗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美。孟新宇作品中的构图与传统的西方油画的构图样式,比如十字形、三角形、S形、垂直形、平行线等等,是不太一样的,更近于中国画的传统构图模式。看他的太行四季组画,构图采用三段式,上面是蓝天,下面是厚土,中间是屋宇,指向的是中国传统的天地人概念。还有他的圆形构图,焦点中间是清晰的,而边缘会有意模糊化,展示出的效果就是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他的作品中也喜欢采用中国国画比例的尺幅构图。

  比如他的画意是具有可追忆性的乡土美。孟新宇虽然画的是油画,但通过这种手段他表现的却是颇有中国意味的乡土画意。这种传统的时空感并不遥远,不是古人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现代都市鳞次栉比的高楼,而是记忆中的家乡,是我们这一代人记忆中的乡野,这让人非常亲切。

  他的风景中有扯不断的乡土情结,有农耕文化的一些符号,有天地、有村舍、有耕种、有马匹;有眺望、有守护、有听泉、有赏雪,他表现的不是寻常那种带有人间烟火气的民间的喧闹和热烈,它的侧重点不在民居民俗,反而是一种孤独、清冷却又自适、自得的个人心境,是自我的隔离,心灵的栖居,它远离人群,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安然和自在。这是带有精神性和文化色彩的乡土之梦。 

  对形式之美的构建自然不是以上几个点就可以实现的,但以点带面,让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孟新宇作品吸引人的匠心所在。

  (三)

  而另一个问题是:这种吸引是不是仅止于技术?或者仅仅是技术的必然? 

  不可否认,艺术中的技术高度本身就具有形式美。它有一个能不能的问题,还有一个敢不敢的问题?能不能考验的是画家的能力和技艺,而敢不敢面对的是画家的视野和格局。

  孟新宇在作品形式上的美感追求自然来自于他对油画的理解和深入。我曾看过他写生。从观察角度的选择、表现对象的确立、勾画草图的多样性,甚至细微到画具的摆放和通过笔记本电脑对素材的放大推敲,都极其细致和严谨,与他淳厚朴拙的外在形象完全不同。他的写生就是创作,通过对素材的删减、挪移、提炼、改造,最终出来的作品与原有的素材已是大不相同。

  与准备期间的有条不紊、认真细腻不同,在创作中,孟新宇是大胆而奔放的。他并不受现实环境和创作对象的影响,而是敢于给予对象个人的意志和情感,因此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和视觉表现力。他不仅能把观察到的对象表现出来,在技术上游刃有余,又能不被技术所束缚,把自己的情感和倾向以一种强烈而准确的方式加诸于画面。这就不仅是做梦,而是造梦了。 

  除了这种外在形式强烈的吸引力,孟新宇的画里画外还有一些隐晦不明的东西吸引着我。是什么呢?

  我特意专程去看了他的原作。近看,那些浓稠的颜料一簇簇、一排排,无序狂乱而又相互关联地涌动着,舞蹈着。远观,却有一种天地寂寞的清冷和寂寥。疏密、主次、对比、呼应、虚实、冷热、薄厚,种种关系都呈现出了强烈的中国画意味,也许这是潜在的无意识,却在孟新宇的作品中有比较鲜明的表现。

  你可以看他画里的种种风景,细微到墙壁的斑驳,砖瓦的残破,土层的肌理;你可以去听他的作品,风声雨声雪花声松涛声;你可以去闻他的作品,田野中的气息和植物的清香与松节油夹杂在一起;你还可以去感知那夏的热烈,那冬的寒彻。你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在天地间的徘徊、躇踌、放逐和自如。

  这让我相信,孟新宇是在用心去体察自然,感悟自然,描绘自然,作为欣赏者自然也需要打开眼鼻耳舌身去感受。

  (四) 

  我相信我感受到了那些隐藏的力量。孟新宇画所抵达的地方正是他的心抵达的地方,是他的梦抵达的地方,也正是他的艺术为我们打开的通道。 

  其一是原始的力量。它不是现代化的力量,靠科技的势力,靠物质的体量来体现,而是源于人性心灵本能的释放。它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朴胜巧,以纯胜繁。这种源于集体无意识的人性基因被孟新宇挖掘出来了,这一点特别不简单。我总认为孟新宇身上有一股洪荒之力。他一个人孤身住在太行屋脊人烟稀少之地画画六年,可以想象,如果内心不够强大,一个现代人是无法抵御心魔的,会疯掉,不疯会跑掉。这不是耐不耐得住孤独的问题,而是大自然的强大,风声、雨声、雪花声、松涛声,在一个四野无人的空间都可以让一个心神不宁的人心生畏惧。心底不光明的人在这种万籁俱寂的生命场中是待不住的,他没有能量去承接。而孟新宇能安之若素,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恰恰是大自然激发出了他生命中原始的力量,这种力量被他带到了画中。 

  其二是冥想的力量。优秀的画家自然需要天才的想象力,但孟新宇的想象更近于冥想。他身处深山,必然要学会与自然万物对话。太行山的四季更替,风霜雨雪,星辰万象,都在进入他的画面时与他有过亲密的交流。他之所以敢描绘出这些大自然的隐秘之境,就在于他掌握了与之沟通交流的渠道。他在画室中摆放了许多民间的工艺品,那些石狮子,汉砖瓦当,残纸旧箴,甚至院落中的野花野草都因为他的关注而格外生动。一个人在大自然中,身心很容易超然物外,正是通过冥想,孟新宇成就了自己。这种冥想是静默的,纯粹的,缥渺的,超越世俗的,所以纯净、透彻、深邃、神秘而又触动人心,这几点,在孟新宇的作品中都有体现。所以,孟新宇的画源于外来的世界而成于内心的冥想,他说自己并不特别依赖写生,原因就在这里。他借助一个实在的景观而到达了玄想的虚境。似而不似,虚实相生。这种来自自身的独居体验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修身养性找到了一个比较相宜的结合点。

  其三是本能的力量。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心,就能画出什么样的画。换作别人,即使是同样的题材,不可能画出孟新宇这样的状态。孟新宇一直生活在河南一个小城市,他多数的时间也放在画画上,并没有借助外在的手段为自己的艺术增色。他被人认知就是因为他的画有难得的静、纯、清的品质,能打动人心,使他的画一次次在河南省和全国各类展览中脱颖而出,摘金夺银。这是一种源于勤勉、见识和禀赋的实力。他的本能,本质,本性就是这样,被他画在了他的作品里,就自然会冒出来,跳出来。他为人的憨厚、缜密、透彻、诚恳、自信,都对应着他的作品,保持着极高的人性浓度和热量。 

  其四是人性的力量。孟新宇画的是风景画,但是不妨说他画的其实是含有中国精神的山水画。他最喜欢宋元山水,他的画也是向宋元山水的致敬。除了风景,他画了大量的遗址、寺庙题材,那也是他向古而生的向往。他的情怀,他的理想,他的浪漫,他的孤独,他的得意,他的美好,其实都被放置在了作品中,而标志就是画里那个无所不在的身影。他很小,却很醒目,在小道上,在门缝间,在高峰处,在亭台中,它代表孟新宇完成着与这个世界的对话。这种表现方式显然不是写生环境中的点缀需要,而是一种人性的自然显现,特别让人有共鸣。 

  这些内在的力量显然是不易察觉的,但其实又很清晰。它隐藏在作品的形式之后,是沉甸甸的。 

  相比今日雾霾重重的现实,孟新宇的油画真是一个清新干净而稀奇美好的存在,确实是一个美好的梦境。但那个世界是世外桃源吗?不,我以为那是一个世外心源。境由心造,这是孟新宇用他的心造就的,晶莹剔透。

 冯国伟 2016-12-22于南昌

  孟新宇个人简介:

  孟新宇,1974年出生于河南虞城,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举办多次个展,作品入选全国多次专业展览,并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众多专业机构收藏。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孟新宇油画世外心源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