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地铁站公共艺术案例赏析
由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策划,艺术家武定宇主持的《深圳记忆》《深圳制造》《六点半-八点半》公共艺术作品于近期分别在深圳市地铁红岭北站、华强北站、沙尾站与公众见面。小编将在此为您揭开作品背后的故事,供大家学习交流讨论。
[案例一] 深圳记忆 SHZHEN MEMORY——深圳地铁红岭北站公共艺术作品
作品说明
收集深圳地区具有特定时期历史价值的报纸,并通过特殊工艺技术切割重组,使作品整体上汇聚出一种年轮式的视觉回忆。再利用琉璃铸造工艺,封存每一个“记忆单体”,最终以集合的形式共同讲述文本语境中特定的“深圳记忆”。
![深圳记忆效果图](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g2sl-fxyyfqs4430763.jpg)
创作由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不再局限于纸媒,但报纸仍然是许多人的生活必需品,读报也是一种令人感到舒适惬意的阅读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报纸也因其本身所承载的重要信息而成为价值不菲的收藏品。一张薄薄的报纸,既囊括了国家大事、国际要闻,也涵盖了大量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特别是以一座城市命名的报纸,更能承载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于是,长期坚持“记忆创作”的武定宇与他的伙伴们一拍即合,选择了报纸作为创作的材料与媒介,来讲述、传递“城市记忆”这一主题。
![深圳报纸](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HWT2-fxyyfqs4431294.jpg)
创作过程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创作团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整理的深圳报纸,并通过调研报告向我们介绍了报纸的选择过程,进而揭示了“记忆”的内在逻辑。“记忆”的选择是围绕“一条时间主线、十个发展板块、十五个主题分类”展开的。即以深圳发展大事记的时间主线为轴,在政策发展、城市发展、经济发展、交通发展、教育发展、创新科技产业、社会民生等十个板块中选取出国家领导人到访深圳、深圳金融中心发展、深圳自然灾害等十五个分类话题。
![搜集的深圳报纸](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LEbv-fxyyfqs4432785.jpg)
![搜集的深圳报纸](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5OmB-fxyyfqs4433403.jpg)
![搜集的深圳报纸](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gD_B-fxyyfqs4434932.jpg)
![搜集的深圳报纸](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5cc4-fxyyfqs4435739.jpg)
![搜集的深圳报纸](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qSqQ-fxyyfqs4436371.jpg)
![搜集的深圳报纸](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V8Wv-fxyyfqs4436643.jpg)
![搜集的深圳报纸](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hLeQ-fxyyfqs4436953.jpg)
![搜集的深圳报纸](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iAC--fxyyfqs4437164.jpg)
创作思路
如何将分类选择的报纸转化成为可以置入地铁空间的构筑体,也是创作团队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经过几番激烈的讨论,团队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纸取之于木,而木材断面的年轮则象征着时间的痕迹,通过报纸来模仿年轮的形态,可以达到形式与内容上的高度契合。
然而,更多的问题出现在模型和成品的制作环节。艺术家的想法需要工艺和技术条件的配合才能完美呈现。在这个过程中,创作团队克服了种种旁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甚至是挫折。
![制作报纸卷,其重量似乎超出创作团队的意料](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7fYe-fxyyfqs4438390.jpg)
![测量尺寸,报纸卷将在烘干处理后进行分割](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auM7-fxyyfqs4438863.jpg)
![被切割成片状的纸卷进一步晾晒烘干](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Ksm7-fxyyfqs4439046.jpg)
![对切片表面进行加工处理](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RwG--fxyyfqs4439254.jpg)
![小样实验](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cAxC-fxyyfqs4439524.jpg)
![小样实验作者确认琉璃罩色料准确度](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dcqN-fxyyfqs4440090.jpg)
![琉璃罩加工制作](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7-m2-fxyyfqs4440168.jpg)
![作品运抵地铁红岭北站施工现场](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T6NR-fxyyfqs4440304.jpg)
![施工现场](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Dgyw-fxyyfqs4440380.jpg)
![完成效果局部](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iacx-fxyyfqs4440460.jpg)
![完成效果](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Q87y-fxyyfqs4440960.jpg)
一件艺术作品从想法到实施再到完成,大部分观众只会看到作品呈现出的最终效果,只有艺术家才会了解到整个过程的不容易。相信他们的创作过程能够带给大家思考,也相信作者会将“城市记忆”这一创作线索延续下去,带给我们更好的作品。
创作团队
项目主持:武定宇
项目主创:武定宇、卢远良、魏鑫、
设计团队:杨雪松、黄乙、刘永烨、梁缘
制作团队:李瑞峰、毛庆虎、戴东立
主创介绍
武定宇:博士、青年雕塑家、中国公共艺术研究者,现为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创意设计系教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课程教师。新浪收藏雕塑频道主编。
卢远良:1989年出生于广东惠州。2007-2014年就读于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师从著名公共艺术专家张宇先生,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为独立艺术家、策展人,从事公共艺术研究、创作及策划等相关工作。
魏鑫:生于山东淄博,公共艺术青年学者,从事公共艺术项目实践与研究,作品包括景观、雕塑、装置艺术,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专项研究负责人,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
[案例二] 深圳制造——深圳地铁华强北站公共艺术作品
作品说明
华强地区作为重要的电子产品生产和交易基地,是深圳制造的原点。该作品以深圳制造的产品为基本图形元素,组成开荒牛的轮廓,展现深圳的创新与开拓精神,达到视觉和喻意的高度统一。作品以锻铜为材质,观众可以自由触摸物件。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将越发光亮,呈现其独有的历史记忆。
![深圳制造效果图](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2s1C-fxyyfqs4427338.png)
创作过程
为了更好地把握深圳在地资源,创作团队发起了3人的调研小组,结合多种收集方法,为日后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
![搜集的大量深圳制造产品](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reI3-fxyyfqs4428157.jpg)
![搜集的大量深圳制造产品](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zhhX-fxyyfqs4445115.jpg)
网络搜集:通过网站、媒体搜集深圳制造的产品信息。
目标走访:执行团队实地走访深圳重要的生产基地、销售基地等,征集他们的深圳制造产品的故事和物品。
田野调查: 执行团队深入深圳城区、乡镇,访问当地居民,征集深圳制造老物件,推广公共艺术作品计划。
第一阶段 在地研究
调研员在深圳华强觅得古董电子产品
![古董电子产品](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_ZEB-fxyyfqs4445247.png)
第二阶段 泥稿创作
根据调研成果的实物和图片进行泥稿创作
![泥稿创作](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Zmks-fxyyfqs4450608.jpg)
![制作完成的泥稿](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SzdZ-fxyyfqs4451005.jpg)
第三阶段 锻造加工
![铜造加工](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XYwj-fxyyfqs4451708.jpg)
![铜造加工](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kduy-fxyyfqs4452081.jpg)
![铜造加工](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wiro-fxyyfqs4452185.jpg)
第四阶段 现场安装
![现场安装](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pxx4-fxyyfqs4452482.jpg)
![现场安装](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HqhM-fxyyfqs4452552.jpg)
任何一件事物的成长都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规律,上到整个深圳制造的历史,下到这件地铁艺术品的创作都无外乎于此,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从基础调研开始,逐步重习了深圳制造的发展历程,从借鉴仿造到自主创新再到世界驰名,深圳制造正在上演着一幕幕奇迹。
创作团队
项目主持:武定宇
项目主创:武定宇、魏鑫、陈立博
设计团队:杨雪松、秦韵、刘永烨
制作团队:李瑞峰、毛庆虎、戴东立
主创介绍
武定宇:博士、青年雕塑家、中国公共艺术研究者,现为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创意设计系教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课程教师。新浪收藏雕塑频道主编。
魏鑫:生于山东淄博,公共艺术青年学者,从事公共艺术项目实践与研究,作品包括景观、雕塑、装置艺术,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专项研究负责人,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
陈立博:1981年生于吉林通化,公共艺术研究者,艺术实践涉足公共艺术研究、雕塑艺术创作以及城市文化空间设计等领域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空间设计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数字艺术系,副教授。
[案例三] 六点半-八点半——深圳地铁沙尾北站公共艺术作品
作品说明
沙尾地区是深圳创业和打工人群的聚居地,怀揣“深圳梦”的人们每天从这里开启征程。充实而快乐的每一天,就是深圳人的日常。我们希望在这里出现的艺术作品,不应当以一幅严肃冰冷的面孔示人,而是以轻快活泼的形式让人感到放松,在结束了繁忙的工作后,会心的一笑。
创作团队选取了上班族早晨被闹钟叫醒、飞奔出门、挤公交,到公司急忙签到打卡这一过程作为对象,通过夸张的绘画形式以及局部立体的艺术语言进行综合表现。相信这一场景会令大多数上班族感到熟悉,诙谐的艺术场景与地铁站里为梦想奔忙的人们形成幽默的对话,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六点半-八点半局部 被闹钟叫醒](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p1GS-fxyyfqs4463736.jpg)
![六点半-八点半局部 飞奔出门](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rso4-fxyyfqs4464116.jpg)
![六点半-八点半局部 挤公交](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KW03-fxyyfqs4464365.jpg)
![六点半-八点半局部 急忙到公司](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1tzR-fxyyfqs4464757.jpg)
![六点半-八点半局部 到公司签到打卡](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3yfT-fxyyfqs4465174.jpg)
设计理念
地铁艺术品的表现方式可以更加贴近生活,与观众进行良好的互动与交流,这样才能发挥公共艺术的作用,作品才会真正被观众所接受和喜爱,这也是创作团队进行创作的初衷和始终秉持的理念。
创作过程
![六点半-八点半 创作线稿](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Pw2V-fxyyfqs4457263.jpg)
![六点半-八点半 手绘完成稿](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_hfX-fxyyfqs4457621.jpg)
![浮雕泥稿制作](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dNWg-fxyyfqs4466496.jpg)
![施工现场](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6jRL-fxyyfqs4466961.jpg)
![施工现场](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0161227/B_Xe-fxyyfqs4467372.jpg)
创作团队
项目主持:武定宇
项目主创:魏鑫、牛若晨
设计团队:杨雪松、梁斌
制作团队:李瑞峰、毛庆虎、戴东立
主创介绍
魏鑫:生于山东淄博,公共艺术青年学者,从事公共艺术项目实践与研究,作品包括景观、雕塑、装置艺术,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专项研究负责人,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
牛若晨:创作包括首饰、混合媒介,中央美术学院学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首饰工作室《三联生活周刊》特约插画师。
![](http://n.sinaimg.cn/collection/index2015/pics/151201_tdc_erCode10.jpeg)
![](http://n.sinaimg.cn/collect/20160823/KyK6-fxvcsrn9032979.png)
![](http://n.sinaimg.cn/collect/20160823/EJuU-fxvcsrm2300222.png)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http://n.sinaimg.cn/collection/index2015/pics/151201_tdc_bottom.png)
文章关键词: 深圳地铁公共艺术沙尾 华强北 红岭北深圳制造深圳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