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地铁站公共艺术案例赏析

2016年12月27日19:01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由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策划,艺术家武定宇主持的《深圳记忆》《深圳制造》《六点半-八点半》公共艺术作品于近期分别在深圳市地铁红岭北站、华强北站、沙尾站与公众见面。小编将在此为您揭开作品背后的故事,供大家学习交流讨论。

  [案例一] 深圳记忆 SHZHEN MEMORY——深圳地铁红岭北站公共艺术作品

   作品说明

  收集深圳地区具有特定时期历史价值的报纸,并通过特殊工艺技术切割重组,使作品整体上汇聚出一种年轮式的视觉回忆。再利用琉璃铸造工艺,封存每一个“记忆单体”,最终以集合的形式共同讲述文本语境中特定的“深圳记忆”。

深圳记忆效果图深圳记忆效果图

  创作由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不再局限于纸媒,但报纸仍然是许多人的生活必需品,读报也是一种令人感到舒适惬意的阅读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报纸也因其本身所承载的重要信息而成为价值不菲的收藏品。一张薄薄的报纸,既囊括了国家大事、国际要闻,也涵盖了大量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特别是以一座城市命名的报纸,更能承载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于是,长期坚持“记忆创作”的武定宇与他的伙伴们一拍即合,选择了报纸作为创作的材料与媒介,来讲述、传递“城市记忆”这一主题。

深圳报纸深圳报纸

  创作过程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创作团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整理的深圳报纸,并通过调研报告向我们介绍了报纸的选择过程,进而揭示了“记忆”的内在逻辑。“记忆”的选择是围绕“一条时间主线、十个发展板块、十五个主题分类”展开的。即以深圳发展大事记的时间主线为轴,在政策发展、城市发展、经济发展、交通发展、教育发展、创新科技产业、社会民生等十个板块中选取出国家领导人到访深圳、深圳金融中心发展、深圳自然灾害等十五个分类话题。

搜集的深圳报纸搜集的深圳报纸
搜集的深圳报纸搜集的深圳报纸
搜集的深圳报纸搜集的深圳报纸
搜集的深圳报纸搜集的深圳报纸
搜集的深圳报纸搜集的深圳报纸
搜集的深圳报纸搜集的深圳报纸
搜集的深圳报纸搜集的深圳报纸
搜集的深圳报纸搜集的深圳报纸

  创作思路

  如何将分类选择的报纸转化成为可以置入地铁空间的构筑体,也是创作团队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经过几番激烈的讨论,团队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纸取之于木,而木材断面的年轮则象征着时间的痕迹,通过报纸来模仿年轮的形态,可以达到形式与内容上的高度契合。

  然而,更多的问题出现在模型和成品的制作环节。艺术家的想法需要工艺和技术条件的配合才能完美呈现。在这个过程中,创作团队克服了种种旁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甚至是挫折。

制作报纸卷,其重量似乎超出创作团队的意料制作报纸卷,其重量似乎超出创作团队的意料
测量尺寸,报纸卷将在烘干处理后进行分割测量尺寸,报纸卷将在烘干处理后进行分割
被切割成片状的纸卷进一步晾晒烘干被切割成片状的纸卷进一步晾晒烘干
对切片表面进行加工处理对切片表面进行加工处理
小样实验小样实验
小样实验作者确认琉璃罩色料准确度小样实验作者确认琉璃罩色料准确度
琉璃罩加工制作琉璃罩加工制作
作品运抵地铁红岭北站施工现场作品运抵地铁红岭北站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施工现场
完成效果局部完成效果局部
完成效果完成效果
完成效果完成效果
完成效果完成效果

  一件艺术作品从想法到实施再到完成,大部分观众只会看到作品呈现出的最终效果,只有艺术家才会了解到整个过程的不容易。相信他们的创作过程能够带给大家思考,也相信作者会将“城市记忆”这一创作线索延续下去,带给我们更好的作品。

  创作团队

  项目主持:武定宇

  项目主创:武定宇、卢远良、魏鑫、

  设计团队:杨雪松、黄乙、刘永烨、梁缘

  制作团队:李瑞峰、毛庆虎、戴东立

  主创介绍

  武定宇:博士、青年雕塑家、中国公共艺术研究者,现为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创意设计系教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课程教师。新浪收藏雕塑频道主编。

  卢远良:1989年出生于广东惠州。2007-2014年就读于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师从著名公共艺术专家张宇先生,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为独立艺术家、策展人,从事公共艺术研究、创作及策划等相关工作。

  魏鑫:生于山东淄博,公共艺术青年学者,从事公共艺术项目实践与研究,作品包括景观、雕塑、装置艺术,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专项研究负责人,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

 

  [案例二] 深圳制造——深圳地铁华强北站公共艺术作品

深圳制造——深圳地铁华强北站公共艺术作品深圳制造——深圳地铁华强北站公共艺术作品

  作品说明

  华强地区作为重要的电子产品生产和交易基地,是深圳制造的原点。该作品以深圳制造的产品为基本图形元素,组成开荒牛的轮廓,展现深圳的创新与开拓精神,达到视觉和喻意的高度统一。作品以锻铜为材质,观众可以自由触摸物件。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将越发光亮,呈现其独有的历史记忆。

深圳制造效果图深圳制造效果图

  创作过程

  为了更好地把握深圳在地资源,创作团队发起了3人的调研小组,结合多种收集方法,为日后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

搜集的大量深圳制造产品搜集的大量深圳制造产品
搜集的大量深圳制造产品搜集的大量深圳制造产品

  网络搜集:通过网站、媒体搜集深圳制造的产品信息。

  目标走访:执行团队实地走访深圳重要的生产基地、销售基地等,征集他们的深圳制造产品的故事和物品。

  田野调查: 执行团队深入深圳城区、乡镇,访问当地居民,征集深圳制造老物件,推广公共艺术作品计划。

  第一阶段 在地研究

  调研员在深圳华强觅得古董电子产品

古董电子产品古董电子产品

  第二阶段 泥稿创作

  根据调研成果的实物和图片进行泥稿创作

泥稿创作泥稿创作
制作完成的泥稿制作完成的泥稿

  第三阶段 锻造加工

铜造加工铜造加工
铜造加工铜造加工
铜造加工铜造加工

  第四阶段 现场安装

现场安装现场安装
现场安装现场安装
最终完成效果局部最终完成效果局部
最终完成效果最终完成效果
最终完成效果最终完成效果

  任何一件事物的成长都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规律,上到整个深圳制造的历史,下到这件地铁艺术品的创作都无外乎于此,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从基础调研开始,逐步重习了深圳制造的发展历程,从借鉴仿造到自主创新再到世界驰名,深圳制造正在上演着一幕幕奇迹。

  创作团队

  项目主持:武定宇

  项目主创:武定宇、魏鑫、陈立博

  设计团队:杨雪松、秦韵、刘永烨

  制作团队:李瑞峰、毛庆虎、戴东立

  主创介绍

  武定宇:博士、青年雕塑家、中国公共艺术研究者,现为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创意设计系教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课程教师。新浪收藏雕塑频道主编。

  魏鑫:生于山东淄博,公共艺术青年学者,从事公共艺术项目实践与研究,作品包括景观、雕塑、装置艺术,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专项研究负责人,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

  陈立博:1981年生于吉林通化,公共艺术研究者,艺术实践涉足公共艺术研究、雕塑艺术创作以及城市文化空间设计等领域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空间设计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数字艺术系,副教授。

 

  [案例三] 六点半-八点半——深圳地铁沙尾北站公共艺术作品

六点半-八点半——深圳地铁沙尾北站公共艺术作品六点半-八点半——深圳地铁沙尾北站公共艺术作品

  作品说明

  沙尾地区是深圳创业和打工人群的聚居地,怀揣“深圳梦”的人们每天从这里开启征程。充实而快乐的每一天,就是深圳人的日常。我们希望在这里出现的艺术作品,不应当以一幅严肃冰冷的面孔示人,而是以轻快活泼的形式让人感到放松,在结束了繁忙的工作后,会心的一笑。

六点半-八点半六点半-八点半

  创作团队选取了上班族早晨被闹钟叫醒、飞奔出门、挤公交,到公司急忙签到打卡这一过程作为对象,通过夸张的绘画形式以及局部立体的艺术语言进行综合表现。相信这一场景会令大多数上班族感到熟悉,诙谐的艺术场景与地铁站里为梦想奔忙的人们形成幽默的对话,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六点半-八点半局部 被闹钟叫醒六点半-八点半局部 被闹钟叫醒
六点半-八点半局部 飞奔出门六点半-八点半局部 飞奔出门
六点半-八点半局部 挤公交六点半-八点半局部 挤公交
六点半-八点半局部 急忙到公司六点半-八点半局部 急忙到公司
六点半-八点半局部 到公司签到打卡六点半-八点半局部 到公司签到打卡

  设计理念

  地铁艺术品的表现方式可以更加贴近生活,与观众进行良好的互动与交流,这样才能发挥公共艺术的作用,作品才会真正被观众所接受和喜爱,这也是创作团队进行创作的初衷和始终秉持的理念。

  创作过程

六点半-八点半 创作线稿六点半-八点半 创作线稿
六点半-八点半 手绘完成稿六点半-八点半 手绘完成稿
浮雕泥稿制作浮雕泥稿制作
施工现场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施工现场
六点半-八点半 最终完成效果六点半-八点半 最终完成效果
六点半-八点半 最终完成效果六点半-八点半 最终完成效果
六点半-八点半 最终完成效果六点半-八点半 最终完成效果

  创作团队

  项目主持:武定宇

  项目主创:魏鑫、牛若晨

  设计团队:杨雪松、梁斌

  制作团队:李瑞峰、毛庆虎、戴东立 

  主创介绍

  魏鑫:生于山东淄博,公共艺术青年学者,从事公共艺术项目实践与研究,作品包括景观、雕塑、装置艺术,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专项研究负责人,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

  牛若晨:创作包括首饰、混合媒介,中央美术学院学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首饰工作室《三联生活周刊》特约插画师。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深圳地铁公共艺术沙尾 华强北 红岭北深圳制造深圳记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