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溍:我们不应忘记的另一位家具大家

2016年12月29日12:03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文/陈桂湖

  动笔写朱家溍先生,心中多有不安。因为面对的是一位文博大家,同时又听说这是位颇为倔强的老爷子,于是心中惴惴,不只是怕被批评,更是怕被骂——你都没见过他,你何许人也,竟敢如此草率动笔?

  我们这个时代,不免有人称朱家溍为“国宝”“大师”,但这样的名头,想想就知道老爷子应该并不高兴,因为帽子太大,就会遮蔽住生活中的阳光。大家未必不媚俗,其媚俗也风趣可爱,因其直诚厚道故,但俗世炎炎,却似乎永远都忙着有意无意地误解大家。曾有媒体采访时称呼其为“国宝级人物”,朱老爷子当场不认账:“首先这个国宝我不承认,我从来没承认过,人家说你是国宝,我开玩笑地说,东北虎才是国宝呢,才是真正的国宝。”

  1946年,抗日的战火甫歇,年仅32岁的朱家溍从重庆回到北京,任故宫古物馆编纂工作。直至2003年9月29日因病逝世,这位出身书香门第的雅人,朱熹的第二十五世孙,将其一生的时光都留驻在故宫的碧瓦红墙里。

1959年冬天,朱家溍(左)和母亲与刚拍完朱家所收藏家具的王世襄(右)合影1959年冬天,朱家溍(左)和母亲与刚拍完朱家所收藏家具的王世襄(右)合影

  朱家溍在故宫研究的范围极广,包括书法、名画、碑帖、瓷器、戏曲、漆器、建筑、家具、园冶等等,似乎凡是与“古”沾边、与“文”、与“艺”沾边的,他都饶有兴致,孜孜不倦地研究,撰写文章以铭记,为中国文化的保存和再发现,做出了卓越贡献。

  单就家具研究而言,他编著过一本故宫博物院所藏家具精品的合集《明清家具》,所著家具文章则有《龙柜》《漫谈椅凳及其陈列格式》《雍正年的家具制造考》《太和殿的宝座》《来自避暑山庄的一件画屏》以及数篇为家具新书(包括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和胡德生先生的《中国古代家具》)所作的序文,这些文章,如今都合拢在他的文集《故宫退食录》一书中。

  笔者学力有限,资质则更有限,本文就权以这本《故宫退食录》为由头,顺带冷饭热炒,再讲讲朱家溍的故事。

  古人不是傻子

  “古人不是傻子”,据说这是朱家溍的一句“名言”,大概因其经常挂在嘴边的缘故。《故宫退食录》中的文章包罗万象,朱家溍似与每一个领域的古人都心意相通,知其缘由、经过和全貌。这完全不像如今的许多“专家”,只在某一领域内有其专长,于别的领域就一窍不通。究其原因,实则在于古今学问的大不同。孔子谓“君子不器”,君子者德成之谓,德成者,心胸广阔,必不固陋,不会如生活中的器物一般,只堪某一项用处而不通别用。事事有本、言言有道、物物有源且各自相通,古之君子,必然知道学问之其然与其所以然,于是一叶知秋,很容易就能知其大要。今之学问则不然,分门别类,学问成了各自“职业”内的事,知识只如登记账簿的流水账而不成其为生命的滋养,于是就真的茫茫学海,使人望而生畏。

朱家溍《江山泛舟》立轴(图片提供:北京保利)朱家溍《江山泛舟》立轴(图片提供:北京保利)

  传闻朱家溍先生教人研究古器物,最喜让人读《纲鉴易知录》,要人们从历史学起。因为器物都是历史的产物,如果不懂历史而“研究”器物,就如同在实验室里研究器物的化学元素和构成一样,根本不可能学懂,同时也是对古器物的大不尊重。

  唯有懂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精神,才能对古人制作的器物有真的认知。“古人不是傻子”,其制作往往都有其十分真诚的意趣和寄托,非是今日轻飘飘的“匠心”和“情怀”之类所能概述。例如书法绘画两事,可能模仿者最众,附庸风雅者最多,然其真实的精神奥义,大概永远只是“达者同游”“知者不言”的一条修养之路。

朱家溍1994年作品《桃源春渡》镜心(图片提供:中国嘉德)朱家溍1994年作品《桃源春渡》镜心(图片提供:中国嘉德)

  家具收藏与捐赠

  朱家溍与家具之间的故事很多,其中最可与人道哉的大致有二。一是捐献朱家满堂家具给承德避暑山庄;二是复原了故宫太和殿里的皇帝宝座。

  朱家溍父亲朱文均先生,字翼盦,1902年留学牛津,是中国首批公费留英学生。朱文均先生又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收藏家,尤以藏书巨丰著称,其中多为珍贵古籍和碑帖。且不惟如此,朱家所藏家具也多是盖世精品。王世襄先生在《萧山朱氏旧藏珍贵家具纪略》一文中说:

  本世纪(指20世纪)前期,北京以收藏家具著称的有:满洲红豆馆主溥西园(侗),定兴觯斋郭世五(葆昌),苍梧三秋阁关伯衡(冕钧),萧山翼盦朱幼平(文钧)等家。而收藏既富且精者,首推萧山朱氏。

  翼盦先生家居北京南锣鼓巷炒豆胡同僧格林沁故宅,庭院宽敞,轩堂雅邃。襄幼年趋谒,见到文物陈设,每瞻视摩挲,未忍遽去。有时竟不辞冒昧,求示来历,默记于心,经久不忘,故对所藏,印象颇深。

  王世襄自称与朱家溍是“总角之交”,两人同龄,自小生活于北京,无论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治学经历还是研究领域都极其相似,真可谓我国文博事业的“一时瑜亮”。王世襄出版《明式家具研究》,作序的是朱家溍,朱家溍出版《故宫退食录》,作序的也自然是王世襄,两人之间的交情体现在他们生活、工作和兴趣爱好的方方面面。

朱家溍书法对联:“自喜轩窗无俗韵,聊将山水寄清音”朱家溍书法对联:“自喜轩窗无俗韵,聊将山水寄清音”

  朱家有一优良传统,就是捐献文物给国家,且捐赠数量之多和质量之高,都令人惊讶。1953年,朱家溍秉承父亲遗志,将家藏汉唐碑帖七百余种捐赠故宫博物院。1976年,朱家溍将家藏明代紫檀、黄花梨木器和清代乾隆年间大型紫檀木器数十件,以及明代宣德炉等多种古器物无偿捐献承德避暑山庄。同年,又将家藏古籍善本数万册全部捐赠中科院历史研究所。1994年,朱家溍将26件珍贵书画捐赠给浙江博物馆,其中包括唐朱澄《观瀑图》、宋李成《归牧图》、南宋夏圭《秋山萧寺图》等珍贵画作。

  1976年捐赠家具给承德避暑山庄,朱家溍说那“都是第一流的明朝清朝国宝级的东西”。当时文革刚结束,朱家被抄的这些家具归还了,可房子一时尚未归还,家具没地方放,只好都堆落在已变成街道工厂的院子里。许多进出口公司的人(朱家溍称为“大二道贩子”,家具到了他们手里,就会流失海外)对这些家具虎视眈眈,天天守在一旁,等着朱家被逼无奈的出售。于是,朱家溍决定捐赠,“我就把承德避暑山庄给约来了”(朱家溍语)。

  然而,这些珍贵家具却在运输过程中再一次遭到“不公正待遇”,被司机野蛮装卸,使许多家具成了缺胳膊少腿的“残疾家具”。为此,王世襄先生写过《萧山朱氏捐赠明清家具之厄和承德避暑山庄盗宝大案》一文,痛斥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朱家溍得知后,长叹一声:“没想到捐赠竟送进了屠宰厂!”

  朱家溍所绘山水立轴。题字:“余少年时习画未成,又辍笔五十余载,今重理旧业,乃童稚之笔,不禁哑然失笑。”  朱家溍所绘山水立轴。题字:“余少年时习画未成,又辍笔五十余载,今重理旧业,乃童稚之笔,不禁哑然失笑。”

  捐赠是快乐的

  朱家溍为我国文博事业和传统文化保护所作的贡献,绝不仅在其捐赠文物一事,然而其捐赠的慷慨和所捐赠文物的品级,都不失为其永远为人称道的一项义举。

  我所藏不必我所有,文物收藏是为了审美,而不是因为财富,从中诚然可以看出人生价值观的大不同。朱家溍曾言:“古器物有聚有散,有散有聚。‘聚’是一乐,‘散’而能得其所,亦是一乐。”

  朱家溍似乎鲜少言及对捐赠文物的看法,而更多去描述事情的经过,倒是他的女儿朱传荣的一番话语,精彩地道出了朱家捐赠文物一事的深刻寓意:

  “家藏的艺术品或者文物,它不是财产,他不应该算作是钱是田地,不是像这种东西,它就是用钱买来之后,它体现的是人欣赏上的东西,它是多少年来文化的精华,它不是你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私有的东西。虽然经你手收集和保藏了很多年,但是它不应该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的,我们家人就没把这个东西当作自己私有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应该是产生这个文化的环境里边的,所以它不应该流散到其他地方去,这个从我的祖父我的父亲这一辈人,都这么看,我们这一辈人,第一应该尊重他们处理自己东西的权利,第二,我们全都赞成他们这样的做法。”

  修复太和殿宝座

  朱家溍与家具的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就是他复原了太和殿里的皇帝宝座。这一事件,在他所作的《太和殿的宝座》(收录于《故宫退食录》)一文中有详细记载。

  1915年袁世凯称帝,咋咋呼呼地进宫上殿,拆匾额、拆对联,也拆家具,把太和殿须弥式宝座上的雕龙髹金龙椅,换成了一张中西合璧、不伦不类的高背大椅,椅背上嵌着他亲自设计的帝国国徽。后来由于国事动荡,这张“袁氏大椅”就一直矗立在太和殿的宝座上。1959年,朱家溍几经周折,终于在故宫的一处库房里找到了原来的那张已然残破的龙椅。1964年9月,龙椅修复成功,又一次庄严地矗立在太和殿的正中间。

朱家收藏的明 紫檀四面平式浮雕螭纹画桌,1969年与柳如是写经砚一起,捐赠于浙江博物馆朱家收藏的明 紫檀四面平式浮雕螭纹画桌,1969年与柳如是写经砚一起,捐赠于浙江博物馆

  朱家溍找到这件龙椅用了四年多时间,主持修复工作又用了将近三年。朱家溍说,太和太和殿里的皇帝宝座是故宫的中心,应保持原状的陈列,若是撒着谎,怎么对得起国内外一天到晚那么多观众,让人家看假货,这个是我们干博物馆的人的耻辱。

  结语

  中国的老先生们,尤其是研究“传统文化”的老先生,其身上往往都有一种后人乃至于其生活中的“外人”们之所难以测量的深刻和雅量,这是中国文化所沾溉和磨练出来的人格之深,滋味悠长。面对这种人格之深,任何的文章和语言,都是乏味的、多余的,然而舍却文章和语言,又实在别无他法可传其妙趣,因此文章便永远是“聊备一文”,而这或许也是一个所谓“文字工作者”的聒噪。

朱家溍在书房中朱家溍在书房中

  朱家溍还有其他许多有趣的故事,例如他是个道地的老北京,因此对旧北京城有着深厚的眷恋,北京城的拆迁改造也成为他挥之不去的痛。又例如,他热爱京剧,是梅兰芳、杨小楼的粉丝,且唱功了得,自己也粉墨登场,演出了如《霸王别姬》《长坂坡》《青石山》《湘江汇》《落马湖》等许多名剧。

  笔者并没有见过朱家溍先生,了解他的方式,一是阅读他的著作(如《故宫退食录》),二是阅读关于他的采访和文章。因此,本文语气不敢有任何的断定,然而话说回来,即便我有幸见过这位先生,又可以有什么描述和评论的话语是足可自己“断定”的呢?

  参考资料>>>

  朱家溍《故宫退食录》

  朱家溍《故宫藏美》

  王世襄《萧山朱氏旧藏珍贵家具纪略》

  王世襄《萧山朱氏捐赠明清家具之厄和承德避暑山庄盗宝大案》

  孙若茜《朱家溍:“他自己把他的心供得高高的”》(《三联生活周刊》2014年第21期)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太和殿家具朱家溍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