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一个有使命感的艺术家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31日 04:53 新浪收藏 微博

  文/钱晓征

  十八岁,第一幅绘画作品发表;二十八岁,作品获得全国美展金奖,并跻身当代十大连环画家行列;在七届全国美展上一人夺得四个奖项,成为在一届美展获得奖项最多的纪录保持者;为国家邮政局设计四套邮票并连续获奖;美术创作之外,他依旧引人注目:江苏第一家动漫公司总经理、被誉为中国出版界的一匹黑马、出版社社长中的“法国绅士”,成为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组委会特邀中国出版界唯一的社长;2004年在省管干部公推公选中一举胜出,成为省文化厅副厅长,并兼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期间,建成江苏省美术馆新馆,成功举办了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

  艺术家,企业家、出版商,文化官员,高云以其特有的才智和勤勉,成功地将这些毫不相干的角色,融于一身。高云的人生因丰富而精彩,却不因精彩而流连,他不断前行的动力,来自于他的勤奋,他的才情,他的智慧、他的修养,重要的是,来自于他对于艺术的使命感。

  校长心中最合格的中学生

  少年时期的高云,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他性情沉稳、善于沟通,举止儒雅规范,是校长心中最合格的中学生。

  高云的家境比较特别。父母是老师,父亲更是酷爱收藏艺术品,收藏有很多齐白石、黄宾虹等古今大家的作品,还喜欢音乐,喜欢名表名车,是一个典型的玩家。

  高云的印象里,艺术是父亲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对艺术有很高的鉴赏力,很会玩,很讲究生活的品质,性情开朗,待人也格外宽厚。父亲有一张齐白石的画,专家鉴定说是假的,父亲就寄给齐白石,附上一封信,说如果画是假的就撕掉,不用回寄了。结果,齐白石不仅没有撕掉,还题了字再寄回来。父亲有很多朋友喜欢画画,喜欢玩画,常会有一些朋友向父亲借了名家的字画回家临摹,临完一张送还回来再换走一张。有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借了一张四尺整张的黄宾虹的画回去临摹,却再也没有还回来,据说是因病筹钱被他卖掉了,父亲后来也没有追究。

  五六十年代,大多数的家庭生活得很艰苦,业余生活也十分单调,一般人连听广播的条件也没有,那时候,听广播要用矿石耳机,还要在高楼顶上架一个天线。高云是幸运的,“母亲给我订了杂志和报纸,每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放学回到家里,安安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着矿石耳机,看杂志。”家里墙壁上不断更换的名家书画,随处可读的各类书籍,以及来来往往的文人墨客,让高云自幼深受艺术的熏陶,艺术,是高云童年最亲切的记忆。

  家庭的耳濡目染,让少年时期的高云,对画画有天性的喜好和悟性,上了小学后,就包揽了学校的黑板报,被称为“小画家”。中学时,高云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性情沉稳、善于沟通,举止规范的高云,成为校长心中最合格的中学生。

  高云是班级里好学生的标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学生干部,他的成绩也是决定老师教学质量的标杆。一般的同学考不好是学生没学好,而高云考不好,就是老师没教好。有一次数学考试让高云印象很深,那时候都是开卷考试,数学老师平时很严厉,在考试的时候,他走过高云的座位,看了看,然后敲了敲高云的桌子,示意有题目做错了,高云心领神会,就检查了一下试卷,发现没问题。过了一会儿,老师转了一圈过来见高云还没有改过来,就动手把数学书翻开,指了指例题,高云一看,才明白错在了哪里。

  还有一件事,至今谈起来还让好学生的高云有一些内疚,在工业基础知识课上,老师叫一个同学起来回答问题,这个同学回答不出来,老师又叫了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这个同学又没有答出来,连续叫了几个同学,结果都是答不出来,老师就说,“这个问题如果班上的同学都回答不出来,说明是我教的有问题,如果有同学能回答出来,说明你们有问题。高云,起来回答!”结果,高云站起来了,也没有答出来。“其实,我平时并不是整天泡在书本中的,只不过应对考试我是一把好手。”老师很凶却被搞得没了脾气,只好重讲一遍。

  1972年底,16岁的高云初中毕业,第一次报考南艺,考的是二胡,结果没有被录取,原因是不够专业,之前的学习是自学,导致指法、弓法等基本技法都不够规范。

  首次考学失败,促使高云放弃音乐,选择了绘画,两年后,高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张绘画作品:《小小神枪手》。

  处女作:小小神枪手

  《小小神枪手》的成功,坚定了高云终身为美术工作的信念,年仅十八岁的高云,抱负却十分远大:要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一笔。

  考学首战受挫,高云离开校园,下放到了苏北宿迁农村插队。干的很苦,但是,聪明、好学、勤奋的高云,做农活也要做到最好。收割,翻地,打河堤,高云往往能第一个做完,做得又快又漂亮。第一年,高云就被评为劳动模范。因为表现突出,高云被安排脱产搞起了农业生产科学实验。

  在苏北农村,看到一些老农穿着老棉袄靠着土墙晒太阳,捉色子,还是一个小小少年的高云,不禁自问:难道我以后的日子就像他们一样了吗?他在心里回答自己:决不能!怎么办?出路在哪里,高云想到了画画,于是,画画,就成了少年高云用来改变命运理想。

  选择了目标,就会为了目标锲而不舍地努力奋斗,这是高云与生俱来的性格,这个性格帮助他走出最初的困境,也成就了今天的高云。

  苏北农村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早上六点基干民兵开始训练,接着上工。所以高云每天提前两小时起床,对着昏暗的煤油灯画画。在那样的条件下画画,没有老师,完全依靠自学。那时,高云手边有一本好书,是苏联人编写的《业余大学绘画教材》,他就按照书中课时设计,一步步照着画。桌子上放着两盏煤油灯,一盏用来照着画板,一盏用来照着瓶子、鞋子等静物。

  不久,县里有了展览,高云送几幅画去参展,结果反响很好,很快,高云被县里抽调去画宣传画,跟着机遇就来了。文革后期,出版社要出版一些年画、宣传画,就在扬州举办了一个绘画创作班,创作班里画的好的年画、宣传画,可以由出版社选择出版。创作班的学员大都是当时的江苏名家,也有少数由基层推荐,宿迁县属于淮阴地区,有两个名额,其中一个是推荐名额,淮阴地区文化局推荐了高云。1975年,高云成为扬州第一届省美术创作班年龄最小的学员。

  刚到创作班,高云画得很不好,因为这之前,他还没有画过一幅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的美术作品。但勤能补拙,异常勤奋的高云,不久就画出了平生第一张完整的绘画作品:《小小神枪手》,而让高云自己也想不到的是,这幅作品被选中并出版了。

  作品《小小神枪手》,画了一位老人、两个小孩、几支枪。画面上爷爷打的是真靶子,男孩拿着小木枪做打靶状,女孩背着一支玩具枪,三个人物表情生动,英气勃发。高云说,这幅画是对生活的概括和提炼,画面中的场景,正是那个全民皆兵时代的典型缩影,“解放军光荣”的思想深入人心,女孩子都是“不爱红装爱武装”。七十年代,各出版社都很困难,创作班的作品能被选中出版的不足百分之十,能够出版就是莫大的荣誉。 “我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能被出版,那时没有稿费,出版后给了我一卷五十张的出版成品。看着铅印的自己的名字,非常开心。那是我一生的转变。”

  全省绘画创作班每年举办一届,一共举办了四届。创作班的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出版年画宣传画而选稿,但是,客观上起到了为江苏美术事业培养人才的作用。四届创作班,每一年的学员都有变化,一些被筛选掉,一些新人又进来,高云连续参加了四届。沈行功、程大利、陈丹青、陈世宁、刘二刚等当代著名的画家都曾是这个班的学院。创作之余,学员间彼此交流,互相写生,高云和陈丹青就曾做过对方的模特。那个时期,大家一起创作,氛围非常好,十几个人住在一起,吃食堂,晚上熄灯后躺在床上讲故事,说笑话,很开心,很有意思。大家画画也都很勤奋,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利益纷扰,每次创作班结束,还要开一个总结会,而后出版社总会选出一些作品出版发行,高云画了四张,连续出版了四幅。现在,他还珍藏着当年发行的老版本。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