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民间:谈谈我的经历(4)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1月28日 08:20 新浪收藏 微博

  上世纪90年代,壁画艺术在建筑、公众场所开始大量地涌现,可谓浩浩荡荡,所以那时候,贵族们就已经嚷嚷“中国壁画艺术的春天来啦”。如今回头看,能够留下印象并在人们记忆里保存些年头的,有多少呢?那些所谓的壁画艺术,无非是美术院校所学的各种构成的组合,大概上到大学二年级就可以完成了,那是“艺术”,不是平头百姓能够理解或懂的,所以,“艺术”和“不懂”划上等号了,现在大家还会习惯地把看不懂的东西叫“艺术”呢。另外,就是西方抽象艺术的简单模仿,西方抽象的艺术是有着各自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沿革的,距离咱们远,就挑挑捡捡或者干脆闭眼抓一把拿来唬人。还有一种“创作”方式,就是永远的太阳、月亮和鸟,因为无论什么环境,都可以是“日月同辉”和“生机盎然”。“壁画艺术的春天”里种植的就是这些没有什么价值的塑料假花!

  中国环境的壁画艺术里,还是要充满着民族文化底蕴的,这样的壁画艺术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可是,我们整体的创作队伍,缺乏这样的底蕴。追究原因,是整体教育出了问题。

  学校里的教学本来是可以增强这方面的底蕴的,但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将学科分为主科和副科,音乐、美术、体育、历史、地理,都可以叫副科,有关民族文化方面的教育那就根本叫“包装纸”了,拿过来就是为了扔掉的。按说,美术院校里应该加强此方面的教育的,可是这些年接触了众多的顶级美术院校里的学生和研究生,对民族的文化感兴趣或有一定理解的寥寥无几。今年7月,我们组织了一次招聘,顶级美术院校的高才生们来了不少,不用测试他们的素描水平,这本身就是他们应该掌握的,如同上了扫盲班后不用再测试写字了一样,面谈的过程里,发现,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简直是文盲,或者是驴头马嘴对不上。问到,如果需要有民族文化题材方面的壁画创作需要参与怎么办,大多回答是“临时上网查吧”,查询虽然也是学习的过程,但是没有丝毫概念的查询后的元素,无非也是生硬组合,难怪如今壁画充斥着大量的劣质“组合”呢!

  (10)

  “抢救文化”之声前些年犹如急风暴雨般地震耳欲聋。“抢救”傩文化,“抢救”民间剪纸艺术,“抢救”民间杨柳青年画,“抢救”佛山木版年画、中山木龙,“抢救”民间家书,“抢救”口头文化遗产,“抢救”畲族文化....。.

  急救车带着刺耳的鸣叫风驰电掣地驰骋在大街小巷。说句难听的,救护车里如果是“苟延残喘”的病者,本着人道主义我们必须抢救,在大动手术、电击用药后,病者又一次回到了人间,但是我们谁敢拍着胸脯保证他不会再一次休克?

  一直以为,文化是传承的,即传播和继承。传播起初为小范围,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地变化成大圈子;继承是我代交付给后代,代代在原有基础上发扬光大。如今,文化变为了“抢救”,“抢救”之中的含义是什么呢?甭管承认与否,里面都含有让其不要过早死亡,并能支撑一天是一天的意思。

  再说个俗的比方吧,就说60年代农民进城吧(没有歧视农民的意思,所谓城市人的祖辈或祖辈的祖辈,肯定都是从农村来的,所以歧视农民就是歧视自己),他脱了母亲纳的千层底布鞋,看上了别人穿的塑料底鞋,自己也穿,穿得滋润,穿得有面子,直到有一天脚上穿出了脚气,奇痒难耐,又想起母亲的千层底,可惜母亲已经故去,家乡的媳妇已经在公社的鞋厂制造塑料底鞋了,不会做千层底,于是他泪水横流,开始满大街地喊:“谁会做千层底?!”心里有一分对往事的眷恋,有一分对失去的东西的遗憾,有一分希望保留住千层底的渴望....。.总之,心境十分复杂!与其当初扔掉,不如二者都穿,省了撤开脖子嚎啕了。

  (11)

  偶然找到自己过去的笔记本,上面是我过去的字儿: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绝不可能诈尸。

  那时我大概的吧,18岁。

  现在,是45岁,一个我不明白的年龄。我一直以为自己的真正成熟,包括着人的成熟和作品的成熟,应该是在65岁左右。45岁没有答案,即便有,可能也会在将来自己推翻自己,就像现在看18岁的字迹,那么轻浮、张狂和简单。

  海桐,长我两岁,几年前见他是剃个秃瓢,我很奇怪,我喜欢的几个男性朋友很多都是秃瓢,我于是给自己也剃了个秃瓢。头发削掉后,顿时清爽了,所有的迷糊都顷刻散去,我明白原来剃秃瓢,是走向清醒的一个仪式。老海6年前就在做民间文化的事儿,如今是越做越大,前阵子,“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隆重举行,盛况空前。

  周五,老海邀我去看看他们那里,当时我正在厨房吸烟,满屋子雪茄味道,云雾缭绕着我的脑瓜皮,我喜欢听到老海的声音,简练直接,浑厚不娘们,也笑,呵呵两声,不拖延。其实我做的“寻梦民间”铜雕艺术已经很多年了,思考从未间断,我想老海也是及时雨,会给我更多的答案。

  也许今天的“答案”就是明天的笑谈,可是还是要不断给自己答案,这事儿,我喜欢做。

  和老海的正经聊天呢,注定不是灯火通明、觥筹交错。可以预料。

  满桌子的菜肴和满座的敬酒中,老海比较沉默,我也无言。这,很正常。其实,我是由衷羡慕那些能在公开场合腆着脸热情洋溢的人的,觉得全是专业司仪,尤其是看到花枝招展飞舞于每个桌子前的人,我更加唏嘘不已,女的像刚打开枷锁终见天日遇到常青书记就脸部潮红的琼花,男的则是好似要解手腿脚永远不踏实四处奔忙就差踩着轮滑了……老实的人,是围坐在周边的这圈子农民大爷大娘叔叔婶婶妯娌连襟儿,他们爱谁谁着在吃羊腿,老海看着他们笑起来,我也笑了。

  老海的民间文化探索之旅没有停歇过,几年没有见到他了,他是越闹腾越大,越折腾越红火,安营在奥运场所,将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们召唤来,华州老腔、碗碗腔皮影走进京城,名称为“原生态戏剧对话学院艺术”。

  我和老海都没有开车,我是浑浑噩噩吃完了正式的餐后,打个黑车裹挟老海一头扎到了黑影儿里:破桌子破椅子破管灯的一个小烂摊儿,就一盘子花生,冰镇的啤酒,这时候,才舒坦起来,脸上不用堆着笑了,肌肉也松弛。老海开啤酒瓶子的功夫不错,“咔”就一个,然后,彼此话痨起来……

  老海呢,说了很多,我其实认识他之后,就对他关于民间艺术的广博的知识和清醒的认识比较叹服,我也说,还是自己的熟悉的领域,谁说另外一个就听着。突然,老海说:“嗨,咱们能彼此在一起聊,还是基本情绪一致,还有那个做话剧的王向明,手上有那么多的明星大腕资源,就是不拍电视剧,就是要弄话剧,我也是,放着电视台节目,非得搞民间文化,你也是吧,应该是,非得手工,一个劲儿敲铜。”

  我说:“这不是坚守。”

  老海说:“守不住,不坚守,自己快乐,不冠冕堂皇,人和人不一样,一样的人聚在一起,就这么回事儿。”

  想起来刚才吼老腔的民间老艺人们,就在眼吧前面似的,在台上舒坦了,肯定没坚守,也许不知道啥是坚守,就是快乐。所以呢,人不比人,快乐是没有人逼着,自己给自己画条道儿,沿着辙就下去了,就高兴了。

  我总觉得老海其实也算是个民族脊梁,又想想,不行,脊梁地方小,已经堆满了人了,让让吧,当个排骨也不错了。

  除了快乐,还有什么?

  这时候,恰巧看了一部电影。

  我对电影语言情有独钟。看电影又是读电影,这是考电影学院专业课时候形成的习性。电影是综合艺术,但是镜头毕竟是最重要的一环。没有镜头感和画面感的电影,不是好电影,就像美术作品中没有笔触,其他的再好也无神韵。而演员永远不能是镜头里的道具,呆板的没有生命的道具是形式主义的一种做法,凸显了作者的缺乏功力和投机取巧的惰性。我喜欢的电影,是镜头感强烈,用镜头说话,里面的人物呢,活生生的自然而然,不妨碍镜头的话语,和画面交媾在一起,造成一种强有力的融入。

  这个,在《钢的琴》里面尽显,我喜欢。《钢的琴》,导演张猛,演员王千源、秦海璐。

  一个平凡的故事:父母离异,孩子归谁。孩子酷爱弹钢琴,谁拥有一架钢琴孩子就跟谁。父亲为了钢琴,四处借钱,能借到的人四处逃窜,人以群分,父亲周边不可能有阔人。能够帮助的哥们,也就是和父亲一起去偷琴的了。偷琴被捉,这时有一段儿唯美的画面,警察的哨子响,父亲干脆不跑了,大雪天,纷飞着,他自行弹奏起来……最后,父亲决定自己做一架钢的琴。在穷哥们的帮衬下,钢的琴做好了,孩子也和妈妈走了……

  我坚信,一个好的作品,不是在读的时候嬉笑和怒骂,而是在读完之后,一股说不清的感觉让你最低限度起码能别扭24小时。

  之中的父亲,做好了“伟大的工程”制造钢的琴之后,孩子依旧没有留住;之中貌似强悍的季哥,伟岸却最终还是被警察带走;胖头激愤自己的女儿被坏小子玩弄,在带领一群人打打杀杀之后,还是看着自己的女儿生下了孩子;汪工一肚子学问,奢望保护和自己同时代的象征着辉煌的两座烟囱不被炸毁,可还是要目送炸毁的过程……这就是无奈,无奈在一个电影中浓缩,可是无奈不是在脸上,而是在每个人的心头,虽然他们都叼着烟无所谓的姿态,绝无哭泣和叫嚣,可是无奈依然,无奈也得笑,也得过日子。

  除了快乐,是的,还有无奈,还有呢,还有什么?

  不愿用不活份的文字强加,可是,明明那从头至尾的一座曾经辉煌的工业城市破败的画面,告诉我们,除了快乐和无奈,还有坚持、不倒下、乐呵、自我的张扬、逮着机会的一时的畅快……

  这种性格,是什么民族的性格呢?

  父亲自己组织个小乐队,给人办丧事、喜事、促销的时候充场子的。我很喜欢他们那时刻投入的表情,美好的表情,陶醉的表情,我们知道,我们自己也是在这样的表情下,一天一天在过自己的生活。

  附:跟老海的朋友说几句我的废话

  老海召集大家为一朋友的陕西民间工艺品主题店出主意。老海的朋友就是我的哥们儿,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不冠冕堂皇。但是,以下也就是自己的一些在此问题上的体验和体会,并不一定适用,果真,就当废话。

  (一)您搜集民间艺术品的路子是对的,思维也是对的。中国长期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状况,这样的经济状况是众多繁杂的民间艺术诞生的摇篮。民间艺术归根结底是劳动生产之后的闲暇时间的快乐,用身边的材料由手巧的一部分人下意识地装点生活。特点是淳朴、不做作、随意性强或者还有些粗糙。而价值也就在于此,因为区别了有目的性的工业化生产。有人说,要注意包装和做工的精细,我不赞同,因为是把工艺品或带有民间艺术性质的工艺品与纯粹的民间艺术的概念搞混杂了。所以,您的确定的店的主题和您做的搜集工作是很吻合的!

  (二)假如说,生意不好,不是民间艺术惹的祸。还有一个思维定路,就是民间艺术店的生意不好,一定是全民族不重视民间艺术的原因,其实不是。一旦将民间艺术品作为一个特色的店进行经营,这里面就不仅仅是民间艺术品单方面的事情了。试想一下,开一家西洋的钟表店、西洋的锡人店,生意一定会好吗,我觉得也不一定,是否就说我们开始反感西方的东西了呢?所以说,艺术品、工艺品或装饰品在经营方面有很多同类的问题,就是,此类商品不是人们必须的,购买过程里有很大的冲动性和偶然性。举个例子(仅仅是例子),把人群定为10人,其中喜欢摆设艺术品购买艺术品的恐怕只有6人(这就不错了),特别喜欢民族艺术的只有4人,喜欢民间艺术的只有2人,喜欢民间艺术并酷爱而且马上掏钱就买绝对不犹豫的还有几人?购买人群少,是正常现象,别硬往大众民族意识上扯,这样容易造成虚假的颓废心理。

  (三)泼瓢冷水,单独的特色小店性质的经营是寂寞的。这不单独指经营民间艺术品,而是同类的很多商品都是如此。绝对不可能呼拉拉全是买主,或者靠此赚得很多的钱(谈钱似乎俗气,但是还是要说),而是绝大多数是举步为艰。经营此类的商品(一旦进入经营,任何东西都是商品)可以好一些的有以下模式:一是批发,但是一旦涉及批发,就与您的经营特色的初衷不相符合了;二是本身有好的产业,只是将此作为爱好来实施,不指望其在经济上带来很大收益,但是您好象不是这样的情况;三是,门脸房本身是自己的房子,没有房租的压力,我周围有些人是属于这样的情况;四是,民间艺术品是非常稀少的,有点类似古董了,可以在单价上定高,但是民间艺术品概念上的东西很难有类似情况,因为此类商品极其容易模仿和大批复制,太难造成“物以稀为贵”了。-----所以,经营此类商品太难了,有可能绝大多数是要寂寞的,包含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寂寞!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